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谚说“养鱼不生瘟,富的会发昏”。现在的高密度养殖,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体污物多,鱼类难免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它与草鱼出血病、花白鲢、鲂、鲫暴发性出血症严重危害养殖鱼类,它们有着相似地方面,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症状不同,病理不同,防治方法更不同,现将初浅体会汇报如下,请同仁们指导: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
1、主要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突然、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鱼体没有异常,但一旦拉网、捕捞、运输时鱼体则表现为非常敏感,极度不安,跳动剧烈,在几十秒到几内鱼体腹部、头部、嘴角、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就显著充血发红和出血,严重者鳃丝出血严重,有大量的鲜血从鳃盖下涌出而染红水体。病鱼特别不耐长途运输,大部分在运输过程中死亡,即使未死亡者,也表现为生命垂危,全身变为桃红色,鱼体发硬,终死亡或失去商品价值。病鱼体表粘液分泌减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体表有浮肿感;肛门轻度红肿,肠道轻度充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淤血肿大,呈紫黑色;心脏轻度扩大,颜色变淡;腹腔内积有多少不等的淡黄色腹水。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2、发病特点
(1)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发病严重;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28-32℃发病严重,20℃以下很少发生;发生应激性出血的鱼在水温逐渐的情况下,其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2)养殖鱼均可发生,鲤鱼、草鱼、鲫鱼、鲂鱼、花白鲢。从鱼种到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但一般成鱼发生率高。
(3)此病多发生在以投喂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含量高的饲料为主的养殖中,且在有应激因子刺激下发病,如鱼的分池、转池、转箱及销售时的捕捞和长途运输等。
(4)此病多见于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中,而密度较稀、饲料品质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养殖条件下很少发生。尤其是超量投喂添加了喹乙醇的饲料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会更加严重。
(5)同一地区的鱼塘或同一水体的网箱中,投喂几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饲料,或投喂同一厂家的饲料,只有一部分鱼发病,而另一些却不发病。
(6)发病鱼普遍比不患病的鱼长得快,即使在同一发病鱼池或网箱中,长得较快、体态肥大的鱼患病严重,而个体瘦小的鱼患病较轻,甚至不患病。
(7)对病鱼使用抗菌素治疗或效果很差;使用维生素C、E等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
(8)发病突然。在发病前鱼体无异常现象,而当鱼在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时,往往在几、十几或几十内即出现症状,并且很快死亡,表现鱼的抗应激能力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