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桑蚕饲养生产实用技术

时间 : 03-01 投稿人 : 俗雅无味 点击 :

一、养蚕前的准备工作(1)科学安排养蚕计划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本地的气温状况合理安排养蚕的批次。山东各地一般每年安排养春、夏、中秋和晚秋四季蚕。春蚕约占全年总量的40%,夏秋蚕占60%。就春蚕来讲,一般分两批,前后收蚁相隔一周。第一批量多,约占春蚕总量的85%~90%;第二批量少,占春蚕总量的10%~15%,是第一批春蚕的补充。(2)确定合理的养蚕量和劳力①按叶定种每期养蚕前,要认真对桑园的桑叶进行估产,按照估产的桑叶量确定养蚕的数量,这叫"以叶定种,叶种平衡"。不同的季节、蚕品种及养蚕水平、养蚕的用桑量都有差异。一般春蚕每公斤茧用叶14~15公斤,1盒蚕种应准备800公斤桑叶;秋蚕每公斤茧用叶13~14公斤,1盒蚕种要准备650公斤桑叶。另外,养蚕开始后,要不断注意气候的变化对桑树生长的影响。尤其4龄蚕眠和5龄蚕饷食初,要反复核算产叶量和用桑量,及时调补桑叶余缺。②科学使用劳力一般1名熟练养蚕工人承担的养蚕量是:1龄7~10张,2龄5~7张,3龄4~5张,4龄3张,5龄期采用普通育的1~1.5张,条桑育的2~3张。上述定额1~3龄蚕时自己采桑,4~5龄时应有专人采桑。上蔟劳力再做调整。(3)准备充足的蚕室、蚕具和蚕药①蚕室、蚕具小蚕应采取共育饲养,因此,需准备小蚕共育室、贮桑室、调桑室及消毒池等设施。这里着重讲一下5龄大蚕所需要的蚕室、蚕具数量。根据多年生产经验,1盒蚕种5龄大蚕时最大蚕座面积是45~50平方米。按1盒蚕种所需要的量计算,饲养10盒蚕种需用1.0米×0.8米的蚕匾563~625只、竹竿200根、蚕架8~10只、梯形架32~40个。需有深7.3米、宽4.5米、高3.4米的标准蚕室4~5间。采用大棚蚕台育养蚕,1盒蚕种应有长10米、宽1.1米,共五层的蚕台面积50平方米。蔟室面积为养蚕面积的1.5倍,贮藏室面积可按1盒蚕种3~4平方米准备。②蚕药养蚕农户或单位,要备足养蚕前消毒、蚕期中防病消毒和养蚕结束后"回山"消毒的用药。一般饲养80~100盒蚕种的小蚕共育室,需准备生石灰50~80公斤,漂白粉20~30公斤或防消散8~10公斤。福尔马林15~20公斤或消特灵10包,小蚕防病一号30~50包。另外,还需准备适量的新烟力宝、克红素等。养1盒蚕种的大蚕,需准备生石灰15~20公斤,漂白粉4公斤或防消散2公斤,福尔马林2公斤或消特灵2包,大蚕防病一号2包、氯霉素一盒、灭蚕蝇一盒、新烟力宝3包和适量的克红素。二、养蚕消毒技术"系列消毒法"通过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消毒,全面提高了消毒效果。合适的消毒时间,应在养蚕前7~10天进行。"系列消毒法"消毒要求:蚕室打扫要彻底,蚕具清洗要干净,用药搭配要科学,药剂配置要标准,消毒步骤要合理,药液喷洒要均匀,消毒范围要全面,消毒后管理要抓好。"系列消毒法"消毒可分五步进行:第一步:打扫蚕室,清洗蚕具。第二步:用20%新鲜石灰浆粉刷蚕室、蔟室等墙壁,用2%甲醛加1%~2%石灰浆对蚕具浸渍消毒。第三步:将消毒后的蚕具搬入蚕室,搭好蚕架。对蚕室、贮桑室和蚕具,再用消特灵每袋(主剂125克、辅剂25毫升)加水25公斤或有效氯1%漂白粉喷洒消毒。喷药要由上而下,面面俱到。第四步:用2%甲醛,1%~2%石灰浆浇浸蚕室地面,药液浸透5厘米深,水泥地面要用药液浇刷。