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梭子蟹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时间 : 11-07 投稿人 : 杯中残酒 点击 :

梭子蟹自人工育苗至养成商品蟹出池的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危害较严重的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梭子蟹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 海水养殖技术

弧菌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此病在蚤状幼体各个时期均有发生,尤其在各期变态时更为严重,发病严重时在4小时~6小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对饵料的捕捉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趋光性减弱,幼体活动不正常,严重时胸部及附肢发红。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大多数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体质弱或受伤的梭子蟹易发生弧菌病,特别是在人工育苗阶段,大量投饵,尤其是投喂代用饵料,换水量不够或换水不及时,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发病期在高温季节。

防治方法

在人工育苗期间,根据幼体密度适当加大换水量,投饵应以鲜活饵料为主;养成期间,每隔l0天左右全池泼洒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钠或0.2毫克/升二溴海因或0.5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

丝状细菌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毛霉亮发菌,菌体为头发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顶端稍细,长度一般几微米到1毫米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鳃、附肢、体表。当受精卵的表面有丝状菌附着时,卵一般停止胚胎发育而死;当它附着在蚤状幼体的鳃及体表时,危害极大,在体表伴随着大量菌丝的附着。菌丝之间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及其他污物,并伴有大量纤毛虫寄生,从而使幼体游泳能力明显减弱,处于水体的下层或水底,摄食量降低,最后沉入池底死亡;当附着幼体鳃上时,大量的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养成期间丝状细菌附着在鳃丝、附肢及甲壳周边的刚毛上,鳃丝之间黏附着大量杂物使鳃丝变黑,尤其是鳃丝末端处症状尤其明显,并常伴有纤毛虫附着,最后导致机体窒息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丝状细菌的发病主要是水质污染造成的,人工育苗期间,当投饵量过大,尤其是池底变质更易发生此病,该病的发病率几乎l00%;养成期,特别是在高温期,发病迅速,对处于生殖蜕壳期的成蟹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预防:人工育苗期间与预防弧菌病相同。养成期,对养殖池要彻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水质,养殖中后期每隔l5天左右全池泼洒l5毫克/升~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

治疗:人工育苗期间,可用高锰酸钾0.5毫克/升~0.7毫克/升全池泼洒,6天后大换水,连用2天;或用氯化铜l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养成期间治疗方法同弧菌病。

发光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和亮弧菌等发光细菌。主要危害蚤状幼体的各个时期,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在l天~2天内可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幼体活力明显下降,并下沉到水的中下层,摄食量降低,体色白浊或全黑,不透明,趋光性差。夜间关闭灯光可发现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池中出现四处游动的荧光,并上下起伏,重症时池中荧光闪烁,育苗池表层只有少数活的幼体;死后的幼体随水漂动,糜烂的幼体仍可发光1天~2天。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只发生在人工育苗期,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病率增多,因此,多在蚤状4期以后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预防:在育苗期间,当发现有发光细菌出现后,应对发病池隔离,并且换水等工具应单独使用。使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治疗:漂粉精0.5毫克/升或磷酸红霉素0.65毫克/升~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或饲料中添加0.1%的复方新诺明或0.05%的土霉素进行投喂,连用3天~5天。

寄生虫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主要是纤毛虫类,病原体为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累枝虫等。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各个时期幼体的鳃、体表的各个部位。少量寄生时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而除去,当大量寄生时使鳃变黑鳃组织变形坏死,有的覆盖在鳃组织的表面而影响其呼吸和分泌。患病幼体游动缓慢,摄食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造成幼体下沉并大批死亡。养成期,纤毛虫可附着蟹的体表及鳃部。肉眼观察病蟹体表似生绒毛状物,手摸体表呈滑腻感,鳃呈灰黄或灰黑色,鳃丝顶部更为明显。病蟹呼吸速率加快,瘦弱,活动呆滞,在水中溶氧低时游向浅滩,最后窒息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固着类纤毛虫无论在育苗还是在养成期均有发生,以育苗期最为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多数为所投喂的鲜活饵料(轮虫、卤虫等)处理不当而造成,养成期。池塘老化,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易发此病。水温20℃以上、盐度20左右时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育苗期间:(1)全池泼洒制霉菌素,浓度为30毫克/升~35毫克/升,经2小时~3小时后换水,或先排水施药后经2小时~3小时将水加满。(2)每立方米水体福尔马林l0毫升~20毫升、高锰酸钾2克~4克或新洁尔灭0.5毫升~1毫升全池泼洒。亲蟹培育期可用亚甲基蓝10毫克/升对亲体药浴30分钟~45分钟或聚维酮碘10毫克/升~15毫克/升对亲体药浴30分钟。养成期间,全池泼洒三氯异氰尿酸钠0.3毫克/升,或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毫克/升,5天~7天为1疗程。

