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怎样防治羊的破伤风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痴守过去 点击 :

羊的破伤风又名强直症,因为发病时由于毒素的作用,肌肉发生僵硬,出现身体躯干强直症状,故名。破伤风是由一种叫破伤风梭菌的细菌所引起。破伤风梭菌能形成芽胞和产生很强的毒素。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它较广泛地存在卫生状态不良的环境中。羊发生破伤风主要是由于皮肤有各种创伤,病菌乃乘机而入。这些创伤多在去势、剪毛、断脐或角逐受伤与意外伤害时形成。发生破损的伤口没有及时处理是引起破伤风的隐患。组织有坏死病变、水肿、贫血时,有利于破伤风菌的繁殖而增加发病危险。羊破伤风的症状是躯干强拘,难以起立或卧下,或运步时四肢出现高踏姿势,继而牙关咬紧,不能进食和反刍。流延。腹部膨胀。偶有人畜接近或声音刺激,可引起惊慌,发作痉挛。有时还可出现头部后仰等神经症状。死于破伤风的羊,一般无特殊的病理变化可见。由于破伤风具有特殊的症状,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应无困难。确诊可用动物试验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本病在早期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效果很好。成年羊皮下或静脉内注入的剂量为30-80万单位。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60万单位一日两次。并且要清洗消毒创伤。由于患破伤风的病羊不能采食。应从静脉输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为了制止体内的酸中毒,还可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200-250毫升;为了消除毒素引起的神经症状,还可使用25%的硫酸镁30-40毫升经静脉注射。在发现山羊体温升高时,要注意发生继发感染,可按常规方法和剂量给予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怎样防治羊的破伤风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蛋鸭笼养的饲养管理
    蛋鸭笼养的饲养管理

    金定鸭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品种之一。原产于福建省龙海、同安、南安、晋江、惠安等沿海市县。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外貌特征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头部和颈上部羽毛具有翠绿色光泽,无明显的白色颈圈。前胸红褐色,背部灰褐色,翼羽深褐色,尾羽黑色。喙黄绿色,胫、橘红色,喙豆、爪黑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腹部丰满,全身羽毛...

    2820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养殖饲料
  • 妙用鸡蛋治猪病
    妙用鸡蛋治猪病

    治猪无名高热:鸡蛋清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次,2天即可见效。大猪可适当增加用量,无任何副作用。治猪丹毒:每20万单位青霉素注入当天产的鸡蛋清5~6毫升(青霉素用量按猪每公斤体重4~8万单位计算),反复摇动5分钟,使之混合均匀,在猪颈部肌注。一般一次即愈,重病猪可在8~10小时后再补注一次。治猪流感:体重20~30公斤...

    2274 养殖手册 妙用鸡蛋治猪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初产母猪为何死胎多
    初产母猪为何死胎多

    据了解,近年来初产母猪死胎率呈迅速上升势头,有的猪场死胎率高达70%-80%,有少数猪场养母猪几十头,产仔数百头,存活无几,经济损失很大。初产母猪死胎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初产母猪对繁殖障碍疾病抵抗力差。目前,母猪繁殖障碍病以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危害最严重。①日本乙型脑炎通过蚊、蝇、蠓传播,一般多在夏末秋初发生...

    511 养殖手册 初产母猪为何死胎多 养猪技术 养殖
  • 猪高热病的预防
    猪高热病的预防

    原因分析仔猪补栏不规范最近由于猪价上扬,不少猪场大量补栏。一些猪场不是从管理规范的种猪场引进,而是从交易市场引进。由于猪只来源复杂,免疫情况不一,加之对猪源地的疫情不了解,引进后发病,死亡率高,损失严重。同时由于没有进行隔离,个别猪场不仅引进的猪发病,还造成原存栏猪的发病。饲养管理不规范有的猪场选址不科学,离交通干线、...

    551 养殖手册 猪高热病的预防 养猪技术 养殖
  • 提高母猪饲养效益的新方法
    提高母猪饲养效益的新方法

    以来,国内外对于哺乳母猪一般都采用粗蛋白含量为13%左右的日粮进行饲喂。最近,英国研究人员经多次试验发现,喂给哺乳母猪高蛋白饲料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从母猪分娩的第2周开始喂给其含18%以上粗蛋白的饲料,直至仔猪断奶。断奶后的母猪改喂低蛋白普通饲料。多次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新方法饲喂分娩母锗不仅能明显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

    1862 养殖手册 提高母猪饲养效益的新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蟹酱制作方法
    蟹酱制作方法

    蟹酱和鱼露、虾酱一样,也是加盐后发酵的调味品,但生产情况远不如虾酱普遍,产量也不大。每100千克鲜蟹可制成蟹酱120千克左右。字串5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选择新鲜海蟹为原料,以9~11月份的蟹为上等。捕捞后,及时加工处理。用清水洗净后,除去蟹壳和胃囊,沥去水分。2.捣碎:将去壳的蟹置于桶中,捣碎蟹体,愈碎愈好,以便加速...