第五步:蚕具插入蚕架、封闭蚕室,零星蚕具进行洗刷暴晒或蒸煮消毒后放入蚕室,再用防消散或烟力宝进行熏烟消毒。环境消毒和贮桑室消毒要与第二步、第三步消毒同时进行。(1)石灰浆和漂白粉消毒石灰浆主要对桑蚕病毒性病原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漂白粉澄清液主要对病毒、细菌、真菌及微粒子孢子等病原体有强大的消毒作用。消毒的适用范围:石灰浆消毒适用于蚕室、蔟室、贮桑室、蚕具及养蚕周围环境的消毒;漂白粉澄清液消毒也适用于对上述物品及环境的消毒,但不能用于对棉麻和金属类物品的消毒。消毒用药标准是:用石灰浆对蚕室、蚕具消毒时,石灰浆的浓度是2%,每100平方米用22.5公斤石灰浆浑浊液;用漂白粉澄清液消毒时,漂白粉澄清液的浓度是1%,每100平方米用药液25公斤。配置药液的方法是:配石灰浆药液,需先将生石灰加水粉化,每10公斤生石灰慢慢加水4~5公斤,成石灰粉后过筛。每100公斤水加石灰粉1~2公斤,充分搅拌后即成1%~2%石灰浆;配漂白粉澄清液药液,需先蓝墨滴法黑水定测定漂白粉有效氯含量,计算公式为:漂白粉含氯量(%)=(消耗蓝黑墨水的毫升数/每一滴上清液的毫升数)×100%再按下列公式计算:加水倍数=原有浓度(%)/目的浓度(%)如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25%,要配成1%的漂白粉液,则1公斤漂白粉加水25公斤。配药时,先用少量清水把漂白粉调成糊状,再加入全部清水,充分搅拌后覆盖、静止1~2小时,取其澄清液使用。消毒方法:用石灰浆对蚕室进行喷洒消毒。对蚕具应把蚕具放到石灰浆中浸10分钟,取出后保湿30分钟,最后晒干后使用;用漂白粉澄清液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可采用喷雾器喷雾消毒。喷药后密闭门窗,保持湿润30分钟。消毒必须选用新鲜石灰,用浑浊液。消毒中要不断地进行搅拌,防止石灰沉淀,影响消毒效果;用漂白粉澄清液消毒时,因漂白粉药效不稳定,使用前要先测定有效氯浓度,消毒液要现配现用,喷药要全面均匀,药量要足,不能在日光下消毒。漂白粉对金属、棉麻类物品有腐蚀性。漂白粉应放在低温、干燥、黑暗的地方密闭保存,否则,易失效。(2)福尔马林石灰混合液消毒福尔马林对大多数病原体都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但对细胞质多角体及曲霉菌分生孢子杀灭效果较差。福尔马林加入新鲜石灰后,可提高对细胞质多角体的消毒效果。其适宜对密闭条件较好的蚕室、贮桑室以及放在室内的各种蚕具、蔟具进行消毒。福尔马林与石灰浆混合液使用的浓度是:2%福尔马林、1%~2%石灰浆。每100平方米用药液22.5公斤。药液配制按下列公式计算:加水倍数=[原液浓度(%)~目的浓度(%)]/目的浓度(%)福尔马林原液浓度,一般按照36%计算。即1公斤福尔马林原液加水17公斤,然后按100公斤配好的福尔马林溶液,加石灰粉2公斤,搅拌均匀这就是福尔马林与石灰浆混合液。具体消毒的方法是:对蚕室用喷雾方法消毒,对蚕具可用喷雾或浸渍两种方法消毒。使用福尔马林与石灰浆混合液消毒时应注意:当天配的药,要当天用完。喷药后关闭门窗一昼夜,室内保持24℃温度至少5小时以上。本药具有刺激气味,消毒人员应戴防护面具。福尔马林在高温、低温或强光下会发生聚合,生成白色沉淀甲醛聚合物,使杀菌力下降,消毒效果变差。消毒前如果发现福尔马林有沉淀就不能使用。如果要使用,就应加入少量碱性物质(如纯碱或石灰等)或加热(40~50℃)进行解聚还原,使用时再增加30%的用药量。另外,新烟力宝消毒、蒸气消毒等也是经常采用的消毒方法。

