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河蟹怎么养殖方法?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时间 : 2024-11-23 投稿人 : 大原娜娜子 点击 :

河蟹又称螃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蟹类,属名贵的淡水产品,河蟹的人工养殖已成为中国淡水品种养殖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行业,那么河蟹怎么养殖?

河蟹怎么养殖方法?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 水产知识

河蟹怎么养殖


一,修建池塘

河蟹为底栖爬行类甲壳生物,喜欢居住在洞穴、缝隙等安静的环境下,对氧气含量及水草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河蟹的人工饲养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满足其所需生长条件,建造适宜的池塘环境,才能达到高产、增产的目的。建池时以水源充足,进水排水便利,水质良好,透气性强的黏土或沙土作为修建地点,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河蟹的食物进行生长繁殖,对于老池塘要进行的清淤消毒工作。池塘内的水量要保持常年在0.6-1.5米左右的深度,各处水深不一致,同时要池水中有多个可攀爬、高出水面的平台,以便河蟹出水透气。

二,移植水草

饲养场所内的水草和饲料生物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河蟹的产量及发育情况,所以对饲养池移植水草是必不可少的。适宜的水草数量有利于河蟹补充所需维生素,还可以起到隐蔽的作用,适宜河蟹的生长,是各阶段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措施。此外水草还可以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起到增加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水草的藻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避免细菌滋生。

三,喂食管理

喂食对于河蟹的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饲料的种类、优劣和数量多少都有很大的影响。河蟹常用的饲料主要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颗粒饲料。植物性饵料以南瓜、红薯、玉米、小麦、蚕豆等为主;动物性饵料以螺蛳、河蚌、野杂鱼为佳;颗粒饲料的蛋白含量应在38%,并保持在水中4以上的稳定性。投喂的饵料必须鲜活、适口、无腐烂变质。喂食时应根据河蟹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饲料搭配,在幼蟹生长初期以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为主;河蟹生长的中期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但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河蟹的生长后期需要补充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这时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有利于河蟹的体重增重,肉质鲜美,品质。

四,水质管理

河蟹的养殖对于水体水质的要求较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很大的敏感性,水池的水质好则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增加河蟹的成活率。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勤换水,保持水位稳定,春季每星期换水一次,夏季每3天换水一次,如遇持续高温,应每天坚持换水,秋季天气炎热,且常会出现闷热天气,水质容易变坏,要特别注意换水,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整个水面积的1/3。此外不同季节蟹池对水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春季为了水温,促进河蟹生长,水位可控制在0.5-0.7m,夏秋季节水温较高,池水深度要保持在1-1.5m。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1.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河蟹健康生长。

3.河蟹属杂食性动物,荤素均吃,并偏爱动物性饲料,如蚌、螺、小杂鱼虾等。一般每年5~8月份,宜在蟹池中投放活螺蛳,每亩200公斤左右,供河蟹摄食。此外,在高温时期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放比例,如投放一些河蟹喜食的浮萍、水草等。池塘养蟹,一般每天投饵一次,在傍晚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投饵时,应将饲料投喂在离岸1~2米处,投饵量应根据的水温、天气和前一天投饵后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以晚上吃完为宜。

4.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蟹池。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观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逃。要注意防止敌害侵袭,及时捕杀蟹池中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人工养殖的河蟹病害较多,可不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纤虫净等药物,防治河蟹细菌性疾病和纤毛虫病等。另外就是蟹池里不应和鲤鱼或黑鱼混养,因为会破坏蟹的繁殖。

5.饲养河蟹的重要设备是一个饲养箱。商业性大量饲养是在地上控制饲养池饲养的,但以观赏为目的的饲养,必须便于观赏,饲养器应是透明的,是用养金鱼那样的长方形玻璃质水族箱。 由于河蟹体形较大,需要给它有活动的余地,需要用大型的箱,其长、宽、高以90厘米*40厘米*40厘米或更大些的为适宜。箱底先垫上2~3厘米厚的沙土,再放进14~18厘米深的清水。箱的一头用洗净的砖块和水泥块、泥土垒成22~25厘米高的陆地,高出水面8~10厘米,作为河蟹的休息场所,并在中间留出2~3个深30~40厘米的深条形空间,洞口如鸡蛋大,作为河蟹的洞穴。 喂饲的食物量应有所节制,不能过多,否则剩余下来的残饵会污染箱内环境。每天的投喂量,应掌握在河蟹体重的1/10左右。投喂的次数每天喂1~2次,秋、夏季每天可喂2次,即上午8时和下午4时左右各1次。 饲料要求新鲜干净,不能喂腐败变质的肉类,虽然河蟹有吃腐败食物的爱好,但主要是由于它的活动量大,活动区域广阔,,可常在比较清洁的水体中不断呼吸和排泄。但在小水体中饲养,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因此,必须注意饲料的新鲜和清洁。 在1个饲养器中,作为观赏的河蟹,养的只数不宜多,一般有4~5只就够了。因河蟹有互相争食甚至互相残杀的习性,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它甚至会取自己腹部的卵来充饥。

