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沙门氏菌病又名鸭副伤寒,其临床症状为大群雏鸭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出现扎堆现象,80%的雏鸭排白色腥臭奶油状粪便。约2%的雏鸭腹部膨大。病鸭肛门处羽毛多被稀粪粘住而排便困难;个别鸭出现气喘、伸颈呼吸症状。
剖检病变 共剖检6例病死鸭。病死鸭多数瘦弱,脚趾干枯,眼球下陷,表现严重脱水;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肝脏各叶表面分布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黄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心包增厚,个别鸭心脏上可见到灰白色坏死结节;个别鸭肺脏表面出现灰白色坏死结节;肾脏严重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呈现严重的“花斑肾”;肠道呈现卡他性炎症,尤其是盲肠内有白色干酪样物质;多数死鸭表现卵黄吸收不良,个别严重者出现卵黄性腹膜炎。
诊断 采取病鸭心包和肝脏病料进行细菌学分离培养,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稍圆、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药敏试验发现,该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中度敏感,对盐酸环丙沙星、红霉素低度敏感。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确诊为雏鸭沙门氏菌感染。
治疗 (1)淘汰鸭群中病情特别严重且腹部膨大者,集中深埋。(2)鸭饮水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可溶性粉,剂量为100公斤水中添加4克原粉。饮水中同时添加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连续饮用4天。(3)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制剂。特别注意补充亚硒酸钠、维生素E和维生素C,以鸭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采取上述治疗措施3天后,鸭群病情得到控制,死鸭数量减少,病鸭精神逐渐恢复正常,采食量增多。1周后电话回访,病鸭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