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狐和银黑狐传染性肝炎属急性败血性病毒性疾病。特征是体温升高、呼吸道和肠道粘膜;卡他性炎症,实质器官特别是肝脏发生炎性坏死变化。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任何年龄的狐、银黑狐和犬均可发生此病,而最敏感期在3~6月龄。潜伏期多在10天以上。
一、病原体
狐传染性肝炎病原体属于腺病毒类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在20-30nm。病毒能耐受干燥和冷冻而长期存活于外界环境中。对化学和物理因素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5%福尔马林溶液和1%石炭酸溶液在1-2小时内不能破坏。当加热到50℃时经150分钟不失活,加热到60℃时可保持3-4分钟。但用紫外线能迅速消灭病毒;当与40%酒精接触15分钟及煮沸15分钟能被杀死。
该病毒在病兽排泄物中,能存活几个月,在脏器组织中可存活4-6个月。
二、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除犬外的其它动物,如北极狐、银黑狐、豺、狼及家兔、老鼠等均可患传染性肝炎。从动物的易感性来看,所有年龄的毛皮动物都能感染,但以3-6月龄的幼兽最为易感。幼兽发病率为40%-50%。在2-3月龄的毛皮动物患病率2%-3%,年龄较大的毛皮动物患病者很少。
病毒性传染性肝炎常常由明显临床症状的病兽和带毒的犬而传染,伴有大批的发病和死亡。一般病的初期死亡率高,中期和后期死亡率逐渐减少。
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不依季节为转移,但在夏秋季节,本病的传播较快,因此期幼兽多,饲养密集。
传染性肝炎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侵入机体,妊娠期母狐及哺乳期的病狐也可将该病传染给胎儿或仔狐。
三、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表现有高热、呕吐、贫血、步态踉跄、躺卧,以至后肢麻痹和轻瘫、角膜发炎,有时抽搐,转圈运动。还有的表现头颈、下腹部水肿,腹痛拱背,浆液性粘液性眼鼻分泌物,有的牙龈、口腔粘膜出血,常伴有腹泻。
自然情况下感染本病的狐,潜伏期为10-20天。根据发病症状等,可将本病区分为亚急性、急性和慢性经过三种。
急性经过的病例,首先表现拒食,反应迟钝,体温升高至41.5℃以下,并一直保持到死亡。患兽出现呕吐,渴欲增高。病程不超过3-4天,处于昏迷状态而死亡。
亚急性的病例,精神沉郁,出现弛张热,病兽躺卧,起来后站立不稳,步伐摇晃,后肢虚弱无力。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迅速消瘦,眼结膜和口腔粘膜贫血和黄疸,后肢不完全麻痹或麻痹。个别病例出现一侧或两侧性角膜炎。发病期体温升高到41度以上。从体温升高时,出现心血管系统障碍。心跳每分钟100-120次。尿呈暗褐色,兴奋和抑郁交替进行。病兽常隐居于笼子的一角,给食时表现攻击性,兴奋不久而后变为沉郁。病程延长约1个月,最终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
传染性肝炎慢性经过的病例,大部分见于被污染的狐场。此时临床症状表现不显著或不定性。病兽常出现食欲减退或暂时消失,有时出现胃肠道障碍、腹泻和便秘交替及进行性消瘦。出现暂时的体温升高。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常造成死亡。一般慢性经过的病例能延长到屠宰期。
四、病理解剖变化
死亡的动物,发现有轻微的病理解剖变化。急性经过的特征为各种内脏器官出血,出血常见于胸腔和腹腔的浆膜及胃肠道的粘膜上。在骨骼肌和隔内出现点状单在性出血。肝增大充血,大多数细胞容积增大,其胞浆稀薄,含有大小不等的脂肪滴。肝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切面多汁。发现大脑半球血管充血。其它器官无可见变化。
亚急性经过的病例,尸体肥度中等,可视粘膜贫血和黄疸,骨骼肌呈淡红色或淡黄色。胸部及腹部皮下组织有显著胶质浸润和出血。在胸腔内发现少量的染成淡玫瑰色带淡黄色的液体。肝的容积显著增大,实质变性,呈土色,切面泥物污。胆囊充满黄色的胆汁。脾肿胀,呈樱桃红色、充血,脾髓切面多汁。肾脏容积增大,被膜紧张,实质布满点状或带状出血,切面纹理展平,皮质与髓质界限消失,呈瘀血性充血,髓层呈暗红色。
胃肠粘膜潮红、肿胀,常有多数条状出血。胃内常混有凝固煤焦油样的液体。在胃皱襞顶上,有时在其间可见到各种形状和大小不等的溃疡。肠粘膜肥厚,常被覆以粘液,见有单个或多数条状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呈咖啡色,胃下腺增大、充血。呈淡灰色或黄色、灰褐色,在其表面上有点状出血。通常沿表面侵害到组织深部。
甲状腺增大2-3倍,有出血。周围可以见到胶状水肿,有的无可见变化。
其它器官病变的程度,决定疾病经过的期限。例如,心脏血管系统可发现浆液性心包炎;肺可发现单在气肿区;脑可发现显著的出血或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