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超前的科学免疫程序可供参考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病防治工作又出现新的问题。由于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疾病的流行,尤其是败血性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一旦发生,猪只死亡率极高,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经济损失。根据集约化猪场的生产特点,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在实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强猪群的免疫力上。实施疫苗接种为主的免疫预防是有效、实用、经济的方法。按照猪群抗体有无、高低情况及消长规律,一般多数疫苗在免疫程序上设计两次免疫,以提高接种效果。制定免疫程序时,要充分注意到本地乃至本场疫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季节、猪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因素,全方位、超前性科学地编排出基本程序。以下介绍预防常见败血性传染病的免疫程序、疫苗选择、免疫监测及紧急处理方法。①猪瘟由猪温病毒(HCV)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主要表现为高热、沉郁、厌食、皮肤粘膜的广泛性出血。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持续性感染等多种。疫苗选择: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已研制成具有优良效果的猪瘟免化弱毒苗,对猪瘟的有效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预防猪瘟的系列疫苗有: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单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活疫苗。按疫苗生产方法,有接种家兔和乳兔,取家兔脾脏及淋巴结或乳兔的肌肉及实质脏器制备组织苗,有接种易感细胞(犊牛睾丸或羔羊肾细胞)培养后制备的细胞苗。当用"三联苗"时,同时补种一剂细胞苗。紧急接种时用兔化苗(组织培养弱毒苗)。免疫程序:(1)生长猪实行两次免疫:15~20日龄首免,用单苗2头份/头;隔30~40天后二免,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按2头份/头;(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疫苗1次,用猪瘟-链球菌-大肠杆菌三联多价灭活苗2头份/头;种公猪每年3月和9月各接种疫苗1次,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2头份/头;(3)怀孕母猪不免。特殊程序:猪瘟呈零星或散发的猪场,如按上述免疫程序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应努力实行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2头份(300个免疫单位量)猪瘟免化弱毒苗,等2小时后吃初乳,二免于断奶后1周或60日龄进行。免疫监测:许多规模化猪场建立了免疫抗体监测系统,我国现已有的诊断试剂盒有:(1)猪瘟Dot-ELISA诊断试剂盒。(2)PPA-ELISA诊断试剂盒。(3)单克隆抗体纯化抗原ELISA。紧急接种:对可疑猪或假定健康猪立即接种HCV免化苗,每头猪用4头份剂量。也可注射抗猪瘟血清,免疫期2周左右。②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四季均有发生,架子猪最常见。表现为高热、虚弱、皮肤潮红,以耳、颈、背等部位较多。疫苗选择:对生长猪首免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二免用猪瘟-猪丹毒二联苗,种猪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或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免疫程序:(1)生长猪实行两次免疫:5~6周龄首免,隔3~4周二免;(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疫苗1次,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免疫监测:接种疫苗后2~3周的血清培养凝集试验(GA)最高效价表示其免疫力,当其抗体效价低于1∶32时,应考虑接种疫苗。紧急处理:当发生疫情,可用青霉素治疗,按1~2万IU/公斤体重肌注,2次/日,疗程3~5天。③猪肺疫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急性型表现为高温、厌食、衰弱,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疫苗选择:单苗接种用灭活菌,联苗接种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口服苗有G20弱毒菌苗,免疫期达6个月。免疫程序:(1)生长猪实行两次免疫法;1~2周龄首免,隔4~5周龄二免;(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疫苗1次,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免疫监测:可用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查血清抗体效价。紧急处理:当发生疫情,可用抗肺疫血清。药物治疗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环丙沙星等。④猪水肿病由某些O抗原血清型的具有溶血性的大肠杆菌在仔猪肠道内大量繁殖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是发病突然,病程短促,头部、眼睑和胃壁水肿。疫苗选择:可选用含有K88、K99、987P和F41等多种菌毛抗原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如农业部药械厂生产的猪水肿病多价苗,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K88、K99基因工程苗、苏威公司M4疫苗等。免疫程序:(1)预防新生仔猪的水肿病:未接种疫苗的母猪进行2次免疫,于产前45天首免,产前15天二免;以后种猪应在配种前再接种1次。(2)预防断奶仔猪的水肿病;未接种疫苗母猪所产仔猪于5~10日龄首免,隔3周后二免。