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螺养殖技术:人工养殖田螺,种苗可从两条途径获取:一是到稻
田、池塘、沟渠收捡,二是可从市场上采购商品螺,从中选出个体重
15至20克色体淡褐体圆、尾钝的鲜活雌雄螺为种螺】
田螺在河湖、池塘、沟渠及水田均有生长分布。它的种类较多,在
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布较广的是中华圆田螺。田螺是软体动物,
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土质松软、食物丰富水质清新的湖泊、池塘、水田
和微流河溪中。田螺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单位产量高,易于
饲养管理等优点。目前,湖区养螺业发展很快,已成为一部分农民发家
致富的新门路。一般每亩养殖水面可收获田螺2000-2500公斤。
一、田螺生殖与习性。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
的孔穴中爬出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的旺盛
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螺20-30个,4龄以上雌螺可产仔螺40-50个。仔
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田螺
属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性植物的幼嫩茎叶等。田螺
喜欢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二、养殖场地。田螺生活力强,对养殖场地要求不严。在农村有许
多活水源的沟渠、水田、泽地、休耕田、鱼塘以及缓流溪滩、茭白地、
慈姑田等都可利用来养田螺。为了实行商品化生产,还可建池养殖。
田螺池可以是土池,也可建水泥池,一般商品螺池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
为宜,苗种池以40平方米较好,便于饲养管理。池深70-80厘米,池底铺
20厘米肥土,供田螺栖息和生活。水深保持40-50厘米,池的两端设进水
口和排水口,均应安置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利用稻田养殖田螺,不能
施农药,也不能犁耙,要施有机肥,少施化肥。
三、种螺投放。人工养殖田螺,种苗可从两条途径获取:一是到稻
田、池塘、沟渠收捡。选择壳色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壳
口圆片盖完整的作种螺;二是可从市场上采购商品螺。从中选出个体重
15-20克,色体淡褐体圆、尾钝的鲜活雌雄螺为种螺。田螺雌雄有别,雌
螺个大体圆,头部左右两侧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个小而长,
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为生殖器。大部
分地区3-11月均可以捉放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50个种螺。在天然水
域内,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种螺即可。
四、饲养管理。1、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肥,以培养浮游生
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底肥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
青菜、米糠、甘薯、蚯蚓、血粉、玉米、豆饼、鱼虾杂碎及动物内脏、下
脚料。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
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为每天上午,如发现田螺壳口圆片陷入壳内,说明
饲料不足,螺饥饿,应增加投喂量;如田螺壳口圆片盖收缩,肉质溢出,
则田螺缺钙,应在饲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等。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
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2、水质调节。田螺最适应的
池水pH值为7-8。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隔10-15天
施1次,水深保持25-30厘米,繁殖季节保持池水流动,特别是高温季节,
采取流水养殖为好,水质不洁净要及时换注新水。3、越冬管理。冬季气
温低,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
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
氧量。自来水不宜养殖田螺,若无其他水源,则必须将自来水在水池中储
放2天以上再使用。同时要防止猫、鼠等天敌危害田螺。
五、捕捞上市。田螺经过1年的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10克以上。
每年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上旬是田螺繁殖产卵的高峰期,捕捞商品螺
应避开产卵高峰期,分批捞取或排干池水捡拾。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
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下年繁殖仔螺作准备。商品螺可用竹箩装载,经常
洒些水,保持湿润,几天内不会死亡。
摘自《中国特产报》第6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