链壶菌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发病率不高但危害较重,是由链壶菌与链壶菌状的真菌寄生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体节处,一旦发病,菌丝快速生长,感染率高,菌丝缠绕在幼体肌体上,使幼体活力下降,不能摄食,严重时在1天~3天内死亡率高达100%。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当育苗池幼体密度过大,换水量跟不上时,造成池水污染严重,主要危害蚤状2期至大眼幼体,同时并发纤毛虫病。

防治方法

用亚甲基蓝0.1毫克/升~0.5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或氟乐灵0.01毫克/升~0.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日1次。

甲壳溃疡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病原为一些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并且甲壳上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部较多。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下凹。并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的斑点扩大,并且边缘变黑。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在成蟹养殖后期及越冬期,特别是池塘底质发黑、淤泥较多的情况下易发此病。但该病不会造成致命性危害,只是影响商品蟹的品质。

防治方法

放苗前要彻底清塘,养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

乳化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病原为酵母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常表现为步足尖端着地爬行,后期体倒位,切断游泳足有乳白色液体流出,打开体腔亦有大量的乳白色液体。中后期病蟹拒食,5天~7天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在养殖后期,当水温在20℃以下,池底受污染,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预防:主要是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定期捞取残饵,以免污染池底。20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5毫克/升~20毫克/升。

治疗:全池泼洒5毫克/升~8毫克/升聚维酮碘。

相关文章

  • 夏季池塘养鱼管理措施
    夏季池塘养鱼管理措施

    一、水质管理1.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10天必须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2.控制施肥量夏季应减少或停施有机肥,适量追加化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长状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注意随时巡塘、观察水...

    567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常识 水产养殖禁忌
  • 苏州水产专家到吴江指导太湖一号青虾苗种繁育工作
    苏州水产专家到吴江指导太湖一号青虾苗种繁育工作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顾建华副站长率“太湖一号”青虾养殖课题组成员到吴江市调研“太湖一号”青虾亲虾生长情况、指导“太湖一号”青虾苗种繁育工作。苏州市站领导和专家在吴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及有关乡镇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到科技入户示范组织---...

    2326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教学 渔业养殖知识
  • 渔药怎样混用
    渔药怎样混用

    随着池塘混养鱼类品种的增多及放养密度的提高,池塘内不同鱼类的不同鱼病同时发生的机会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渔药单一使用效果不佳,采用渔药混用的方法则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1.混用原则。不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不使毒性增大,理想的效果是增效不增毒;药效配合合理,优势互补;不提高用药成本。2.注意事项。(1)混用渔药...

    1799 渔业养殖科普 渔业科普 养殖指南
  • 象拔蚌人工育苗及养殖
    象拔蚌人工育苗及养殖

    象拔蚌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目前美国、加拿大年生产量为2000—3000吨,主要销往东南亚,年收入达3—4亿美元。其中每年销往中国的就有1000—1200吨,价值为1—1.5亿美元。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3年驯化,目前可适应水温为0—...

    1432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文摘
  • 三疣梭子蟹养殖实用技术
    三疣梭子蟹养殖实用技术

    一、养殖形式与蟹池结构 (一)养殖形式 梭子蟹养殖按放养时间和苗种规格不同可分为养成、育肥及蓄养等几种形式。梭子蟹养成即小苗养成蟹,一般在6-7月放养规格在3-4厘米幼蟹,达商品规格后起捕出售;育肥即在8-10月放养大规格瘦蟹进行育肥养殖;蓄养即在10-11月后进行梭子蟹暂养,育肥是以人工强化培育为手段,短期催...

    1688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禁忌
  • 对虾弧菌病(红体病)防治方法
    对虾弧菌病(红体病)防治方法

    预防:①选择健壮、活力强并经过无特定病原(SPF)检测的虾苗;②养殖一茬虾后,须彻底清塘;③定期泼洒有益微生物如EM菌、芽孢杆菌等,以保持良好的水质,④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如多糖类,或益生菌,如嗜酸小球菌,以提高虾的免疫力。治疗:①季胺盐碘全池泼洒,使水体终浓度为0.5毫升/立方水;②用聚维酮碘(PVP-I)20毫克/...

