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还具有明目、清热和利尿功能,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2016年3月-12月在台溪单晚稻田生态养殖田螺,试验面积5亩,平均亩产田螺238㎏、亩产干谷910kg、亩创产值5173元,亩纯利3095元。现将该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1.田螺稻田选择。水质清新,水源丰富的半山区单晚稻田,面积1-2亩,铁、硫含量少,无污染的清洁水,要求溶氧在5mg/L以上,进排水方便。遇旱不干、遇涝不淹,土质肥沃、无冷浸,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
2.田螺养殖设施。选好稻田以后,首先要加高加固田埂达到高和宽均在50cm,防逃,能蓄水深30cm,进排水口设置较密的防逃栅栏,要夯实加固,做到不裂、不漏、不垮、在满水时不崩塌,确保田埂的保水性能好。安装拦栅:稻田四周围的田埂用固定1.2m高木桩柱,拦栅可用不锈钢或塑料网布安装高出田埂0.8m,以防敌害鸭、鸟捕食田螺。
二、田螺放养前准备
1.翻耕。为了获得稻田种养高产,在2月15日首次翻耕开始着手开挖螺坑和沟,占稻田总面积15%,并确保水稻不减产,还略增收。开挖螺沟,按田的大小中开成“一”、“十”、“井”字形田沟,沟深和沟宽为40cm。开挖集螺坑蓄水深80cm。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根据田的大小设一个或多个,坑一般靠近田埂边。同时做到沟沟相连,沟沟相通,沟底面向坑倾斜,开挖沟和坑,为了夏热或冬冷时供田螺避热避冷和收割水稻干田时集螺。
2.施肥。放养田螺前10天,亩施发酵后的羊、鸡、鸭粪肥作基肥,每亩500kg。夹层堆积发酵的材料比例:用羊、鸡、鸭粪料70%、切细的稻草24%、碳酸钙5%、漂白粉1%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堆积发酵,用薄膜密封,必须完全腐烂、堆熟,不然会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田螺养殖。
3.消毒。稻田用生石灰消毒,干田(带水12cm)按每亩用生石灰70kg化水全池泼洒。
4.进岀水口设置防逃栅(网)。对己施肥和消毒的稻田,田螺放养时应先放少量田螺,测试水中药性是否已消失。
三、田螺放养
1.螺种选择。稻田养殖本地田螺,保证质量,个体较大,贝壳完整无破损,受惊时螺体快速收回壳中,用厣有力地盖紧螺壳口,螺体无蚂蝗等寄生。
2.放养时间。田螺放养在3月1日一次性放足。
3.放养密度。亩放养5-10g的螺种7000只、重量50kg,15g种螺500只、重量8kg,5亩放养5-15g的螺种37500只、重量290kg。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幼螺养殖可达12-15g,最初3-4个月成长快,而后逐渐减缓。种螺雌性一般1冬龄后性成熟,卵胎生,繁殖在3-10月,繁殖高峰在春秋两季分批产下幼螺,每批产20-50个,母螺年产幼螺量在100-200个。
四、水稻种植
1.水稻品种。选择品种优良,抗病虫害性能强,高产的杂优品种,按照栽培密植,同时充分利用边行优势适当密植,这样可以弥补用于养螺所占用的面积。品种选用生育期在150天的单晚品种,在4月5日播种、5月12日插秧、9月20日收割。整个生长期,根据水稻种植技术,亩可收干谷910kg,比未养螺时略增。
2.插秧前。在5月9日耙耕已经放养田螺,稻田尽量先把螺引诱到集螺坑中,坑与田间以泥埂分隔,防止耙耕时泥水进入坑中。
3.插秧后。在5月19日水稻秧苗返青,再清除坑与田间的泥埂,让田螺重新向田中活动。
五、日常管理
1.饲养管理。人工投喂的饵料主要有米糠、麦麸、豆饼、配合颗粒饲料等。水温低于15℃以下或高于32℃以上时,田螺停止摄食,水温17~28℃时为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需投喂饵料每天一次,时间为早晨或傍晚。饵料投喂点必须固定,投喂点的数量多些、分布均匀形成食场,投饵数量根据吃食情况而定,减少饵料浪费。投饵数量根据查看食场上一次的吃食情况而定,食场饵料被吃净,应适当增加投饵量,饵料有剩则减量。①母螺饲养管理。雌螺每隔25~30天排卵一次,直到10月份,少的几十粒,多则200粒。母螺应选择底质富含腐殖质、水体未受农药及有毒物质污染的地方,水深宜在30~80cm,放养母螺池中和池边应插较粗的竹杆和木棍,以供母螺产卵。繁殖后,投喂的饵料颗粒必须细小,同时最好在饵料中拌加鸡蛋或甲鱼饵料或鳗鱼饵料等配料,使小仔螺能够吃到营养丰富的饵料。隔日或每3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为田螺总重量的0.5%~3%。投饵不宜过多,否则残饵料腐败,影响田螺成活率。②幼螺饲养管理。食物是水中的微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人工饲养要施一定的农家肥以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每次投施的粪肥按螺体重的30%即可,米糠、麸皮等饵料中拌甲鱼或鳗鱼饵料等配料按螺体重的10%为宜,每2天投饵1次。