接种疫苗母猪所产仔猪可在断奶前1周内免疫1次。免疫监测:用试管凝集反应(AGT)监测,当其抗体效价低于1∶160,可考虑接种。紧急处理:治疗时常采用磺胺类、青霉素、链霉素⑤梭菌性肠炎本病也称仔猪红痢,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1周龄内的仔猪高度坏死性肠炎,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死亡率高。疫苗选择:用C型魏氏梭菌灭活苗。如北京产AC型干粉灭活苗。免疫程序:用C型魏氏梭菌福尔马林氢氧化铝类毒素,怀孕母猪临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5毫升,两周后再注射8毫升,仔猪出生后通过吸吮初乳可获得被动免疫。或仔猪出生后,按3毫升/公斤体重注射抗仔猪红痢血清,可获得充分保护。免疫监测:用中和试验(SN)监测抗血清中和价,暂缺抗病临界值的具体参数。紧急处理:由于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后用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佳,必要时用抗生素对刚出生的仔猪立即口服,每日2次,作为紧急药物预防。⑥仔猪副伤寒主要由猪霍乱等多种沙门氏菌引起,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怀孕母猪流产。疫苗选择:目前主要选用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冻干苗。如C500弱毒菌苗,口服免疫。免疫程序:主要用于仔猪,首免于20日龄,间隔3~4周进行二免。免疫监测:可用荧光抗体试验、平板凝集反应和协同凝集试验监测抗体。紧急处理:发生疫情时直接用土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E、氧化磷酸及氯霉素等治疗。或先作药敏试验,选择最佳药物。⑦链球菌病由多个血清群的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时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仔猪、架子猪、怀孕母猪易感。疫苗选择:猪链球菌病活菌苗,口服或皮下注射均安全有效,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程序:(1)主要用于生长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2)如针对幼猪,则应于生后42小时内首免,断奶1周后再免。免疫监测:主要用协同凝集试验。紧急处理:当发生疫情时,全场用10%生石灰或2%的烧碱等进行全面消毒。早期可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四环素族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抗菌增效剂等药物。最后从本场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从中选择较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关文章
-
稻田养鳝有哪些突出矛盾?
稻田养鳝既要考虑黄鳝的正常栖息、生长,又要考虑水稻的营养需要及病虫害防治,因而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方法多数是以放弃一方的最佳效果而得以协调。其主要矛盾有:①排水晒田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此期间却正是黄鳝的吃食生长旺季。解决方法一般是要么放弃排水晒天,要么放干水让黄鳝放弃吃食生长的黄金时节而入洞“夏眠”。...
503 养殖手册 稻田养鳝有哪些突出矛盾 黄鳝养殖技术 养殖 -
肉牛好育肥 技术要配套
提高肉牛育肥技术水平,不仅可提高牛肉产量,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经对部分育肥户调查后发现,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存在着配套技术含量低、育肥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实践表明,实施配套技术育肥肉牛,可获得明显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建设小区一、选择场址肉牛饲养小区场地的选择,应遵循规模化育肥牛场选择场址的原则。如果条件不具备,...
2455 养殖手册 肉牛好育肥技术要配套 养牛技术 养殖 -
蓝孔雀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A、育雏的饲养管理育雏期为0~60日龄。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可先自饮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0~3日龄育雏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约20~30日龄时脱温。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育雏器。具体脱温时间可视天气和幼孔雀的状态而定。育雏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70%。每群饲养规模以40~50只...
1176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品牌 养殖饲料技术 -
生猪难养 应该采取应对措施
由于气候差、环境差、饲料霉变、消毒保健不到位、饲养密度偏高等原因,生猪饲养难度加大。对此,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改善饲养环境:猪舍要保持通风干燥、采光良好,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二是做好防暑降温:采取加强通风量等降温措施,如屋顶抽风、侧面抽风、屋顶喷淋自来水或黑纱布遮阴等;三是加强消毒灭源:加强猪舍环境卫生消毒,并进行驱虫...
911 养殖手册 生猪难养应该采取应对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绿壳蛋鸭冬天喂高粱的好处
冬天在绿壳蛋鸭饲料中添加高粱有如下好处:可降低饲料成本高粱不用粉碎便可饲喂,可省下加工费。高粱的含水量低,纯重高,而市场价格却不高,喂高粱比玉米更便宜。可预防痢疾、肠炎等疾病如绿壳蛋鸭经常拉稀或产蛋率下降,可在饲料中加30%的新高粱,饲喂数天,绿壳蛋鸭的拉稀症状可明显好转。可增强抗寒能力因高粱中淀粉含量高,绿壳蛋鸭吃后...
783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常识 养殖饲料加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