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鳅泥的价值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泥鳅鲜肉中含有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烟酸5毫克,可供热量174千卡。日本人把泥鳅当作高级营养补品,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由于农药、化肥及工业废水等污染河渠沟田等泥鳅生息场所,使天然的泥鳅产量大为减少;再加上捕捉过度,泥鳅的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积极开展泥鳅养殖也就成为当前一项倍受重视的工作。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和饲养,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大,所以在农村发展泥鳅养殖是生产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
二、泥鳅种类及生活习性
从我们近年来采集的标本来看,被人们称为泥鳅的鱼并不是一种泥鳅,它包括了十分相似的两种鱼,即泥鳅(Misgurnusanguillcaudatus)和大鳞副泥醺(Paramisgurnus dabryanus或Misguruns mizolepis),泥鳅分布在我国辽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越南、朝鲜和日本;大鳞副泥鳅仅分布在长江、淮河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和浙江、台湾等省。从外形上怎样区分呢?第一,泥鳅身体细长,尾柄皮褶棱不甚发达;大鳞副泥鳅体较粗短,尾柄皮褶棱特别发达。第二,泥鳅的口须较短,末端后伸仅达或稍超过眼后缘;大鳞副泥脚的口角须很长,远远超过眼后缘而接近或超过前鳃盖骨后缘。第三,泥鳅的鳞片小,侧线鳞(这里指沿鳅体某侧中线的纵列鳞)多于130枚;大鳞副泥鳅的鳞片较大,少于110枚。
泥鳅栖息在河流、湖沼、塘堰、稻田和沟渠等处,更多见于浅水地带。泥鳅生活最适水温是20—30℃,冬季水温5—6℃以下时,夏季34—35℃时,或天旱水干部会潜入泥中,深10—30厘米处进行“休眠”,度过不良环境。
泥鳅杂食,幼苗主要以动物性饵料(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为主,以后就逐渐向杂食性转变。水温在15℃以上时开始摄食旺盛,300℃上时食欲减退,以25—27℃为最盛。平时夜间摄食,生殖期白天也摄食,而且含量增大。泥鳅生长比起家鱼来是较慢的,但是养的数量相对较高。
三、泥鳅的繁殖和亲鱼的雌雄鉴别
体长6厘米1冬龄的雄鱼即能成熟排精,雌鱼一般2冬龄才能产卵。生殖期为4—8月,以5—6月最盛。最适产卵水温为25—26℃,但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产孵。生殖时雄鱼追逐雌鱼,当雄鱼的身体卷由于雌体生殖孔附近时,即可刺激雌鱼排卵,同时雄鱼射精。这种动作反复多次,历时随水温不同而长短不一。
泥鳅的卵稍带粘性,产出后能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所以人工繁殖泥鳅时,要在产卵池内放上水草棘或棕榈片(称为人工鱼巢)。从受精卵到孵化出鱼苗,所需时间也与水温密切相关,如26℃时需20—25小时,21℃时则需36—41小时。养泥鳅首先得会生产鱼苗,识别亲鱼雌雄。笔者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看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间的距离是胸鳍长的倍数。雄鱼一般小于3;雌鱼接近或大于4。另外,雄鱼的胸鳍不仅长,而且末端尖,在第二鳍条基部生有一段薄骨片,雌鱼胸鳍末端园,鳍条基部无骨片。在生殖期,还可以看腹部膨大的程度,看在体侧有否自背鳍下开始向尾延伸的肉质凸起,看腹鳍上方体臂上有否白色园斑。雌鱼,腹部膨大明显,无肉质凸起,具白斑(初次产卵前没有,刚产过卵的表面毛糙,时间长了表面平滑)。雄鱼,腹部不太膨大,具肉质凸起,无白斑。
四、泥鳅苗种的来源
泥鳅的苗种不象青、草、鲢、鳙等由鱼苗场生产供应,必须靠自己来解决。捕捉收集天然苗种,然后放到专门池塘饲养,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宜提倡。必须走人工繁殖的道路。
人工繁殖泥鳅苗简单易行,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经催产自然产卵繁殖。就是把按一定标准选择的亲鱼(有雌有雄)放入产卵池内,放上人工鱼巢,只要水温适宣,便不久可见鱼巢上粘满卵粒。然后将鱼巢轻轻捞起,放到孵化池内孵化,即可孵化出鱼苗。孵出3天左右,待卵黄吸收完能自由游动并开始摄食时,便可收集起来转移到鱼苗培育池中饲养。一种是进行催产,人工授精或自然产卵繁殖。
所谓催产就是向成熟的亲鱼体内注射催产剂,促使亲鱼发情产卵的过程。催产剂目前常用的有:鲤鲫脑垂体(可以自己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简称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简称类似物)以及新近研制成功的“高效鱼类催产合剂(RES+LRH-A,简称合剂)。
