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养鱼模式,对于新手来说,首要任务是建设好鱼塘并准备好种苗。随后,需要关注鱼塘内部设施的安排、鱼塘施肥、鱼的科学饲喂、增氧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以确保鱼的健康成长并获得良好的收益。
一、池塘养鱼设施的安排
撇洪沟:位于山岗、丘陵或平原地区的池塘,通常依赖周围集雨面积的雨水汇注。在多雨季节,大量雨水注入池塘可能导致水质混浊。因此,建议在池塘来水的一方加高塘堤,并挖设撇洪沟,以便将多余的水撇开,保持水质清晰。
进水设备:以江河、湖泊、水库或溪流为水源的池塘,应安装进水管和过滤网。进水管可以用水泥管、陶瓷管等制作,并应安装在塘堤上,使水跌灌进塘,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吸收更多的氧气。同时,引入池塘的水应经过简易过滤,以防止害鱼、非养殖小杂鱼、枝叶杂物等进入池塘。
排水设备:为了控制水位、农田灌溉或干塘清整,池塘都应有排水设备。适用于池塘的排水管有溢流式、虹吸式和升降式等多种式样。无论采用哪种排水设备,都要安装防止鱼类逃跑的拦鱼栅。
二、鱼塘施肥方法
有机肥料:基肥要施足,一般放养前至3月份的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有机肥料在池塘中逐渐分解,肥效稳定,不易引起水质突变。追肥要少量多次,选择晴天进行,避免在闷热天气施肥。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后再使用。
无机磷肥:磷肥应先溶于水以充分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点至10点喷洒于池塘内。在5月至9月期间,每隔15天左右喷洒一次,使池水的磷肥浓度达到适宜水平。喷洒后不能搅动池水,以延长水溶性磷肥在水中悬浮的时间,利用率。
三、池塘养鱼的饲喂方法
准确掌握饲料投喂量是养鱼成功的关键。既要鱼能够吃饱吃好,又要避免饲料浪费。可以根据鱼的净增重倍数和饲料系数来计算年投喂量、月投喂量和日投喂量。同时,也可以根据鱼存塘数或观察鱼摄食情况来确定日投喂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确定适投喂量。
四、鱼塘生态增氧方法
科学确定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源灌排、饵料及养殖技术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同时,要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过量的浮游生物来保持水质清新。
合理配套禽畜养殖:在池塘附近适当配套饲养生猪或鸭等禽畜,其残饵和粪便可以为鱼类提供部分饵料,并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水体溶氧量。
适当种植水生植物:在池塘中适当种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过量的氨、氮等无机盐养分,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助于调节水质和增加溶氧量。
适时开动增氧机械: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可以将表层富含溶氧的水翻滚到底层,使池水溶氧量均匀平衡。同时,经常泼洒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也是预防水质缺氧的措施之一。
及时清淤消毒:每年放养前应进行清淤消毒工作,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有害物质清除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可以改善底质和水质条件,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
五、定时巡塘与疾病防控
成鱼塘每天应早、中、晚巡视三次以上。通过观察池鱼的活动情况、吃食情况以及水质变化等来判断池塘状况是否正常。在酷暑季节或天气突变时还应增加夜间巡视次数以防止浮头泛池等意外情况发生。同时要做好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确保鱼类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