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罗非鱼肝胆综合症防治方案

时间 : 09-01 投稿人 : 红藕香残 点击 :

近年来,罗非鱼肝胆病患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伴有并发症,给罗非鱼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养殖户应及早预防,及时诊断,以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罗非鱼肝胆综合症防治方案 | 海水养殖技术

文/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吴川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 王长忠 冉春丽 黄子壮

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以及高营养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恶化,给罗非鱼疾病防控带来了新的课题,出现了以肝胆病患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疾病类型,即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给罗非鱼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临床症状

罗非鱼肝胆综合症发病初期,病鱼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反应迟钝,摄食量明显下降;肝脏略显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

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肝色逐渐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泽,少数病鱼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与肠粘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有变白或变墨绿色现象;大部分病鱼腹腔内有腹水,肠道无食,偶有出血症状,无弹性,用手轻轻拉扯极易扯断。

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常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表现充血、烂鳃、肠炎、烂尾、突眼等症状。

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诊断时,应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

二、病因分析

引发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是高密度精养、投饵过量或饵料质量较差及水质恶化等各种不利因素综合所致。

1、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环境恶化

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盲目地提高养殖密度,加之池塘排污系统不够完善,增加了水体环境的压力,使得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提高了肝胆疾病的发病率。

2、滥用药物

(1)养殖者为预防、治疗疾病,随意向水体中施用敌百虫、硫酸铜等刺激性较重的制剂,这类药物容易在鱼体内蓄积,导致鱼体肝胆负荷加重,诱发肝胆疾病。

(2)养殖户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黄霉素等促生长的药物,或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四环素族类抗生素等,对鱼体肝脏造成损害。

3、饲料营养成分失衡、酸败变质或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

(1)配合饲料中营养搭配不平衡,蛋白含量过高、或长期使用动物性脂肪和高度饱和脂肪酸等,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失衡,造成肝脏脂肪过度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体正常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的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病变主要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侵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2)部分不合格的饲料产品中添加喹乙醇等生长激素以及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长期投喂会造成药性残留、积累,影响肝胆正常新陈代谢、解毒排毒功能,从而诱发肝胆疾病的产生。

(3)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添加失衡,长期投喂会导致鱼类机体代谢紊乱,部分机体功能丧失,从而诱发肝胆疾病。

(4)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引发病变。

(5)胆碱、维生素(VB、VC、VE)、生物素、肌醇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胆疾病。

三、预防措施

对于罗非鱼肝胆综合症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针对诱发罗非鱼肝胆疾病的诸多因素,合理调整养殖方式、科学投饲及加强日常管理将有利于预防肝胆综合症。

1、科学放养

首先,挑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鱼种放养;其次是科学合理的调整主、配养品种及放养密度,吉富罗非鱼每亩投苗量以1200-1500尾为宜,奥尼鱼以1500-1800尾为宜,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

2、改良水质

苗种放养前10-15天对池塘彻底清理消毒,每亩用50-80千克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苗种放养前5-7天,每亩施绿肥400-500千克,培养丰富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鱼种放养后每15天每亩施利生素0.5千克,以保持水质良好。

3、合理投饲

饲料投喂应坚持少量多次,投饲量为7-8成饱即可;合理选用饲料,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

4、规范用药

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喹乙醇、四环素族抗生素等;不用副作用和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渔药。

5、增强免疫

定期拌料投喂一些有利于提高罗非鱼免疫力的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甜菜碱、肉毒碱、磷元素等,通过鱼类的日常摄食、吸收和利用,促进鱼类肝脏脂肪的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中的含量,减少病害发生。

四、治疗方法

在治疗罗非鱼肝胆综合症时要尽量弄清病因,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治疗原则是解毒、消肿、补肝、强肝,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胆功能恢复正常。

1、发现病症,及时控料

若病症较轻,应将日常投料减半,若较为严重,应立即停食1-2天。肝胆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适当减少营养的摄入,能够有效的稳定、缓解此症。

2、水体消毒灭菌,防治继发感染

全池泼洒0.7mg/L明矾和硫酸亚铁(5:2)合剂或每立方米水体泼洒二氧化氯0.5g,对池塘进行解毒、消毒处理,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3、中草药治疗

用肝胆康4-5g/kg饲料、三黄粉5-8g/kg饲料或穿心莲4-5g/kg饲料、高稳维生素C3-5g/kg饲料拌料投喂,每日2次,连续一周,轻度病情的罗非鱼会明显好转,7-10天会全部治愈。

4、罗非鱼发生肝胆综合症时常继发感染一些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应对症治疗,合理用药

链球菌病治疗可用10%的氟苯尼考10g/kg饲料、高稳维生素C3-5g/kg饲料拌料投喂,每日2次,连续一周;小瓜虫病治疗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3g、辣椒粉0.5g混合煮沸0.5h后,全池泼洒。

总之,由于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的危害大,并常伴有并发症,所以平时应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诊断,科学投饲,对症治疗,合理用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关文章

  • 鳜鱼池塘养殖及疾病防治
    鳜鱼池塘养殖及疾病防治

    1鱼苗要彻底清整,每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

    2435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教程 水产养殖禁忌
  • 牛蛙越冬注意啥
    牛蛙越冬注意啥

    牛蛙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6℃~12℃时开始冬眠。此时期管理应注意以下三点:越冬前要保膘 牛蛙进入冬眠后,潜伏在水底或洞穴中不进食,依靠皮肤呼吸水中的溶氧和体内蓄积的养料来维持低微的新陈代谢。所以,在冬眠到来前应抓紧促膘,每天应投足营养价值高且较全面的饲料,有条件的可增喂一些蝇蛆、泥鳅等,保证牛蛙吃饱吃好,以便蓄积冬...

