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石斑鱼养成技术及养殖效益分析

时间 : 2024-11-23 投稿人 : 北城旧街 点击 :

石斑鱼养成技术及养殖效益分析

石斑鱼最新养成技术总结及养殖效益分析

石斑鱼养殖因其利润空间大成为养殖热门品种,但养殖技术要求较高,饵料、管理与病害防治都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养殖模式简介

石斑鱼养殖模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近年来海南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出现了第三种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

网箱养殖石斑鱼,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在石斑鱼养殖中占据主要位置。网箱根据规格、设置位置不同又为分近岸网箱和深水网箱养殖两种。近岸网箱由于养殖海区的时间较长,水交换能力较差,整个宜养海域底质、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相当厉害,并且因为水质的不可控造成目前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近岸网箱养殖效益和数量都在逐年下降。深水网箱一般设置于离岸较远的海区,水交换能力强,水质比较好,病害少。但深水养殖规模大,投资门槛很高,目前宜养品种不多,仅局限金鲳、海鲡等少数品种,石斑鱼仍在试养阶段,很多相关配套技术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摸索。

石斑鱼池塘养殖是在2000年后开始增多,池塘放养密度较低,一般亩产400-1000公斤。因为池塘是相对封闭的水体,对病虫害防治的用药效果较网箱养殖好得多。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经济条件,灵活选择养殖面积和数量。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导致开垦了大量的新塘,但是由于虾产量供过于求及病害的严重影响,养虾业风险增加和利润下降,现在很多虾塘被养殖户改养经济效益更高的石斑鱼。池塘养殖石斑鱼是目前我国主要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殖,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而且不受天气和海域变化影响,水质水温可以严格监控,病虫害的防治非常方便,是一种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化养殖模式。从养殖角度来讲,此模式是最可控亦最有发展前景的模式。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确保石斑鱼整个养殖健康,不受药物残留污染,且能够按计划定时定量满足市场,只有工厂化养殖才能做到。但由于资金投入动辄数百万,对硬件要求很高,目前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及少数人在作小范围的试养。

二、放养及套养技术 

石斑鱼海水网箱养殖放养密度控制在10公斤/立方水体,池塘放养应控制在亩水体容量400-1000公斤,工厂化养殖密度控制25-50公斤/立方水体。池塘养成,可套养5%左右的黄鳍鲷或花尾胡椒鲷等抢食性较强的名贵经济鱼类,亦可以套养5%左右的较石斑鱼小一规格的罗非鱼,既可促进石斑鱼的抢食程度,又可作石斑鱼的活饲料。另外,每个月均可套养一定数量的小规格虾苗,一般池塘以1万尾1公分规格为宜。这样可以通过小虾苗摄食车轮虫等原生动物,间接控制池塘里会引起石斑鱼发病的原生动物数量,同时在卖鱼时可收获一定数量的大规格对虾,既可防虫,又可增加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三、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的饲料主要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亦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商品化的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属慢沉料,营养价值比冰鲜鱼更均衡,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最好的投饵方式是,鱼苗期先喂鱼糜,逐渐驯化人工配合饲料,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比例,直到完全使用配合饲料。若是单喂冰鲜小杂鱼,需要额外添加多维、多矿,否则容易出现溃疡、出血等弧菌疾病。另外,有一定规模养殖场可考虑软颗粒全价料,做一次可以暂存一至两天的投喂量。软颗粒饲料适口性好,方便按实际需要添加鱼油、其他营养剂和药物等,保证营养均衡,提高饲料利用率。

投饵技术对石斑鱼养成效果影响较大。石斑鱼不吃沉底的食物,投喂时必须注意。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24小时。投饵与否及投饲量主要考虑水温及其变化情况。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抢食厉害多投,抢食差,少投或不投。每次投喂时,应分批缓慢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水体,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投饵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成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良好。

四、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

石斑鱼养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除了饲料及投饲技术外,种苗质量、定期筛分、疾病的有效防治技术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选好种苗

石斑鱼养殖的颈瓶主要是种苗(种苗来源不稳定及种苗质量的参差不齐),保证种苗质量是搞好养殖的首要环节。目前,养殖种苗来源一是天然海区捕捞或诱钓的野生苗,二是人工繁育苗。野生苗规格参差不齐,可能携带多种病原,野性太强,人工圈养成活率较低,不适合规模养殖。人工苗规格比较整齐,适合人工圈养。做好育苗阶段的苗种营养强化培育关键环节,可降低次苗、残苗的比例,获得较多的优质石斑鱼苗,为石斑鱼的规模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定期筛分

石斑鱼自相残食现象非常严重,多年来各地方总结经验证明,没有定期筛分养殖的成活率相当低,几乎全部亏损。因此,必须定期筛分,保持同一水体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8公分前,5-7天要筛一次;8-15公分的,7-10天筛一次;15公分以上的试规格悬殊情况作出筛分。筛分目的只有一个,让同规格的鱼长在一块,避免大吃小。

