近2、3年,对虾在养殖过程发生病害时间越来越早。大家往往都把虾病发生原因归于虾苗质量及恶劣气候频频出现。诚然这两者是养殖前期发病的原因之一,但笔者经过多年多地的探索和试验,发现是养殖周边水环境变“富”了造成大多养殖水源的生态不利于养虾的!为啥这样说——EMS大范围(从南到北、从中国到泰国至亚洲)、频频发生这就是证明。水环境“富”了水中的有害菌藻就会成为优势种群,此时如果还是按过去培水操作就会培起不利于对虾养殖的池塘生态即水体生态是以有害菌藻为主,环境产毒力增强,这样就会直接危害鱼虾,EMS频频发生就是例证。
水环境“富”了水中毒素就会富集—藻毒、菌毒等过去没有或量少不会对鱼虾产生危害的物质超标,直接损伤肝组织造成肝病变急性坏死等;水环境“富”了水中有机质堆积覆盖在底土表面导致底土中的矿物质不能扩散到水中造成水体总硬度下降即水变软——pH居高不下难以放苗、水色不稳频频倒藻、养殖过程pH波动大、虾肌肉白浊抽筋脱壳困难甚至蜕壳不遂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水已经变软。水源“富”了水生态就不健康,水生态不健康首先直接导致对虾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而肠道是对虾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对虾免疫力下降,体弱多病!其次是肝脏受损病变;三是直接致死。
基于水环境“富”了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水体的菌相(拨乱反正)。因为前面已经讲过当前水源中的优势菌藻是以有害种类为主,如果直接肥水有可能就是培养起有害藻类,这样的池塘环境是不利于养殖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水体的菌相从而改变水微生态。
其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水中这些有机无机物质降解转化为藻类营养元素,供藻类利用,这样既能培藻,又能净化水质、优化环境。而不是还大量往水里使用肥水产品。所有这些放苗前后的水环境处理工作我们称之为正本清源。正本清源的核心技术有:矿化底土(黑膜塘没有)和定菌选藻。
正本清源就个人多年多地的养殖总结与同行交流总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矿化底土
新塘为何只旺三年?林文辉研究员认为养殖过程中池塘底质一直在发生变化(这底质变化个人理解是底土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比例变化以及底土的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而其变化的速度则决定整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底质在休养期间改良、修复不到位,养殖期间管理不善,将严重影响池塘的生产力,池塘底质通过影响池塘的水质(尤其是总硬度和pH)而影响生产力,进而影响池塘生态系统的效能和稳定性,终影响养殖动物。底土矿化的目的是将池塘中对鱼虾生长不利的因子(如致病菌、多余的有机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全部清除,促进底部的有机物矿化转化成营养物质,优化底土结构。底土矿化有4步:
清淤及晒塘。将前一造养殖残留的有机污物清理干净,清淤后有条件的话可以晒塘,目的是将底土中有机质部分矿化,有利下步操作。
氧底碱底。清淤后进少量水后,使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氧底碱底,此步是底土矿化的关键技术,而黑膜塘则可省。用生石灰氧底碱底,既可致病生物,又促进池底有机物降解转化为藻类可利用的营养,还能底土矿物质的含量,从而水体的总碱度、总硬度,确保池塘生态的稳定性和提升池塘生产力。使用生石灰氧底碱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灭菌:进水到位后,要水中的致病菌,这是大家都知道要做的,但大家所不知的是含氯制剂灭菌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毒素危害到鱼虾的健康。大家会问这么多年来一直使用为何没事,现在使用又怎会危害鱼虾呢?因为现在的水中富含有机物,含氯制剂与水中有机物结合反应生成“三致”消毒副产物。如水中有机物含量或消毒剂用量越大时都会大量产生“三致”消毒副产物。当前常用的消毒剂首推二氧化氯(AB型),效果较好,但目前市场生产企业不多,难以买到。正强14年推出的鱼虾卫安也是一款高效,灭菌、用量少且不会生成“三致”消毒副产物的产品,先用菌毒清500毫升/亩,接着用鱼虾卫安300克/亩。经过这样处理基本能够灭菌,,利于今后的养殖。
二:祛毒
过去的常规的消毒一定要经过祛毒步骤(尤其是用漂白粉清毒),水中常见的毒素有:
1藻类毒素。主要是神经毒素和肝毒素。
2微生物毒素。主要是病原细菌的内毒素、外毒素和真菌毒素。
3有机质厌氧分解过程中的有毒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组胺等。
4以往养殖过程中和养殖前毒塘使用的消毒药(含氯制剂、重金属、染料等)、杀虫药(有机磷农药、菊酯类杀虫剂等)和抗菌药(抗生素、磺胺等)等的残留或与水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形成的新物质(氯化甲烷、亚硝胺等)。
5工的污染(如重金属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和重金属等)进入到水域,污染了养殖水源。使用受污染的水源,不经过祛毒处理,放养种苗的肝脏的负荷超大造成肝组织受损或病变诱发病害,造成种苗体色泛黄、空肠空胃、成活率低、病害多、生长缓慢等。
祛毒方法:1先用水毒清(2亩/包)+黑霸(2亩/包)来祛除三氯甲烷、氯乙酸等二次污染物,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氨氮等有害物,减轻毒害应激。2间隔4后使用爽水灵2号(2~3亩/瓶)来强氧降解水中藻毒、氯仿、有机磷杀虫剂等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使之转化成生物易降解的有机物,为后面的工作做铺垫。
三:定菌选藻—重新构建利于鱼虾生长的微生态。这步骤对养殖成功率极其重要!如果放苗前水生态没有改正,以后的养殖举步维艰!
1生物改土。总硬度偏低是多年老养殖区域的难保水的主要原因。因为代表总硬度指标之一的镁离子是藻类生长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元素。因此养殖多年的老塘培水之前其实应该适当追加含钙镁的矿物产品—白云石粉或碳酸钙。这样可水体总硬度、总碱度,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有利于稳水,这步骤还属于底土矿化范畴。同时养殖水体经过消毒灭菌后,水中微生物大都被或被迫转变为微生物孢子休眠了,水体已变为一池死水。水环境中的有机物(微生物残骸)、亚硝酸盐、氨氮等物质降解转化途径已经被切断,物质循环传递不畅通,因此,有必要先构建物质能量循环通道,以确保物质能量传递的畅通,减少产生有害物。这个步骤叫生物修复,目的便于随后培藻。生物改土一般是使用白云石粉(25公斤/亩)+养底王(5亩/包)。
2生物改土后1~2天定菌选藻。具体操作:黑霸(2~3亩/包)+益生健(2~3亩/瓶)+红糖(2~3公斤/亩)浸泡过夜后再加好丰水(4~6亩/瓶)混合泼洒。放苗前后2~3天根据水质情况可重复一次强化稳固水体生态。这样的操作相对传统的肥水操作具有以下优点:
①水体总碱度,稳定pH值,水质稳定。
②可定向构建利于养殖的微生态即定向调控水色(利用菌藻的共生关系即以菌相带动藻相达到定向培藻)。
③利用优势菌群的排他性(竞争关系),可抑制水中原有的有害菌藻(蓝藻甲藻发光菌藻等)孢子复苏与生长繁殖。
④吸附利用转化水中残存毒素,限度减少水中毒物,减少中毒反应。
⑤水体透明度阻断光合作用,减少青苔泥皮生长。
正常情况下,经过定菌选藻后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