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尤以湖北、江西一带居多,体征与普通泥鳅具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是大鳞副泥鳅体色呈暗红、暗黄色,俗称红泥鳅;二是大鳞副泥鳅背部鳍条只有7条,比普通泥鳅少2条;三是大鳞副泥鳅的黑色斑更细小,散布比普通泥鳅密集;四是大鳞副泥鳅口部须条比普通泥鳅长,鳞片大;五是大鳞副泥鳅尾端与普通泥鳅相比隆起较为明显。2001年以来,笔者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大鳞副泥鳅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培育
1.池塘选择
池塘场所选择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电力设施配套,且池塘面积一般要求在2000平方米左右较为合适。
2.网箱设置
共设置聚乙烯网箱24个,每个网箱面积大小不等,最大网箱面积约18平方米,最小网箱面积只有6平方米,总面积为298平方米,且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池塘中。每亩池塘设置网箱总面积在220平方米为宜。
3.池塘消毒
采用带水消毒,投放生石灰150kg/亩,以彻底杀灭水中病原体。消毒时间在亲鱼放养前近1个月左右,目的是让网箱附着部份藻类,避免网衣擦伤鱼体。
4.肥水
将猪粪经过堆放发酵后,于亲鱼放养前5天按300kg/亩用量投入池塘肥水。
5.亲鱼选择
一般选用2冬龄以上的大鳞副泥鳅,要求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体色鲜艳。雌性亲鱼体长10cm:左右,体重在15g~25g,腹部膨大、松软且富有弹性,卵巢轮廓较为明显;雄性亲鱼体长8cm左右,体重10g以上,游动灵活,轻挤压腹部则生殖孔有精液流出。
6.亲鱼消毒
亲鱼在放入网箱前,将亲鱼投入一个大木桶中,用15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鱼体5分钟~8分钟。
7.亲鱼放养
将消毒后的泥鳅投入网箱中,放养密度约8kg/平方米。
8.水质管理
亲鱼入箱后,要加强对池塘水质的管理,这是提高亲鱼培育成活率的关键。正常水色为黄绿、褐绿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0cm左右。一旦发现水质变清,就应及时加大饲料投喂量,同时向池塘内投入经过发酵的粪肥,正常情况下应每隔3天~5天施入1次粪肥,每次投放量为80kg/亩。
9.饲料投喂
放养后的第二天开始投喂饲料,投喂量分两种情况:一是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6cm~25cm之间时,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二是水体透明度大于25cm时,投喂要加大,按鱼体体重的5%~8%投喂。饲料投喂方法为全箱遍撒,上午8时投喂日饲料量的1/3.下午7时投喂日饲料量的2/3.
10.日常管理
一是坚持堆放猪粪肥;二是坚持早中晚巡塘,防止泥鳅发生浮头现象,做好鼠害、防盗工作;三是要将游动缓慢、死亡的亲鱼及时捕捞上来;四是密切关注亲鱼性腺发育情况;五是做好亲鱼摄食、活动、水温及水色变化情况的观察与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1.病害防治
在亲鱼培育过程中,坚持以防治为主,并定期在池塘中泼洒生石灰,一般用量在9kg/亩左右,不仅可以调节水体的月巴瘦程度,还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病菌和抑制病菌的生长。
亲鱼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寄生虫病,采用0.5ppm的硫酸铜杀灭;水霉病采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治愈。
二、人工繁殖
1.产前准备工作
准备好6个网箱,采用20ppm漂白粉浸洗消毒,设置在水质清新的池塘中,以备将催产后的亲鱼放入网箱中。根据亲鱼体重,备足促性腺绒毛膜激素,注射器准备也应充足,且带有精确刻度,针头备用5号针头和4号半针头,并且在催产前用高温消毒。用高温法将毛巾和纱布处理,然后晾干备用。所有孵化设施和用水于产前2周全部消毒,孵化巢在一周前用1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人工催产
6月8日开始第一批人工催产。在催产前,利用小水泵从外塘打水进入亲鱼培育池,形成水流,刺激亲鱼性腺成熟。流水刺激后,将一些围绕在网箱边游走、甚至在水里上下翻动的亲鱼用网兜捞出。雌性亲鱼应腹部圆大,生殖孔处有卵粒突出,轻压腹部有微黄色甚至无色卵粒流出;雄性亲鱼生殖孔孔径变大,轻轻挤压有乳白色精液流出,这样的亲鱼可以用于催产。
人工催产时,用手掌心抵住泥鳅头部,四指合拢抓住泥鳅颈部以下部位,使泥鳅见不到光亮,将带有激素的注射器成45°角轻轻插入泥鳅背部肌肉,将激素注入泥鳅体内。雌性亲鱼注射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50国际单位~1000国际单位,雄性亲鱼剂量减半,然后将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分别放入已设置好的网箱内,观察发情情况。雌性亲鱼出现少量排卵或轻轻挤压亲鱼有卵粒流出即可以进行人工授精,效应时间在9.5小时~12小时。
人工授精时,将亲鱼捕捉上来后用毛巾或纱布将亲鱼体表水轻轻拭去,然后从上腹部向下用适当的力度挤压亲鱼腹部,将卵粒挤入碗中,再用同样方法挤入精液,用手或羽毛搅拌,使卵粒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撒入水花生、四季草做成的鱼巢上,放入孵化设施中。
人工孵化过程中,将粘满受精卵的鱼巢用砖系住后沉入孵化缸、孵化池内,距水面20cm~30cm,受精卵密度在1.0万粒/平方米~1.8万粒/平方米,水温23℃~24.5℃时,72小时~75小时即可孵化出鱼苗。
三、自然繁殖
产前只需将网箱设置好和进行孵化设施消毒,具体操作如下:
1.将成熟的亲鱼移入设置好的网箱内,放进已准备好的鱼巢,然后用流水方式刺激亲鱼交配。雌雄比例为2∶1.亲鱼放养密度为2kg/平方米。
2.加强巡视。由于是自然繁殖,亲鱼产卵时间长,且断断续续,这就要求加强巡视,并及时将粘上卵粒的鱼巢取走,重新放入新鱼巢。
3.大雨或雷阵雨后的第二天清晨为泥鳅多产卵时期,一定要加强管理。
4.在自然繁殖过程中,同一网箱内泥鳅发生交配的时间会持续3天~5天,异性亲鱼间相互追逐,并不时用身体缠绕在一起,完成受精过程。
5.选取40组泥鳅放入瓷钵、白色瓷盆中,经过仔细观察,整个受精过程约为30分钟。
6.孵化方法与人工孵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