3、疾病防治

石斑鱼的病害跟其它鱼类相似,亦是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三大类。宏观上讲,预防病害的最佳方法,一是选择近几年没有或较少石斑鱼养殖的水域养殖,二是将养殖海水盐度逐渐淡化到6-8‰(出售前一个月,再逐渐将盐度提高到正常值,不影响肉质)。若能做到这两点,正常情况下三年内寄生虫发病率较其他地方可减少80%以上,病毒病及细菌病可减少50%以上。

对于病毒病,主要从亲本上检验控制,挑选无特定病原鱼做亲本。

对细菌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定期消毒调水,加强营养预防等方式,保证鱼饲料的新鲜、无质变、营养均衡,这样可以保证鱼机体生猛,抗病抗应激能力强,细菌无机可乘。针对南海区域较常见的海水鱼弧菌病,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正在进行疫苗开发,实验室及小规模试用效果较好,保护率在50-80%,溃疡、烂身、出血、肠炎、腹水、胀气等症状较多出现的养殖区域可选择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二联灭活疫苗进行浸泡或肌肉注射。

石斑鱼常见寄生虫是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平时要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通过使用生物渔肥、水质改良剂等药物进行水质的调节,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条件下,寄生虫一般不会出现。水质消瘦,透明度高于40公分以上,粘稠度较大的水体易发寄生虫。可以选择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外用驱杀车轮虫、斜管虫,可以选择青蒿末内服来驱杀小瓜虫等。

五、养殖品种及效益分析

石斑鱼的自然生长期,在浙闽沿海为5-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为4-11月,海南为3-12月。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华南沿海区域均适宜此鱼养成。 

石斑鱼品种众多,人工养殖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熟悉程度和市场需求等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养殖较多的青石斑、龙趸、芝麻斑,还有部分名贵品种如老鼠斑等。

相关文章

  • 乌贼养殖要强化水质管理
    乌贼养殖要强化水质管理

    在受精卵培育过程中,前期换水量每天1次即可。但每天必须吸底排掉污染物,并随时撤掉腐烂的树枝和网衣。水温应尽可能保持与自然海区获卵区水温 (18℃~19℃)相适应,随着自然气温的升高,水温也可缓慢上升。但回升速度不宜太快,一般2d内水温回升不能超过1℃,若回升速度太快,可通过地下海水调节和控制,当水温回升至23℃时实行恒...

    1906 乌贼 渔业科普 乌贼饲养管理
  • 煮海参的水能喝吗
    煮海参的水能喝吗

    海参是补品那么它煮的汤应该也很有营养价值。其实不然,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下煮海参水的弊端:因为在泡发过程中,有很多杂质被沉淀下来了。。虽然海参是对人体非常好的东西 但是干海参的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防腐剂类,所以对人体不好而且海参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会逐渐损失一部分营养。海参刚捞上时,海参在海水成长时就有寄生虫在海参内,必须经...

    1483 渔业养殖技术 海参 海参行业资讯
  • 扇贝养殖--海田里播种希望
    扇贝养殖--海田里播种希望

    眼下,我市扇贝的收获期刚刚结束。辛苦了一年的扇贝养殖户们终于可以喘口气,踏实地休息了。12月17日,记者走进北戴河新区留守营管理处水沿庄村扇贝养殖大户刘吉春的家,阵阵海腥味儿迎面扑来。在这个干净的农家院落里,最显眼的还是堆放在墙角的足有两层楼高的扇贝笼,它们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暗青色的光。“今年海水水质...

    1104 海水养殖禁忌 扇贝 扇贝行业资讯
  • 鲍鱼养殖的敌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鲍鱼养殖的敌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鲍鱼养殖的敌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敌害生物 寄生性的敌害生物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的才女虫可寄生于鲍壳的内部,时间长了则会造成壳层疏松或者穿孔,影响鲍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可导致死亡。还有一些褶牡蛎、藤壶、柄海鞘、贻贝、筒螅等生物可附着在鲍的贝壳上或附着在养殖笼上,严重时可导致鲍的死亡。对此危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可在养鲍...

    840 渔业养殖前景 鲍鱼 鲍鱼饲养管理
  • 鳊鱼的形态特征
    鳊鱼的形态特征

    鳊鱼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厘米,为体高的2.2—2.8倍。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腹部银白;体侧鳞片基部灰白色,边缘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体侧扁而高,呈菱形。头较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口小,前位,口裂广弧形。上下颌角质不发达。背鳍具硬刺,刺短于头长;胸鳍较短,达到...

    2197 渔业养殖价值 鳊鱼 鳊鱼综合
  • 中华鲟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
    中华鲟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

    1、中华鲟车轮虫病的病症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2、中华鲟车轮虫病的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以上就是中华鲟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的...