相关文章

  • 国家抽查部分虾米防腐剂超标
    国家抽查部分虾米防腐剂超标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对海米等水产干制品专项检查抽检发现,部分海米(虾米、虾皮)等水产干制品中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等)、亚硫酸盐和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问题也较为突出。据悉,国家食药监总局于今年6—7月在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3个省(市...

    2345 海水养殖教学 虾行业资讯
  • 鲮鱼养殖的管理技术
    鲮鱼养殖的管理技术

    鲮鱼养殖要移池将鲮鱼从温室内移入土池中养殖,此时鲮鱼最大体长17.2厘米,平均体长15.1厘米。最大体重105克,平均体重67.2克。  鲮鱼养殖要换水保持水深1.5米以上,每日换水量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日换水率要达到20%,最大换水率50%,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50厘米。   鲮鱼养殖要投饵主要投喂新鲜的小杂鱼虾...

    2742 渔业养殖管理 鲮鱼 鲮鱼选种育种
  • 鲻鱼赤皮病的防治
    鲻鱼赤皮病的防治

    鲻鱼赤皮病,又名赤皮瘟或擦皮瘟。每年放养及捕捞后最易发病。1.鲻鱼池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放养、捕捞、搬运过程中,防止鲻鱼体受伤;鲻鱼种放养时,用5~10ppm浓度的漂白粉浸洗半小时。2.体内给鲻鱼口服磺胺噻唑,连续投药6天,每天一次,第一天用药量按吃食鲻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二至第六天用药量减半,与适量粘合剂混合,...

    2667 淡水养殖教学 鲻鱼 鲻鱼疾病防治
  • 草鱼养殖户如何渡过出血病高峰
    草鱼养殖户如何渡过出血病高峰

    一提到梅雨季节,养殖户都会开始深深的头痛,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给我们水产动物带来很多问题,天气的突变,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其他疾病都如狂风来袭,而草鱼出血病属于病毒性疾病,顾名思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称之为病毒性疾病,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专性活细胞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1460 海水养殖 草鱼 草鱼选种育种
  • 护坡铺网防甲鱼逃
    护坡铺网防甲鱼逃

    土塘养殖甲鱼的养殖户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甲鱼天生爱打洞,每年干塘后,塘基上都有数量不等的洞穴,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检查和修补池塘。甲鱼这种习性,一方面破坏了塘基,另一方面还给养殖户造成了经济损失,有些甲鱼就通过洞穴逃走了,鱼抓不干净也是常有的事。为了防止甲鱼逃跑和保护塘基,在揭阳一带,有养殖户用水泥塘基替代了泥土塘基。但...

    2135 甲鱼 渔业养殖管理 甲鱼饲养管理
  • 网箱养殖台湾泥鳅的五个关键技术要点
    网箱养殖台湾泥鳅的五个关键技术要点

    1、网箱材料、规格与设置网箱原材料是用聚乙烯制成,绞丝网类型,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直接固定于水中。网箱养鳅分为鳅种培育网箱和成鳅暂养网箱。鳅种培育网箱网目大小以苗种不能逃脱为准,箱体面积10~25平方米。成鳅暂养网箱网目为0.5~1cm,箱体面积约50平方米。箱体高度视养殖水体而定,一般使网箱上部高出水面40cm。台湾...

    805 水产养殖技巧 养殖 网箱养殖 泥鳅 台湾泥鳅 水产知识
  • 鲮鱼养殖技术
    鲮鱼养殖技术

    由于鲮鱼的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池塘养殖的必养品种。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是鳜鱼的适囗饲料。通过提高鲮鱼复养指数对池塘产出率有明显作用,下面将养殖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8亩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质清新,无污...

