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妊娠的建立是实现饲养母猪目的-----高产多产的前提,因此做好这一工作对规模猪场的影响巨大,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一.妊娠前的饲养管理母猪在配种前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发情和排卵,因此应加强配种前的饲养管理,使它能迅速达到正常繁殖体况和性机能,并做到适时配种,力争全配全准,多胎多产。1、了解母猪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平均能排卵20个左右,但每胎的实际产仔数仅在10头左右。2、把握初配年龄和体重我国地方品种一般性成熟比较早,初配年龄小,母猪在出生后6~8个月龄,体重达50公斤以上。国外品种和培育品种的小母猪一般在出生后8~10月龄,体重达110~120公斤比较适宜。3、母猪空怀期的饲养管理: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再次发情配种这段时间,称为空怀期。加强这个时期母猪的管理,就为多胎、高产打下了基础:①短期优饲:增加排卵数,提高配种准胎率。除配母猪在配种前10~14天加料,增加能量和蛋白,注意按营养需要供给全价优质饲料。对断奶比较瘦弱的母猪,可采取“配种优饲法”,即在配种前喂高能高蛋白饲料。②空怀母猪可分单栏饲养和合群饲养两种方式:单栏饲养空怀母猪是小型猪场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即一猪一栏。小群饲养是将4~6头同时断奶的猪,放在同一栏内可以自由运动,运动范围较大,促使母猪同期发情配种,便于管理。③调控母猪同时发情方法:配种前增加运动,遛达母猪,用公猪诱情,合群并圈,改善饲养方法,同期断奶,按摩乳房,注射催情药物催情等。二.母猪配种过程注意事项母猪配种时间是否适时,是决定母猪能否受胎与产仔数多少的关键,也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最关键的环节。要做到适时配种,必须正确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和适宜的配种时间。1、了解母猪的发情,排卵规律,做到适时配种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一般为2―5天,平均21天;在生产中,哺乳期一般发情不配种。一般在仔猪断奶后3~10天内发情配种,平均一周左右。母猪排卵规律:母猪的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开始后的24~36小时(有的长达70小时),国内品种为36~42小时,排卵持续时间10~15小时(有的长达45小时),国外品种为36~90小时,平均53小时。发情的症状:①神经症状: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东张西望,扒圈,追人追猪,行动不安,食欲减退或停食,尖叫或鸣叫,排尿频繁、跳圈等。②外阴部的变化:肿胀,有光泽,并有粘液流出,阴道粘膜充血,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暗红色。③压后躯呆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等。但是,后备母猪发情往往不明显,应特别注意观察。适时配种:母猪排卵前2~4小时,即母猪发情开始后的20~34小时。在生产中,用手压母猪的背部或臀部,母猪呆立不动,即为配种适期。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2、配种方式根据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的配种次数,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a.单次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只用一头公猪交配一次能减轻公猪的负担。缺点:不太保险,一旦掌握不好配种适期,会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在生产中一般不提倡这种方式。b.重复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头公猪先后配种两次。两次间隔时间为8~12小时。大多数猪场对经产母猪都采用这种方式。c.双重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两头公猪,先后间隔10~15分钟各配一次。商品肉猪可采用这种方式。种猪场、育种场不宜采用,以免造成血统混乱。d.多次配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头公猪交配3次或3次以上。三次配种适合于初产母猪或刚引进的国外品种。三.妊娠的诊断母猪妊娠诊断是繁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早期诊断对于缩短产仔间隔有着重要意义。最简单的是观察法。1.观察法配种后发现母猪不久重新发情,而没有发情的就认为已经妊娠,或者是观看外阴户,母猪配种后如阴户下联合处逐渐收缩紧闭,且明显地向上翘,说明已经妊娠。但实际上没有返情的母猪可能不一定是妊娠,其它一些原因,如激素分泌紊乱、子宫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不返情。因此,观察法不够准确,但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妊娠诊断方法。2.直肠检查法一般是指体型较大的经产母猪,通过直肠用手触摸子宫动脉,如果有明显波动则认为妊娠,一般妊娠后30天可以检出。但由于该方法只适用于体型较大的母猪,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使用不多。3.公猪试情法 配种后-天,用性欲旺盛的成年公猪试情,若母猪拒绝公猪接近,并在公猪次试情后-天始终不发情,可初步确定为妊娠。4.超声波测定法采用超声波妊娠诊断仪对母猪腹部进行扫描,观察胚胞液或心动的变化,这种方法28天时有较高的检出率,可直接观察到胎儿的心动。因此,不仅可确定妊娠,而且还可以确定胎儿的数目,晚期还可以判定胎儿的性别,无伤无痛,可重复使用,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高。5.阴道剖解法在母猪配种后20~30天之间从阴道上皮取一小块样品进行检查。母猪的上皮组织进行固定染色并进行显微镜观察,如果上皮组织的上皮细胞层明显减少,且致密,一般仅有2~3层细胞,则认为该母猪为妊娠母猪,而未妊娠母猪的阴道上皮细胞不仅排列疏松而且为多层。此法的缺点是在剖解取样时要有一些技巧,还必须小心标记样品,记录配种后的时间,因需要染色不能立即得结果。阴道检查法 配种天后,如阴道颜色苍白,并附有浓稠黏液,触之涩而不润,说明已经妊娠。6.激素测定法测定母猪血浆中孕酮或胎膜中硫酸雌酮的浓度来判断母猪是否妊娠,一般血样可在19~23天采集测定,如果测定的值较低则说明没有妊娠,如果明显高,则说明已经妊娠。激素的测定可以采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准确性较高,但较繁烦,费用较高,一般用于进行科学研究.