    2230 淡水养殖教程 中华鲟 中华鲟行业资讯
  • 鲻鱼的营养
    鲻鱼的营养

    鲻鱼属鲻形目鲻科鱼类,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我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及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咸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鲻(俗称乌头鲻、青鲻)、梭鱼...

    915 海水养殖禁忌 鲻鱼 鲻鱼食物营养
  • 对虾养殖虾池结构的建设
    对虾养殖虾池结构的建设

    1.形状:养虾池以长方形为宜,东西长、南北宽,长宽之比在(4~6):1左右,根据地形和虾池规格及虾场整体布局,宽度一般为40~60米。2.面积:虾池面积小,水环境不易稳定,面积大有利于增加池水的溶解氧,而且还能保持水质的稳定,但面积过大也不利于生产作业和管理。因此,一般单养虾塘以3~5亩为宜,而以虾为主的虾鱼混养塘则以...

    783 海水养殖技术 虾疾病防治
  • 基围虾的加工
    基围虾的加工

    基围虾相关知识: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虾中含有的镁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并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制作沙律棒棒虾的食材:鲜基围虾10只,竹签子10根,生菜叶丝200克,沙律酱150克,鸡蛋液100克,面粉3...

    1763 淡水养殖技术 基围虾 基围虾综合
  • 我们如何正确地进行池塘底质管理?
    我们如何正确地进行池塘底质管理?

    养鱼先养水”大家都知道,鲜有人知后面的“培藻是基础,养底是关键”,我们如何正确地进行池塘底质管理?【养殖池塘底质该如何去管理?】选择正确的改底产品是第一步,改底的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目前市场上最新的技术是安全高效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 过硫酸氢钾被称为第五代消毒剂,绿色安全...

    346 海水养殖教学
  • 鳗鱼主要吃什么?
    鳗鱼主要吃什么?

    鳗鱼主要在夜间摄食,成体主食动物饵料,白仔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鳗鱼是一种广盐性、肉食性鱼类。自然界鳗苗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长大后主要摄食小虾、小蟹、水生昆虫、螺、蚬、蚯蚓等,也捕食小鱼和高等植物的碎屑。鳗鱼是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虾、蟹、螺、蚬、蚌、轮虫、水生昆虫及陆生动物的尸体等。人工饲养所喂的配...

    1162 海水养殖技术 鳗鱼 鳗鱼食物营养
  • 日本开发鳗鱼风味可乐
    日本开发鳗鱼风味可乐

    7月3日,日媒报道,日本静冈县木村饮料公司开发了鳗鱼味可乐,于21日上市。该鳗鱼味可乐是可乐味碳酸饮料中添加剂了鳗鱼提取液,喝了之后能感觉到烤鳗鱼香。同时为了体现烤鳗鱼色泽,使用了焦糖色。一瓶240毫升的参考价格为200日元左右。...

    1331 淡水养殖技巧 鳗鱼 鳗鱼行业资讯
  • 牡蛎体内藏病毒还能吃吗?
    牡蛎体内藏病毒还能吃吗?

    对于喜欢牡蛎的吃货们来说,这真是个不幸的消息:原来牡蛎们有一项本事,它们身上养着诺瓦克病毒,等你吃它们的时候就放大招,直捣你的肠胃。这项研究结果被发表在AEM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牡蛎体内藏有诺瓦克病毒,在对其做基因分析时也发现,这种病毒的爆发就发生在产牡蛎的沿海地区。这项研究的作者,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王永杰教授在一次...

    2260 淡水养殖妙招 牡蛎 牡蛎行业资讯
  • 基围虾丝状细菌病的防治
    基围虾丝状细菌病的防治

    (1)基围虾丝状细菌病的病原病原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以及硫丝菌(TAiothrix)和屈挠折菌(Flexibacter)等。亮发菌为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末端稍细,长度5~500微米以上。以分生孢子法繁殖,发育为新生菌体。 (2)基围虾丝状细菌病的症状受严重侵害的病虾,头胸甲鳃部变为黑褐色...

    1413 淡水养殖 基围虾 基围虾疾病防治
  • 提高蟹种运输事项
    提高蟹种运输事项

    1.精心挑选附肢健全,体质健壮的优质蟹种,体质不佳或断肢、残肢的蟹种要剔除。2.蟹种起捕最好在第一次蜕壳前5天以上,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能迟于3月底。3.蟹种起捕的水温应稳定在3℃以上,温度过低不易快速起捕(防止过急操作引起受伤)。同时蟹种起捕应轻取轻捕,避免操作过大引起蟹种受伤。4.蟹种起捕前一天需停食或少投,大量起捕前...

    1774 淡水养殖手册 螃蟹 螃蟹行业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