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老鸡开始换羽,新鸡开产,是调整鸡群,选择种鸡的季节,应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调整、鉴定等。为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应根据鸡的生理变化特征,将低产鸡及时淘汰,留养高产鸡。鉴定优劣鸡的方法如下:1、冠和肉髯正在产蛋的鸡鸡冠和肉髯鲜红,细致温暖,因为其血液循环旺盛。停产的鸡冠和肉髯逐淡萎缩,颜色苍白干燥,触之发凉。2、泄殖腔产蛋鸡的泄殖腔大,呈椭圆形,湿润松驰,呈白色。停产鸡萎缩有皱纹,干燥,多为黄色。3、耻骨产蛋鸡耻骨伸张柔软、开张有弹力,有三至四指宽(称开裆)。停产鸡耻骨端紧硬,距离近,一般只容一至二指,向内弯且硬。4、耻骨与龙骨距离这可表示腹腔的大小。产蛋鸡的距离远,可放下四至五指。停产鸡距离近,仅容二至三指。5、腹部产蛋鸡腹部增大柔软,有弹力。停产鸡腹部紧而硬,皮肤粗糙。6、色素正在产蛋的鸡嘴、腿变为浅黄或白色。因为鸡体内集聚的黄色素供形成卵黄时所用,所以外部表现黄色素的部位变成浅黄色和白色,特别是嘴和腿更加明显。停产的鸡因为体内利用黄色素不多,嘴,腿仍然表现出黄色。7、换羽是鉴定鸡的生产性能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高产鸡羽毛无光泽,污暗干燥,残破不整齐,低产鸡羽毛整齐,有光泽。老鸡秋季换羽,因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一般在换羽时都停产。个别高产的鸡边换羽边产卵,而且新羽出齐的时间拖得较长。高产鸡换羽晚而长得快,新羽长齐后又继续产蛋。
相关文章
-
最适宜饮用羊奶的人群
专家建议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以及爱美人士多喝羊奶大家都知道羊奶营养价值高,但是哪些人群最适宜饮用羊奶呢?有关专家建议,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以及爱美人士应该多喝羊奶。一、孕妇。孕妇承载着一个健康生命的诞生,所需营养是常人的两倍以上,且对营养成分的要求极高。羊奶中富含的天然钙、磷、钾、镁、锌等矿物质及各种营养成分丰富且天然...
2349 养殖手册 最适宜饮用羊奶的人群 养羊技术 养殖 -
鹌鹑支气管炎的防治法
鹌鹑支气管炎是鹌鹑支气管炎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特点是流泪、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鼻窦发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QBV通过接触及空气传播,火鸡和鸡也可能人工感染,但不是临床症状。鹌鹑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为50%~100%。一、临床症状潜伏期4~7天。病鹑精神委顿,结膜发炎,流泪;...
2799 养殖手册 鹌鹑支气管炎的防治法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青海牛羊畜牧业西繁东育工作推进
近年来,青海互助县紧紧围绕“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这一目标,大力推进“西繁东育”工程。去年,全县实现西繁东育纯收入5496万元,贩运育肥户户均增收1.8万元。今年截止4月底,全县共扶持“西繁东育”牛羊贩运育肥户1854户,贩运育肥牛羊8.87万头只,其中牛2.6万头、羊6.27万只;现存栏牛羊1.86万头只。...
1835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禁忌 养殖饲料管理 -
仔兔睡眠期(出生~12日龄)的饲养管理
1、早吃奶,吃足奶 兔奶营养丰富,又是仔兔初生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直接来源,所以保证初生仔兔早吃奶,吃足奶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初生仔兔能早吃奶,吃足奶,则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如奶汁不足或经常饿奶,仔兔抗病力差,死亡率高。因此,在仔兔出生后6~10小时内,须检查母兔哺乳情况,发现没有吃到奶的仔兔,要及时让...
2039 动物饲养知识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饲料技术 -
梅花鹿同期发情和腹腔镜人工输精技术
一、技术介绍: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对梅花鹿人工授精必须将精液输到子宫内,才能获得可接受的受胎率。由于梅花鹿子宫颈内有多个环状镶嵌的皱褶,使得应用开膣器法输精时输精枪的前端很难通过子宫颈。另外,梅花鹿盆腔口较小,一般技术人员很难进行直肠把握。所以,输精时,很难将精液输到位,因此梅花鹿人...
686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配方 -
如何治疗肉鸡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
随着上市天龄较大的肉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小肠球虫病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造成的损害越来越大,其中以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侵害为主。由于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繁殖率低,发病日龄多在8周龄以后,发病鸡群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死亡率升高。如果继发梭菌感染,则死亡率更高,且病死鸡表现出明显肠毒血症。现将一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肉鸡暴发球虫病并继发...
1203 养殖手册 如何治疗肉鸡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 养鸡技术 养殖 -
仔猪水肿病亚急性型的临床表现
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大多正常。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水肿,其中耳朵水肿最为明显。皮肤发亮,指压有窝,重症猪水肿时上下眼睑仅剩一小缝隙。但65日龄病猪水肿不明显。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左右摇摆,站立不稳,形态如醉,盲目前进或作圆圈运动。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跑。很...
1002 养殖手册 仔猪水肿病亚急性型的临床表现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