桑蚕饲养生产实用技术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浅谈病鸡尸体剖检技术
    浅谈病鸡尸体剖检技术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病的发生率和种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提高禽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病鸡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通过对鸡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鸡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鸡(死鸡)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574 养殖手册 浅谈病鸡尸体剖检技术 养鸡技术 养殖
  • 河蟹成蟹的捕捞
    河蟹成蟹的捕捞

    成蟹的捕捞时间-般在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蟹的出池规格应在100克/只以上。商品蟹上市前15天应停止使用任何药物。常见的河蟹捕捞方式有地笼捕捞和在每年秋天河蟹性成熟后,开始生殖洄游经常上岸时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进行捕捞。采用地笼捕捞时,先将地笼下到虾塘四周,等待1--2小时左右,将地笼拉起就可以收蟹了,捕起的商品...

    1717 养殖饲料加工 动物饲养技术 养殖饲料禁忌
  • 病羊的简易的识别方法
    病羊的简易的识别方法

    采食和放牧观察健康羊在喂料时争先恐后、食欲旺盛,一处挤不上时马上跑到另一处抢食,采食速度很快。放牧时,挑吃鲜嫩牧草,吃草欢快。病羊食欲不好,舍饲喂料时常不参加采食,并靠羊栏、墙边站立或卧倒。放牧时低头不吃或很少采食,跟在羊群后面,严重时连续几天停止采食。反刍观察健康羊在采食后休息期间反刍和咀嚼持续而有力,正常羊只每分钟...

    902 养殖手册 病羊的简易的识别方法 养羊技术 养殖
  • 鸡瘟的防治方法
    鸡瘟的防治方法

    鸡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疾病。多于春秋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此病潜伏其为3-5天。分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主要症状:体温升高(43-44℃)、闭眼、毛松乱、缩颈、垂翅,步态不稳或转圈;冠黑紫,口流粘液,摇头,打咯,发出“咯、咯”叫声,呼吸困难,拉绿色或黄色粪便;后期腿、翅麻痹,死亡...

    2118 养殖手册 鸡瘟的防治方法 养鸡技术 养殖
  • 蜂毒的生产
    蜂毒的生产

    采集蜂毒有洗蜂毒、薄膜取毒和电取蜂毒等多种方法。水洗方法是将蜜蜂抖入容器,加入乙醚使蜜蜂麻醉排毒,然后用水冲洗。在蜜蜂麻醉时部分蜜蜂常吐出蜂蜜,所采集的蜂毒不纯。薄膜取毒是在装满油的玻璃瓶上蒙上皮膜,夹取蜜蜂向膜上刺蜇,毒液排入油内,蜜蜂死亡。电刺激蜜蜂排毒,质量纯净,剂量准确,对蜜蜂的伤害也比较轻,是普遍采用的方法。...

    1099 养殖手册 蜂毒的生产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獭兔饲养的两个问题
    獭兔饲养的两个问题

    购买《獭兔养殖》VCD光盘请点击这里1、刚断奶的小兔拉明胶状粘液,是因为小兔患了粘液性肠炎,可用链霉素(每公斤体重用5~8万单位)套维生素B1(每次2~4毫升)进行治疗。一天两次,连用三天。关键是第一次用量要加倍。方法是用维生素B1溶解稀释链霉素进行注射。2、獭兔的母兔发情周期为7~14天,每次发情持续1~3天。要准确...

    1137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养殖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 正确保存獭兔皮
    正确保存獭兔皮

    獭兔皮易吸潮、易腐、易变质。经防腐处理,晾干后的干皮,应及时检验皮张,按等级、毛色、大小分别毛对毛,板对板地每10张或50张扎成捆,装入木箱,并喷洒一定量的杀虫剂入库贮存。库房应是通风、干燥、隔热、防潮的地方,如保管不当,一旦回潮、发热、发霉,皮板就会出现白色或绿褐色的醭,局部变色,以致发紫发黑,板质受损坏。库房最适宜...

    1291 养殖手册 正确保存獭兔皮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蜜蜂箱外观察
    蜜蜂箱外观察

    在日常管理中开箱检查是必要的,但次数不宜过多。根据箱外观察,也可以判断蜂群的情况。例如:在外界有蜜源、粉源的情况下,工蜂勤采花粉,说明箱内有卵和幼虫,蜂王产卵旺盛。如果采花粉的工蜂稀少,可能蜂王产卵少,或者失王了。在大的流蜜期,天气晴好时,巢门有大批蜜蜂出入。说明这群蜜蜂是强群,出入稀少的蜂群则是弱群。每天下午3点左右...