    672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常识 水产养殖禁忌
  •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碱湖发现两个螺旋藻种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碱湖发现两个螺旋藻种

    内蒙古农业大学乔辰教授、李博生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多年对毛乌素沙地碱湖中自然生钝顶螺旋藻进行潜心研究,2月21日证实,这一藻种在世界上属首次发现的纯天然、低温型钝顶螺旋藻。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发现毛乌素沙地碱湖有4种形态各异的螺旋藻,他们对这些藻类进行了4年的分离、纯化,观察、比较研究,最...

    521 渔业养殖常识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卤虫休眠卵的采集
    卤虫休眠卵的采集

    一、采集的地点、时间 卤虫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各省,江苏以南地区以成体为多,江苏以北的地区休眠卵为多,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休眠卵蕴藏量很大,所以,江苏以北的沿海各盐场的盐卤池等水域均有丰富的卤虫休眠卵供采集。由于卤虫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才产生休眠卵,春夏季一般行孤雌生殖,产生夏卵,秋季条件改变才行有性生殖,雌雄交尾产生休眠...

    56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
  • 北方地区罗非鱼当年养成技术
    北方地区罗非鱼当年养成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罗非鱼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生长时间只有4~5个月,在冬季只能依靠电厂余热水或地热资源越冬,随着热电厂的逐步改造和地热资源的减少,利用电厂余热水帮助罗非鱼越冬将越来越困难,罗非鱼越冬成本有所增加。近几年,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罗非鱼品质优良且又适合钓、烤而成为渔场垂钓深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其需求量却日益增大,迫切...

    1021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
  • 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的虾饲料
    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的虾饲料

    科学家利用甘蔗渣配制成一种新型虾饲料,其成本比进口虾饲料低67%,质量可与进口饲料相媲美。具体配制方法是:先将蔗渣粉碎,再拌入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最后压制成细颗粒、烘干。用这种饲料试养幼虾,生长速度很快。幼虾既可从饲料本身,又能从寄生于饲料的微生物中获取营养。在盛产甘蔗的热带区,特别是小规模养虾场,如人工海水土池,较...

    880 渔业教程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常识
  • 中草药防治鳝鱼病七法
    中草药防治鳝鱼病七法

    1、鲜草浸泡法将鲜草采回后,扎成若干小把,浸泡在鳝鱼池内或网箱中即可。如预防黄鳝败血症、软体死亡症和蜷经症等,可用鲜鞭蓉嫩叶、铁苋菜、墨旱莲和马鞭草各1公斤,均匀放入20~30平方米的养殖水面中浸泡3~5天捞起。2、干品撒施法将晒干的中草药碾成粉末,均匀撒施于养殖池。如取墨旱莲、铁苋菜、辣蓼、益母草和蒲公英各100克,...

    703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养殖指南
  • 小型水库主养瓯江彩鲤高产高效技术
    小型水库主养瓯江彩鲤高产高效技术

    我县现有大小水库68座,养鱼面积5207亩,多年来,产量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水库养鱼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去年,县农业局水产站在岩头镇苍坡村小岭头水库进行主养瓯江彩鲤示范试验,达到高产、高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水库条件。岩头镇苍坡村小岭头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

    2817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 鱼类寄生虫病防治药物
    鱼类寄生虫病防治药物

    作者:张蕾(接上文)4.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大多数寄生虫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掌握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在鱼病流行季节前内服和全塘遍洒驱虫、杀虫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5.重视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鱼类越冬后,体质消耗较大。因此,进入春季水温升高,鱼类开始摄食后,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

    1261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 养殖小窍门:秋季黄鳝养殖经验谈
    养殖小窍门:秋季黄鳝养殖经验谈

    秋季气温适中,黄鳝食欲猛增,长势也大幅度加快,故秋季是黄鳝养殖的黄金季节。这里所指的秋季是指8~11月份28~30度的气温范围。这一阶段的气候状况很接近春季,但气温趋向与春季相反,而且还有春温秋燥之别;故春季的管理是越管越顺利;秋季的管理是越管越紧张。试验表明,八九月份的长势,平均每尾黄鳝增重量可达88.3克。秋季管理...

    246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指南
  • 使用光合细菌注意事项
    使用光合细菌注意事项

    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或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能改善水质,减少耗养,促进鱼虾生长,提高产量。使用光合细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时使用。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摄氏度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  二、看水使用。水肥时施用光合细菌可促进有机污染物转化,避免有害物质积累,改善水体环境和培育天然饲料,保证水体溶氧。水瘦时...

    2612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