    1003 渔业文摘 鲮鱼 鲮鱼饲养管理
  • 产妇可以吃黑鱼吗
    产妇可以吃黑鱼吗

    黑鱼是很多人喜爱的选择,黑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过在吃黑鱼的时候,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的鱼制作上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对黑鱼的营养价值会破坏,而且吃的时候对身体也不会有任何的好处的,这点制作黑鱼的时候要注意,那产妇可以吃黑鱼吗?很多人对产妇可以吃黑鱼吗并不是很清楚,黑鱼并不是很多常选择,一来这样...

    1310 渔业相关资料 黑鱼 黑鱼行业资讯
  • 春季鱿鱼养殖严把“四关”
    春季鱿鱼养殖严把“四关”

    春季抓好鱿鱼养殖的“水质关、温差关、营养关、防病关”,能有效促进鱿鱼安全生长,也将为全年的高效养殖打下良好基础。水质关鱿鱼生性喜净怕脏,在春季气候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应适当换除部分底水并加注一些新水,以净化水体。还需及时用生石灰、碘制剂、溴制剂等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此外,适量放养一些水葫芦等水生植...

    920 鱿鱼 渔业相关文章 鱿鱼饲养管理
  • 黄鳝汤的做法
    黄鳝汤的做法

    黄鳝具有一种特殊的“鳝鱼素”,能有效帮助我们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听到这么多黄鳝汤的好处,想必大家现在对黄鳝汤的做法应该是十分心动了,我们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黄鳝汤。北芪黄鳝汤原料:黄鳝一条(一斤)、北芪20克、姜、盐适量。做法:1、将鳝鱼去骨汆水;2、切段入锅加水,加入北芪,姜片煮开,文火煮1...

    2058 淡水养殖指南 黄鳝 黄鳝综合
  • 鳗鱼烂鳃病处理方法
    鳗鱼烂鳃病处理方法

    1、病原:本病是由粘细菌引起的鳃病。2、病症表现:病鳗软弱无力,呼吸急促,体色苍白。挤压鳃部可见鳃孔流出混有血液的粘液,鳃部呈淡白色,溃烂并附着污物或藻类。割开腹腔,内脏无血色。3、防治方法①加强水质管理,绿藻类繁茂,可减少该病发生和危害②初夏至盛夏期间,投喂饵料过多易发生该病,因此要注意给饵率(一般为2%),同时可在...

    2239 养殖病虫害 养殖教学 动物文章 水产养殖常识 水产知识
  • 黄鳝养殖7误区
    黄鳝养殖7误区

    一、乱购苗种。目前,我国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达到大批量生产供应商品养殖的水平,许多养殖户购买的所谓“特大黄鳝”苗种或其他所谓的“优质”苗种,实为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鳝苗,且这些苗种因商贩长时间、高密度贮存及反复转运,多数已患上发烧病,用于养殖时死亡率可达90%~100%。所...

    426 淡水养殖技巧 黄鳝 黄鳝饲养管理
  • 虹鳟鱼养殖技术分析
    虹鳟鱼养殖技术分析

    虹鳟鱼养殖近年来成为水产养殖的新趋势,也是广泛的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虹鳟鱼俗称鳟鱼,虹鳟鱼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部苍青色或深灰色。虹鳟鱼养殖技术是众多养殖者在投资前要学习的课,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虹鳟鱼养殖的相关技术。虹鳟鱼是冷水鱼类,自然条件下,栖息于水质清新、无污染沙砾底质的河川、溪流中。湖沼型虹鳟...

    1721 养殖常识 动物资料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知识
  • 提高大黄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大黄鱼饲料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大黄鱼的价格也逐年下降,过去那种不计成本,怎么养都能赚钱的时代已不存在了。养殖户应从减少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多方面因素降低养殖成本,否则将是高投入低产出,甚至亏本。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70%。因此,从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来降低成本尤为重要。笔者经过了解,...

    1119 黄鱼 淡水养殖注意事项 黄鱼食物营养
  • 鲮鱼气泡病的防治
    鲮鱼气泡病的防治

    1.鲮鱼气泡病的病原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2.鲮鱼气泡病的症状体表出现气泡,常由气泡浮力浮于水面,很难向下游入水中。因反复向下挣扎,体力耗竭而死。主要危害鲮鱼夏花,且个体越小越易犯病,严重时可导致全部死亡。3.鲮鱼气泡病的防治方法①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饵,防止水质恶化;②适当提高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具有很好的...

    444 淡水养殖技巧 鲮鱼 鲮鱼疾病防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