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为淡水温水性鱼类,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由于该鱼适应性强,生长较快,食性杂,饲料易解决,又适于池塘、水库等各类水体的增养殖,且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已被人们所重视,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淡水名优养殖对象。
1、亲鱼来源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溪河水库中捕捞,选择无伤的大个体赤眼鳟留作亲鱼;二是从人工饲养的商品鱼中挑选。选择亲鱼的标准是: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最好是2龄以上且体重超过0.75kg的性成熟个体。雌雄比例为1∶1.3.为防止种质退化及近亲交配。最好选用野生赤眼鳟作为后备亲种。
2、亲鱼的培育
亲鱼池面积以1200~2000平方米为宜,土池即可,水深1.5m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放养前要清塘消毒。放养密度控制在150~200kg/667平方米左右,并搭配少量鲢、鳙鱼及肉食性鱼类,以控制水质并清除野杂鱼,亲鱼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达30%左右,日投喂量为鱼体重3%~5%,视水温和亲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并适量投喂一些青饲料,力求营养平衡。开春后每周注入新水,并加大投喂量。产前半个月要加强管理,并每天冲水,刺激其性腺发育成熟。
3、人工催产与孵化
在繁殖季节,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挑选性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成熟度好的雌亲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肿胀微红,卵巢轮廓明显,而雄鱼一般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入水即散。使用LRH-A2等外源激素,进行腹腔注射,雄鱼剂量减半。然后把催情后的亲鱼放入催产池,流水刺激,让其自然交配产卵,只要亲鱼发育成熟,均可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当水温为21~26℃时,效应时间为10~12h.赤眼鳟产出的卵由催产池进入集卵箱,后转入环道或孵化槽流水孵化。孵化时间要加强管理,确保水质清新,水流通畅。仔鱼出膜后3d左右出现腰点,转为混合营养阶段,此时可投喂开口饵料或转到室外池塘培育夏花。
4、苗种培育
4.1苗种培育池
一般的水泥池或土池均可用于培育赤眼鳟苗种,但要求进排水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不渗漏。夏花培育池面积一般为100~600平方米左右,冬池面积可稍大些,以600~1200平方米为宜。各类培育池在使用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水花下塘前4~5d,注水50~60cm(进水口要设置60目的过滤袋,以防野杂鱼及其它水生敌害进入池塘),同时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入腐熟的粪肥200~300kg,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花下塘就有适口的丰富饵料。由于赤眼鳟水花口裂小,开口时只能摄食小型浮游生物,所以基肥不宜施得太早。
4.2水花放养
放苗前一天要“试水”,检测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消失,同时用密眼网在全塘拉1~2次,捞出蛙卵、蝌蚪或其它敌害生物。放苗时间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若是外购水花,应先将装苗的尼龙袋浸在池水中0.5h,以调节温差。赤眼鳟水花很娇嫩,操作要十分小心,放苗温差不要超过2℃。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及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10~12万尾。
4.3饲养管理
水花下塘当天即开始全池泼洒豆浆。每667平方米水面每天用干黄豆3~4kg,分2次磨浆后全池泼洒,在夏花培育的中、后期,根据水质适量追肥,并逐渐减少豆浆用量,而增加粉状精料(如次粉、细糠等)的投喂量,一般每天每667平方米水面投2~3kg,确保鱼苗得到充足饲料。在整个育苗期要注重水质的管理调控,一般随着鱼苗的生长,经常注入新水慢慢提高水位。在育苗后期水质较肥时,把水位加到最高,确保水质“肥、活、爽”.日常管理要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巡塘,详细观察鱼苗活动、摄食及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症解决。水花经20~30d的培育,一般体长可达3~3.5cm,此时就要及时出售或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阶段。夏花若要长途运输,在出塘前还需经2~3次拉网锻炼,但操作要小心,尽量避免外伤,以提高出塘、运输的成活率。
冬片培育与夏花培育基本相似,但放养密度控制在1万尾/667平方米左右,此外随着苗种的不断生长,还要投喂配合饲料及适量的青饲料(如浮萍、轮叶黑藻等),只要饲料充足,水质良好,赤眼鳟夏花培育到年底其规格均可达到12cm以上。可作为翌年养成用的鱼种。
5、成鱼养殖
赤眼鳟适应性强,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且较耐低氧,因而适于混养或池塘主养。
5.1混养
凡养殖常规品种的池塘、山塘、水库、库湾等各类水体均可混养赤眼鳟。混养数量一般为50~200尾/667平方米(规格为12~15cm左右)。赤眼鳟是杂食性的鱼类,能摄食各种饲料,所以不需要特殊的饲养管理或投喂专用饲料。但由于赤眼鳟善跳跃,因此
要注意防跳防逃,特别在注水口处要有拦鱼设施。
5.2池塘主养
主养赤眼鳟的池塘最好水深达1.2~1.5m,面积1000~2000平方米,在放养前彻底清塘,施足基肥。根据池塘条件。主养塘每667平方米可放养12cm以上的冬片赤眼鳟鱼种800~1200尾,还可适当搭配10%左右的鲢、鳙、鲂以及少量的湘云鲫等,但主养塘一般不搭配草鱼。因为草鱼抢食凶,会影响赤眼鳟的生长。若池塘较肥,鲢、鳙鱼的搭配比例可适当增加。主养塘可以采用投饵、施肥相结合的投喂方式,若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5%~28%左右即可。目前还没有赤眼鳟专用的配合饲料,一般可选用罗非鱼或草鱼、团头鲂的饲料替代,但不可长期使用一种饲料。此外,还要经常投喂适量青饲料,以保证营养平衡。日常管理也是要坚持每天巡塘,了解掌握鱼的摄食生长情况,投饵做到“四定”,夏季高温季节经常注水,确保水质“肥、活、嫩、爽”,此外还要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等工作。
6、病害防治
根据两年的养殖观察,赤眼鳟的抗病性较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较高,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一些常见的鱼病也偶有发生(如水霉病、车轮虫病、烂鳃、肠炎、打粉病等),所以在赤眼鳟的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仍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防病中要切实落实好以下措施:①彻底清塘;②鱼种要浸浴消毒后下塘;③不施用未发酵的粪肥;④要投喂新鲜、优质饲料;⑤定期换水,高温期加大注水量;⑥每半月泼洒生石灰消毒水体:⑦若有死、伤、病鱼及残饵要及时捞出;⑧发现鱼病及时对症用药。较常用且安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土霉素、百虫杀、聚维酮碘等,鉴于赤眼鳟对硫酸铜十分敏感,建议主养塘禁用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