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用途
推动恢复对虾生产,池塘清理、净化水质、组织虾苗供应等应对
技术措施。
2、技术措施
1)、已经发生死虾的池塘,要尽快排干池塘水,清除死虾和淤泥,暴晒和修整养殖池塘,做养殖前准备,恢复生产。清理的死虾要运到远离养殖区域深埋,避免病原传播和污染。
2)、存留有对虾继续养殖的池塘,要详细检查,视对虾损害程度作采取如下措施:
(1)存池对虾大部分表现为体质较弱,甚至大规模出现红体、白斑症状和肌肉白浊等现象的,可考虑放弃养殖,按照1的做法清理整治。
(2)对虾损害不严重的池塘可以保留养殖。但要注意如下措施:
A、对于养殖池塘受雨水冲刷受损的应及时加固,避免后续养殖过程中出现渗水或决堤的情况发生;
B、暴雨期间降水量较大,积留在池塘中的淡水较多,有条件的考虑将留存在养殖水体上层的淡水引出池塘外,避免养殖水体盐度大幅变化;
C、防止地面积水大量流入池塘中,引起养殖水体pH大幅变化或带入大量诱发对虾发病的病源,可适量使用生石灰调节池塘水质。
D、使用光合细菌、乳酸菌等不耗氧的有益菌和其他养殖环境调控剂净化水质,培育和养护良好的浮游微藻藻相,促进菌藻协同,提高水体溶氧含量,降低氨氮、亚硝酸氮浓度,保持良好水体环境;
E、谨慎进行水体消毒,以免使对虾应激;
F、提高增氧机的开动时间,促进水体的上下或环池流动,同时还可提高水体中的溶氧含量;
G、对虾恢复摄食饲料以后,宜逐渐加量,并适量填加喂维生素C、中草药、免疫多糖、免疫蛋白等营养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抗应激、恢复活力的能力;
H、严格安全用药,控制质量安全。
3)、尽快组织繁育场调剂虾苗培育工作,要严格把好亲本、繁育、培苗等环节,为养殖户提供健康苗种。
4)、注意水环境调控和虾苗营养免疫调控结合,通过环境优化和对虾体制强化防控养殖病害的发生,在养殖管理环节严格控制诱发病害发生的。
3、技术来源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