相关文章
-
秋冬季节蛇的养殖管理
蛇:为越冬作准备俗语云:“秋风起,三蛇肥。”此话准确反映了蛇类生长的情况,秋冬季节,蛇场应注意如下环节:1、9月~10月是蛇类的捕食旺季,蛇类借以储备大量的脂肪,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天,并维持至翌年出洞时的营养需要,故要投喂大量的食物。2、对健康状况比较差的蛇,可先期上市卖掉,勿留至越冬。3、秋季蛇类忙于觅食,出洞的机会较...
416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养殖饲料排行榜 特种饲养 -
长毛兔饲养管理的一般要求
重视日粮合理搭配要做到青饲料多样化,精饲料配合化、颗粒化,精粗青搭配合理科学,保证营养全面,适应生理需要,增进食欲,促进兔子的生长发育。配合饲料的配方:麸皮30-40%、大麦25-30%、豆饼20-25%、玉米15-20%、三七糠4-5%、骨粉1-2%,食盐1%。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每天饲喂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产毛兔一般...
1200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
牛犊从出生到断奶的饲养管理技巧
以液体食物为主要饲料的新生牛犊和小奶牛与成年反刍动物不同,因为它们还只有一个胃即真胃发挥功能。当小牛吃牛奶或代乳品时,食道沟闭合,使牛奶避开网胃和瘤胃直接进入真胃。然而开始饲喂食物后,食道沟逐渐失去功能,瘤胃中的细菌群系开始建立,且瘤胃壁开始发育,最终由于瘤胃中微生物群系的建立和生长,小奶牛便可使用并消化纤维性饲料,观...
2647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养殖知识 -
河蟹抖病已进入发病季节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初发病时,蟹行动和摄食缓慢、精神不振;发病后期,蟹趴在岸边水草上,失去摄食、活动能力,浑身颤抖,不久即死亡,故被人们称为“颤抖病”。处于蜕壳期的蟹发病时,表现为蜕壳无力而造成死亡。此季节投喂的饲料一直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池塘中又缺乏河蟹适口的植物性饲料,故初步诊断为河蟹维生素C缺乏症,据此可采取以下防治方...
1251 养殖手册 河蟹抖病已进入发病季节 养蟹技术 养殖 -
我市18个养殖小区获补助资金730万元
中央及省财政扶持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今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下拨补助资金730万元,大力扶持我市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力争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全市畜牧业实现跨越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建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生态文明、持续高效”为特征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出台了《大同市关于创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实施意见...
514 特种养殖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方法 -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平均窝产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
2395 养殖手册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稻田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在稻田中养殖名优水产可显著提高稻田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罗氏沼虾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日常管理较为容易,是农民进行稻田养殖、增加农田效益的理想品种。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养虾稻田的选择与准备1、稻田选择养殖罗氏沼虾应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田埂无渗漏的...
753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饲养技术 养殖饲料技术 -
产蛋鸡一过性脑脊髓炎
一、流行特点:一般在秋冬交替季节多发,但其他季节也见发病。二、临床症状1.产蛋鸡群感染后,采食、饮水、死淘率等与正常鸡群无明显差异,只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重变小,产蛋曲线呈“V”字形,发病期蛋壳颜色、硬度、厚度等均无异常。2.发病后产蛋下降7-10天开始加升,病程大约3周。3.种鸡在产蛋期感染禽脑脊髓炎期间的种蛋孵化,...
1321 养殖手册 产蛋鸡一过性脑脊髓炎 养鸡技术 养殖 -
新进奶牛巴贝斯焦虫病的诊治
巴贝斯焦虫病是牛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是靠硬蜱传播,以急性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临床特征。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病较重,一般在4~9月为发病高峰期,北方发病较轻,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若防治措施不当,死亡率很高,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1基本情况1.11986年...
451 养殖手册 新进奶牛巴贝斯焦虫病的诊治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