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水温开始回暖,这不仅让鱼儿们活跃起来,也让一些有害病菌开始蠢蠢欲动。春季是鱼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在鱼种分塘、放养的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鱼体受伤,进而引发鱼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春季常见的5种鱼病,以及它们的防治方法。
一、赤皮病
症状:病鱼的体表会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鳃盖也会充血。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腐烂的地方,常常会有水霉寄生。
预防:
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在分塘、放养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及时清除鱼体表的寄生虫,以防它们成为病菌的入侵门户。
鱼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
治疗:全池泼洒生石灰10~15kg/亩;或二氧化氯粉0.25kg/亩,隔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3~4次。
二、竖鳞病
症状:病鱼的鳞片会向外张开,轻轻按压鳞片,它们就会脱落,并有渗出液溢出。严重的时候,全身鳞片都会竖起,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预防:
分塘、放养过程中要避免鱼体受伤。
及时清除鱼体表面的寄生虫。
可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进行预防。
鱼种放养时,同样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
治疗:泼洒漂白粉1.5~2kg/亩,隔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3~4次。
三、水霉病
症状:病鱼的体表会附着灰白色的絮状物,体表破损形成不规则的斑块,鳃丝也会出血。
预防:
用200㎎/kg的生石灰或20㎎/kg的漂白粉进行清塘。
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并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
鱼种放养后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治疗:用3~4%的食盐水浸泡病鱼3~4;或用4㎎/kg的五倍子全池泼洒。不过这里有个疑问,食盐水浸泡的时间单位应该是“”而不是“”,可能是原文的笔误。
四、斜管虫病
症状:病鱼会分泌大量粘液,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的粘液层。当水温条件适宜时,病原体会大量繁殖,导致鱼在2~3天内大批死亡。
预防:
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以消灭病原体。
鱼种用2%的食盐水浸泡20进行消毒处理(这里的20应该是20的笔误)。
治疗:使用1%的阿维菌素进行治疗,按照3亩1米水深的池塘泼洒1瓶的用量进行使用。
五、车轮虫病
症状:病鱼会分泌大量粘液,并成群地沿着池边狂游不摄食导致鱼体消瘦这种情况俗称“跑马病”。
预防:
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处理。
合理放养鱼种密度不要过大。
使用0.7㎎/kg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进行预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能有所混淆因为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更像是治疗方法而不是预防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春季常见的5种鱼病及其防治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到广大鱼友们预防和治疗鱼病保障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