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鳝种的来源与选择
鳝种的来源有二个,一是在每年的4~10月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二是从市场上采购。无论是自捕还是购买,都以笼捕为好,钩捕或电捕的鳝种因体内有伤,成活率极低,即使不死,生长也极其缓慢,故一定要挑选无病无伤的鳝种放养。黄鳝依其体色一般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体色黄色并夹杂有大斑点,增肉倍数为1∶5~6,生长较快,以此作养殖品种较佳。第二种为体表青黄色,第三种体灰色且斑点细密,后二种生长速度缓慢,增肉倍数为1∶1~3,故不宜人工养殖。
2 网箱设置
网箱面积以20m\+2左右为佳,网宽4m,长5m,网高1m,其水上部分为40cm,水下部分为60cm。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脱。网箱设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天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消失后才可放养鳝种。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透明度为15~20cm左右,这样可控制或减少池塘中的蚂蟥对黄鳝的侵害。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以水花生为最宜,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 鳝种的放养
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8kg,每只网箱放养40~60kg。鳝种规格可大可小,小规格为每斤10~20尾,大规格为每尾0.1~0.4斤,到冬季时有的可达每条1斤以上,售价极高。鳝种的收购放养应选在4月至5月初或8~9月,以避开5月中旬至7月的黄鳝繁殖期,因为繁殖期收购的黄鳝因性成熟而容易死亡。
4 投饲管理
鳝种在野生环境下密度小,活动范围广,自己觅食,故开始放养的几天内基本不吃人工投喂的饲料或吃食极少,要进行驯化,如果驯化不成功就会导致养殖的失败。驯化的具体方法为:鳝种放养后3天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成为空腹,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在晚上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和切碎的小杂鱼或动物内脏,投饲量为体重的1~2%。投饲时间逐渐推向傍晚和早上各一次,投饲量视吃食情况逐渐增加到体重的4~5%,在水温26~28℃黄鳝生长最适温度时,投饲量可增加到体重的7~8%。黄鳝长期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小鱼、蚌肉或动物内脏,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有条件时可投放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5 需注意的事项
5.1 防蒸。有三个方面,即防鳝笼中蒸,防运输途中蒸,防网箱中蒸。黄鳝因体表富含粘液,在容器内高密度放置时,其越积越多的粘液通过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耗完水中的溶氧,并产生热量使水温升高,导致鳝种死亡。鳝种放入网箱后有时会相互收缠成团,有时100多斤鳝种纠缠在一起,引起鳝种大量死亡。
5.2 在野生状态下,当水温超过32℃时,黄鳝潜入土中避暑,而网箱养殖因改变了原来的环境,当水温过高时,应及时换注低温河水以降温,否则会引起死亡。换水后的温差不宜超过3℃,否则会引发感冒病。当换水后的温差超过10℃时,会引起黄鳝的大批死亡。
5.3 黄鳝网箱养殖因密度较大,当饲料投放不足时会相互咬伤而使感染霉菌,在体表生长“白毛”,病鱼食欲不振从而死亡。治疗方法是用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泼洒。
5.4 投放的饲料要新鲜,网箱中部分剩余的腐烂发臭的饲料应及时清除,否则易引发肠炎病。治疗方法可用磺胺类、呋喃类或大蒜内服。饲料投放前应洗净并经200ppm高锰酸钾浸洗3分钟,再用清水淋洗后即可投喂。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需达到45%以上,且以蚯蚓浆为诱饵并经驯化,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饵料系数:蚯蚓为2~3,蚌肉、田螺为12,小杂鱼为4~5,禽畜下脚料为10,人工配合饲料为2。
5.5 鳝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擦伤,以防细菌侵入发生赤皮病,症状为体表部出血、发炎,以腹部和二侧最为明显,呈块状,需内服药和外用药消毒结合治疗。预防方法:鳝种放养时严格消毒,具体方法是100kg水中加50ml水产苗种消毒剂浸洗30分钟,或用8%含碘盐水浸洗10分钟,然后放入清水中暂养1小时,再经清洗一遍后即可放入箱中。
5.6 黄鳝的网箱养殖最为关键阶段是放养后一个月内。这一时期是黄鳝改变原来的部分生活习性,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方法得当,鳝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方法不当则成活率有时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这一个月,除应做好鳝种的消毒和驯化外,还应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用水体强力消毒剂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绝一切病原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