2.施肥和水质。为保证田螺安全和水稻的正常生长,采取重施农家肥。①追肥:按稻谷生长情况巧施水稻专用肥,做法是分三次施,每次亩施30kg。②农药:打农药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杀虫双、三环唑、多菌灵、井岗霉素等,预防和杀灭水稻病虫害。水剂农药在晴天露水已干后喷洒在水稻叶面上。打农药前可适当增加稻田水深,减少入水农药的浓度,没有发现对田螺造成影响。③施肥:适宜补充肥料,田螺系杂食性,其饵料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底栖硅藻类和青苔等天然饵料。补充肥料可以用发酵后的羊、鸡、鸭粪等有机肥,5-9月每30天亩施用100kg。水体是田螺生活的直接环境,要求水体水质较肥、浮游生物多、养殖期水深一般在10cm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可适当增减水深来调控。④水质:水质不良缺氧或水温过高时应及时换注新水,防止田螺死亡。换水量每次为1/4至1/2.不宜过大。炎热夏季水温高,水质容易败坏缺氧,要勤换,早春和晚秋水温低,换水次数可减少。
3.病害防治。①田螺缺钙软厣:田螺厣收缩后,肉质溢出,是缺钙现象,在饵料中掺入贝壳粉。需在池沟田里加施生石灰,隔天一次,连用3次。田螺其厣深入螺壳内面者,为说明饵料不足或饵料质量不好,应增加投饵量或改变饵料种类。②田螺蚂蝗:可用猪血杀灭。用浸过猪血的草把诱捕有良好的效果。③混浊水:田螺也会停止摄食,分泌大量的黏液,有时会导致幼螺死亡,应注意插秧耙耕和耙草时,田埂边沟和坑与田间要以泥埂分隔,防止泥水进入坑中。④敌害:主要有鸭、水鸟和老鼠,尤其要特别防止鸭进入田中。⑤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不宜混养:稻田不宜放养青、鲤、罗非和鲫等鱼类,因为它们也吃食田螺。
4.防逃巡视。早晚各一次巡视,检查田里有无漏水,进出水口是否满水的田埂逃逸,常刷洗栅栏以利滤水,要经常检查拦栅是否破损,暴雨天要注意疏通排水口,防止田水过满甚至田埂倒塌。
5.过冬管理。入冬前要培育田螺体质健壮,入冬后将水加深到30㎝以上保温,还可在田中投放一些稻草,让田螺在草下越冬。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仍需保持水深10~15cm。一般每3~4天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五、养殖效果与效益分析
1.产量与产值:本试验为调节养殖水体田螺密度,始终保持合理载螺量,促进螺类生长。从2016年6月中旬端午节开始陆续少量捕获10g以上商品螺上市,至12月底共捕田螺1190kg,折亩产238kg,优质单晚干稻谷实割4550kg,折亩产910kg,5亩试验田收获田螺产值19040元、稻谷产值6825元,两项合计收入25865元。
2.投入:饲养1年投入螺种4640元、饲料3900元、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1850元,合计10390元。
3.效益:田螺产值19040元、亩产238kg、亩产值3808元。稻谷产值6825元,亩产910kg、亩产值1365元。两项合计收入25865元、亩产值5173元。减投入成本费用10390元,纯利15475元、亩纯利3095元。
六、讨论与小结
1.稻田养殖田螺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人多地少,发挥水稻综合效益的好举措,当前有利于农村精准扶贫,脱贫致富。
2.稻田养殖田螺,也可以改变水稻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稻生长和田螺养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处理好养螺与水稻种植的矛盾。田螺除了利用水稻的肥料外,田螺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肥料,相互促进。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的常规水稻耕作。
3.稻田养殖田螺模式生产出的稻谷和田螺都是人们喜爱的绿色环保的食品。在当前提倡低碳环保的时代,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的螺类和稻谷。同时又最大化地提高了收益,是当前值得应用和推广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