    962 养殖手册 蟹酱制作方法 养蟹技术 养殖
  • 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该病为二类动物疫病。主要包括猪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病。其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发病猪群的死亡率有时在某些特点诱因作用下可以达到80%。...

    949 养殖手册 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水晶明虾球
    水晶明虾球

    烹调类别:炒菜系:粤菜食材类别:虾蟹味道:咸鲜色香味:色雪白透明、吃来爽脆、夏季最宜主料:明虾(10只)辅料:味精(12.5克)、精盐(少许)、地栗粉(少许)、麻油(少许)、胡椒粉(少许)制作:1)将明虾剥壳去头尾,再将表面的黑皮用刀片去,每只明虾片成3片,腌放碱水中(每500克明虾用碱水50克),两小时以后取出,再以...

    2785 养殖手册 水晶明虾球 养虾技术 养殖
  • 猪的细菌性疾病-猪的皮肤真菌病
    猪的细菌性疾病-猪的皮肤真菌病

    主要集中发病于保育舍的仔猪,特别是刚断奶的仔猪更易感染发病,分娩舍哺乳仔猪也有少数发病。起初是同栏中的1-2头发病,然后逐步传染扩散,严重的同栏全部发病。发病率高达50%-60%。【发病情况】主要集中发病于保育舍的仔猪,特别是刚断奶的仔猪更易感染发病,分娩舍哺乳仔猪也有少数发病。起初是同栏中的1-2头发病,然后逐步传染...

    2199 养殖手册 猪的细菌性疾病 猪的皮肤真菌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科学判断好蟹苗
    科学判断好蟹苗

    有些河蟹养殖户认为:将蟹种运到塘口后,堆放于岸上,能自己爬下水的蟹苗就是好蟹苗。其实,这种方法有很大缺陷。专家介绍说:要想科学判断蟹种好坏,除品种因素外,重点要看蟹种在暂养期间是否染病或受到损伤。好蟹种规格均匀,背甲半透明,底部白色,爪尖完整,内脏和鳃部无病变。在同一批蟹种中可以随机抽取10只检查,如果发现有1只肝脏发...

    936 养殖手册 科学判断好蟹苗 养蟹技术 养殖
  • 蝎子的繁殖技术
    蝎子的繁殖技术

    1、交配与产仔 在一窝蝎中,要求雄、雌蝎的比例是1:3,即“一公三母”。家养蝎子,一窝群蝎,或是每条雌蝎一胎所产的几十条幼蝎中,其雌雄比例大致也是“一公三母”这个自然配数。蝎子的交配生理是:1条雄蝎1次只能和1条雌蝎或两条雌蝎交配,特别强壮的最多也只能交配3条雌蝎。之后,雄蝎要待3~4个月后,才能再次同雌蝎交配。1条雄...

    1252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原料 动物饲养技术
  • 鲈鱼淡水养殖
    鲈鱼淡水养殖

    妒鱼隶属鲈形目、常鲈鱼亚科,广盐性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爱人们欢迎。为探讨高产养殖技术,增加经济效益,三年来我们在紫泥溪乾鲈鱼养殖场进行高产养殖试验,1995-1997年连续三年平均亩单产超过1000公斤,个体规格500-1000克,亩利润达8000元。...

    568 养殖手册 鲈鱼淡水养殖 养鱼技术 养殖
  • 鸡黑头病的防治
    鸡黑头病的防治

    黑头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组织滴虫病,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病鸡便血、贫血,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一、流行特点本病病原为组织滴虫,也称盲肠肝炎单胞虫。本病多发在春末至初秋的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和雏鸡均可被感染。本病是由于组织滴虫钻入盲肠壁繁殖,进入血流和寄生于肝脏引起的。2周龄到4月龄的鸡易感性很高,潜伏...

    1931 养殖手册 鸡黑头病的防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獭兔过夏注意啥
    獭兔过夏注意啥

    购买《獭兔养殖》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一、夏季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打开窗户让内外空气流通,并在兔舍窗前搭好遮阳篷,使阳光不能直射兔的身躯,以防中暑。 二、獭兔的饮水要清净,并加少量的食盐,饮具要定期消毒。兔舍保持良好环境,每日清理粪便1—2次,每周消毒2—3次,有效杀灭病源微生物。 三、夏季青绿饲料...

    1012 动物养殖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加工
  • 种公牛咋管理
    种公牛咋管理

    栓系与牵引要防止性格暴烈的种公牛伤人,应给1岁左右的青年种公牛带上鼻环,绳子穿过鼻环向牛头上部栓系,以使其采食时不会感觉到不便。应坚持双绳牵引,即由两人分别在牛的左右两侧牵引,人和牛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性子极烈的种公牛则须用勾棒牵引。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保证种公牛动作灵活、性情温顺、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又可防止肢蹄变形...

    2621 养殖手册 种公牛咋管理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