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我县的深入实施,广大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许多养殖户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偿试和探索,产生许多诸如示范户李和春事例的成功养殖典范。李和春,男,57岁,初小文化,在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驼头村永兆圩内养殖面积60亩,2007年放养蟹种20000只,草鱼春片3000尾,鲢鳙种300公斤,套养青虾230公斤和鳜鱼种1200尾。全年销售总计收入365000元,其中收入310000元,青虾收入30000元,其它鱼类收入25000元;全年生产成本150500元,亩成本2510元,其中蟹种款24000元,承包费18000元,螺蛳25000元、小鱼和颗粒料等58000元,虾苗和鱼种支出9500元、柴油电力费5000元、鱼药、微生物调节剂7000元,其他开支4000元。养殖毛利2145000元,亩利3575元。李和春的养殖成功,我觉得与他在成蟹养殖前期就开始加强水质管理是分不开的。
通过多年来的科技宣传和实践探索,水质重要性已为广大养殖户所认识,良好的水体环境可以减少或杜绝病害的发生和促进河蟹的健康生长,但有部分养殖户往往忽视养殖前期水质的管理,重视7、8月高温期间水质的调节和底质的改良,事实上养殖前期水质的好坏也是养殖成功的重要一环。在养殖前期,许多养殖户认为只要水质清澈就行了,忽略了保持水体肥度的重要性。事实上,进入3、4月,水温逐渐上升,水草发芽生长,螺蛳育肥繁殖都要消耗大量的养料,容易造成池水清澈见底。水体清瘦,水中浮游生物少,而他们却是水中溶氧的主要合成者,水体溶氧的90%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溶氧不足,势必会影响螃蟹摄食和生长,出现螃蟹第一次脱壳不遂现象。另外,池中丰富的浮游动物也是蟹种和青虾苗的天然饵料,它们的营养作用往往是人工饲料难以替代的。在这一方面,李和春做得比较好,他始终保持了养殖水体的“肥、嫩、爽”,养殖前期也不例外,而这恰是奠定他养殖成功的基础。
保持成蟹养殖水体“肥、嫩、爽”,可以采用施肥和换水相结合的办法。年初加水后可以一次性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但起效慢;初春时可以加注新水和施用水产专用复合肥,当然也可用泼洒豆浆的办法,施用时少量多次,以保持水体肥度,为虾、蟹生长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