配制一定剂量的催产剂注射到选择好的亲鱼体内,经一段时间(称效应时间)便会发清和产卵。亲鱼自行产在备好的鱼巢上,这叫自然产卵。若约计到了效应时间把鱼捕起,人工将卵子和精液挤出来混和在一个器皿内,令其受精,混和后立即撒到鱼巢上,即可孵化。孵比出的鱼苗处理与不经催产自然产卵繁殖的鱼苗相同。
五、泥鳅人工繁殖要点
人工繁殖泥鳅鱼苗,首先必须选择亲鱼。亲鱼个体要大,雌鳅最好选择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40—50克肚大腹园的个体;雄鳅10厘米以上20克左右的个体。
要特别注意把两种泥鳅分开,不能混在一起繁殖。因为种之间是不育的,免强人工杂交,往往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
分辨了种类,还要将同种泥鳅的雌雄分开暂养。待水温达到20℃以上时,便可开始催产。每尾雌鱼的注射剂量分别是:0.5公斤重鲤鱼垂体1个,或鲫鱼垂体2个,或激素800国际单位,或类似物20—30微克。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制,使药液0.2毫升内含有上述的剂量,雄性减半,即注射0.1毫升。经验证明,注射时采用1—2毫升的注射器,5号针头,用纱布将鳅体包住,背部肌肉一次注射,并注意注射器与鱼体呈30度的角度进针,效果很好。若将针头磨成3毫米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催产时还应注意雌雄比例,雌:雄为1∶2较好。注射后放进清理好并设有人工鱼巢的产卵池内,效应时间一到便可产卵。产完卵后就可将粘满鱼卵的鱼巢转移到专池孵了。不能继续与亲鳅放在一起,泥鳅要吃掉鱼卵。在适宜的水温下,效应时间、产卵时间、孵比时间部随水温升高而缩短;受精率和孵化率都随水温升高而提高(如表1所示)。这些数据可供参考。
六、泥鳅的饲养
从鱼苗到成鱼的整个饲养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鱼苗阶段(从开食到3—4厘米)、鱼种阶段(从3—4厘米到10厘米左右)和成鱼阶段(从10厘米左右到20厘米左右)。饲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要养出成效主要决定于鳅池结构、水温、水质、饲料以及放养密度诸因素。
泥鳅鱼苗培育池最好是用面积为50—60平方米的水泥池。池深1米左右,铺泥土20厘米,鱼苗下池前半月,暴晒4—5天,并施放少量粪肥,灌水20—30厘米,用5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待水色变绿,药性消失,即可投放鱼苗。静水池放4—5万尾;半流水放10万尾。同一培育池内,最好放同批孵化的鳅苗,若规格悬殊太大,会造成大鱼吃小鱼。
在此期间,注意勤施肥(化肥或有机肥)保持水质具一定肥变(也就是培养出象轮虫、水蚤等泥鳅的天然饵料),还要辅以投饵(粉状糠、麸之类),大约一月后鱼苗可长到3—4厘米长。
鱼种阶段,池子面积可适当大一些,水深一些,投放密度大体为每平方米50尾,有流水条件的还可以加大。平时除施肥培养水质外,还要投喂人工饲料,包括米糠、麸皮、鱼粉、蚕蛹等。投饲量5—6月份为泥鳅体重的4%,7—8月份加大到8—10%,9—10月份可再降到4%。到10月份一般都长到10—20克重,大的可以出售,小的可以越冬后以鱼种养成成鱼
据有关资料介绍,4厘米左右的鱼苗经三个月的饲养能长成10厘米11克的泥鳅鱼种,每亩产量为125公斤。据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南省邵阳市郊区蔬菜畜牧水产局1933年试验,池塘单养120天,亩产成鳅340—435公斤;稻田养鳅130天,亩产37—60公斤。
七、越冬与成鱼饲养
当水温降到5—6℃以下时,泥鳅就要钻入泥层中越冬。自然越冬的坑塘,可将泥鳅种适当集中在少数塘内,密度可以高出常规放养密度的2—3倍。越冬池应选择背风向阳,蓄水深一些的池塘,以利保温。越冬期间,还可在池塘四角盖加适量猪、牛粪,这样既可以肥水,又可以发酵增温,有利泥鳅越冬。
泥鳅越冬,有的地方采用越冬箱的办法。箱长1米,宽0.3米,高0.2米。装箱时,箱内先铺少量软泥,然后层鳅层泥装好,每层泥鳅重2公斤左右,装满后钉好箱盖,沉入水底。
第二年3月份,当水温达6℃以上时,即可将箱内的泥鳅移入成鱼池饲养。放养密度为150—200公斤。放养前仍然需要清塘、施肥培养水质。水面上还可以养些水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一方面可以为泥鳅遮荫,同时泥鳅也能摄食部分嫩芽和腐叶。加强投饵,保持水质肥中带爽(靠不断冲注新水或换水)。
待泥鳅长到15—20克重时,便可捕捞出售。一般每隔二个月放干水起捕一次,每次不宜捕捞过多,捕大留小,然后灌水继续饲养。据说一年内一亩池塘可出泥鳅1000公斤左右。此外还有稻田养殖法。选择天旱不干,大雨不淹,土壤保水性能好的小型田块,将田埂夯实,安好排注水口的栏鱼设备,并在出水口附近及田间挖几个鱼溜(深30—50厘米,面积3平方米)作为泥鳅的隐避场所动放水捕鱼之用。当早、中稻插秧后,每亩放养泥鳅二万尾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