    2690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常识 养殖饲料配方
  • 蜜蜂冬防“蜜露”
    蜜蜂冬防“蜜露”

    秋季气温偏高的时期,在蜜源植物秋季流蜜的同时,松树、黄菠萝等树种也大量分泌“蜜露”,混在秋蜜中。“蜜露”不是植物花朵蜜腺的分泌物,而是某些植物的叶腋和枝干分泌的甜汁,颜色深(呈浅褐色),浓度大(达波美42度以上),特别稠,易结晶。“蜜露”灰分大,含糊精等成分,不宜做蜜蜂越冬饲料,如果蜜蜂吃了含有“蜜露”的蜜,会引起消化...

    267 养殖手册 蜜蜂冬防蜜露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雏鹅笼养技术
    雏鹅笼养技术

    自制鹅笼 笼四周用竹木制成,每只笼长3米、宽1-1.2米、高35厘米,底板采用铁丝网或竹片制作,网眼3厘米见方。双层直立式鹅笼上层底板离地面1.2米,下层底板离地面0.6米。上层底板下应装一层承粪板,下层粪便可直接落到地面。如是单层笼,底板离地面1米,粪便直接落下。食槽、饮水槽放在笼外一边。 笼养密度笼养密度随日龄增大...

    2709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方法 养殖饲料禁忌
  • 革胡子鲶鱼高产有招
    革胡子鲶鱼高产有招

    一、池塘选择应选池底淤泥少,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塘基坚固不漏水,无农药污染的池养殖,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2~1.5米左右,PH值为7.5~8。放养鱼种前10天亩用200~300公斤粪肥作基肥,为革胡子鲶鱼培育适口的天然饲料。 二、合理放养,投好饲料清塘后10天放养,每亩放6~7公分鱼种5000~60...

    1716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配方 养殖饲料禁忌
  • 菲律宾海蜥的饲养
    菲律宾海蜥的饲养

    菲律宾海蜥在台湾宠物市场中称为斑帆蜥或帆龙,在几年前就已经有陆续进口,算是一种容易取得的蜥蜴,价钱也不贵,但是因为体型可以长到很大,加上属于半水栖的品种,而且其性情胆小而敏感,容易紧张,所以对于入门者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对于玩家或有空间饲养的朋友来说,斑帆蜥虽然体色普通,但是雄性那种大而高的帆状突起,加上可达一公...

    961 养殖手册 菲律宾海蜥的饲养 蜥蜴养殖技术 养殖
  • 免耕稻田养鱼技术
    免耕稻田养鱼技术

    免耕稻田养鱼就是利用免耕稻田放养一定数量的鱼类,通过一定的人为措施,建立稻鱼共生的生态模式,从而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经济收入。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农业新技术。一、稻田选择一般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保水保肥的稻田,耕作层深的稻田、潜育性稻田、冷浸田、烂泥田以及低洼田也适用,耕作层浅的沙...

    284 养殖手册 免耕稻田养鱼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仔猪为什么要去势
    仔猪为什么要去势

    母仔猪性成熟后每间隔18-25天就要发情一次,持续期为3-4天,多者为一个星期。母猪在发情期内,表现神情不安,食欲减少,影响休息,增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公猪更是如此。去势后的公、母猪则无以上症状,且性情变得安静温顺,食欲好,增长快,肉脂无异味。特别是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肉猪饲养期长,供育肥的公、母仔猪和不留作种用的...

    1739 养殖手册 仔猪为什么要去势 养猪技术 养殖
  • 搞好水质调控青虾的高产高效
    搞好水质调控青虾的高产高效

    池养青虾的关键技术是调控好水质,重点是处理好肥水与浮头的关系。青虾的摄食演变规律是,从摄食浮游生物逐步过渡为摄食底栖生物,从滤食习性逐步转变为捕食习性。因此,要做到“肥水养幼虾,清水喂中虾”。2月在池边四周挖坑堆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位的逐步加高,发酵腐熟的粪肥会自然溶入池中。3~4月若池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池水透...

    2694 养殖饲料知识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饲养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