    1341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巧
  • 鲈鱼淡水养殖
    鲈鱼淡水养殖

    妒鱼隶属鲈形目、常鲈鱼亚科,广盐性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爱人们欢迎。为探讨高产养殖技术,增加经济效益,三年来我们在紫泥溪乾鲈鱼养殖场进行高产养殖试验,1995-1997年连续三年平均亩单产超过1000公斤,个体规格500-1000克,亩利润达8000元。...

    980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渔业科普
  • 微利时代如何节约饲料成本
    微利时代如何节约饲料成本

    目前养鱼业已走向微利时期,低迷的市场价格使养鱼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现在开始养殖业就要从节约成本做起,积极挖掘扩展利润空间。而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又是占第一位的要素(约占60%~70%)。节约成本就要从科学、有效、节省使用饲料开始。一、选择营养物质合理均衡品质好的饲料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饲料品质好,鱼类...

    225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管理
  • 鱼类脂肪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
    鱼类脂肪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

    近几年来,脂肪肝在常规淡水养殖鱼类中普遍流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广大养殖者的关注。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对鱼类脂肪肝的发生原因及预防作了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一、发病症状病情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有时焦燥不安,甚至窜出水面,生长缓慢,死亡率...

    2534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如何养好巴西龟
    如何养好巴西龟

    巴西龟,又称翠龟、彩龟、红耳龟等,原产于巴西等地,其色彩美丽,惹人喜爱,和绿毛龟、金钱龟、四眼水龟被并称为观赏龟中的上品。此龟食性杂、胃口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乃滋补佳品,是集观赏、药用、食用于一体的优良龟类。1、生活习性 人工饲养时喜食鱼肉、瘦猪肉、螺肉等,也食蕉类、薯类等植物性饲料。一般生长达到750...

    2255 水产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知识
  • 鳜鱼苗种培育
    鳜鱼苗种培育

    近十年来,鳜鱼苗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其中现在认为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具体方法常因地而异。1、孵化环道(桶)育苗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

    256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技巧 渔业科普
  • 乌鳢常见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乌鳢常见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乌鳢(channa argus Cantor),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由于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具有医药功效,在国内外市场上甚为畅销。乌鳢是一种适应性强、对不良水温、水质及缺氧条件有较强耐受力的鱼类,在江河湖塘等自然环境中很少发病。随着乌鳢人工高密度养殖的发展,乌鳢各种疾病频频发生,特别是水...

    2856 渔业教程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技巧
  • 河蟹成蟹的捕捞
    河蟹成蟹的捕捞

    成蟹的捕捞时间-般在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蟹的出池规格应在100克/只以上。商品蟹上市前15天应停止使用任何药物。常见的河蟹捕捞方式有地笼捕捞和在每年秋天河蟹性成熟后,开始生殖洄游经常上岸时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进行捕捞。采用地笼捕捞时,先将地笼下到虾塘四周,等待1--2小时左右,将地笼拉起就可以收蟹了,捕起的商品...

    1635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指南
  • 鲍鱼养殖要点
    鲍鱼养殖要点

    摘要【鲍鱼养殖要点:海边围池式养殖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围堤建池、池内放置石块瓦片等作鲍的附着隐蔽物,向海一侧的池壁上部留有若干个通水口】1.海上筏式养殖:   养殖器以多层式养鲍笼较好,多层式养鲍笼直径45~50cm,高100~200cm,4~10层塑料盘由铁棍及塑料套管联成一体,层间距20~30cm,外包有带拉链的网...

    2849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科普
  • 鳗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红头病
    鳗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红头病

    1、症状头部、上下颚充血发红,水肿,鳃盖严重水肿,肌肉组织积血水;鳃丝水肿、失血或充血,严重时除尾鳍外各鳍均充血;肝脏肿大具出血点,肠道发炎。2、防治方法①降低放养密度,并及时提高pH值至6.8—7.0,每天用0.015‰一0.02‰的生石灰液全池泼洒1次,1小时以后用0.005‰- -0.006‰的呋喃唑酮全...

    2126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禁忌
  •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六)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六)

    四、收虾收虾是养虾最后一个生产环节,也是养虾人希望所在,然而收虾是否适时,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收虾效果和产量。(一)收虾前应准备做好的几方面工作(1)掌握气象动态。临近收虾,要向气象部门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天气的阴晴、风向、风力、气温变化、寒潮情况和低温持续时间、降温幅度等。(2)加强巡塘。检查堤坝、闸门安全情况,注意...

    1014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资料
  •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

    我们通常说的对虾一般是指对虾属和新对虾属中的对虾,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十足目。下将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中国对虾(又名东方对虾)介绍如下: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在东海、南海有时也能见到它的踪迹,但数量很少。一、对虾的繁殖习性和生活史雌,雄对虾的成熟期是不同时的。雄虾当年就可达性成熟,而雌虾需到翌年4、...

    2453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禁忌
  • 高温高湿病虫多果园重防七八月
    高温高湿病虫多果园重防七八月

    七八月份苹果、梨等果树进入果实膨大期,果树叶幕层已经形成,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密闭果园滋生病虫,这一时期危害果树的病虫主要有: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苹果树腐烂病、桃小食心虫、山楂叶螨、金纹细蛾、介壳虫、梨黑星病、梨木虱、梨黄粉蚜等。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栽培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为各种病虫提供了滋生条...

    2535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 海马的人工繁殖与养成技术
    海马的人工繁殖与养成技术

    海马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镇静安神、强身健体、舒筋活络、补肾壮强、消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又是珍贵的观赏鱼类和良好的装饰品材料,经济价值极高。我国沿海水域辽阔,人工养殖海马大有可为。一、生物学特性 海马是温带海洋鱼类,属隶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其适应水温5℃-32℃,海水比重1.009-1...

    2034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