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是近几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虾,包括红螯螯虾和牙别螯虾两个品种。该虾终生生活在淡水中,杂食性,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在淡水中自然繁殖孵化,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抗病能力,攻击性弱,耐低氧,耐污,适应性强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腹部占总体重的42%~47%),并具有耐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人工繁殖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根据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对引进两种澳洲淡水龙虾试养研究,红螯螯虾生长速度比牙别螯虾快,牙别螯虾耐低温能力比红螯螯虾强。本章重点介绍有关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一)生态习性?1.形态特征?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几丁质甲壳覆盖,呈短粗状,体色为蓝绿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长度比近似1∶1,第一对步足粗壮呈螯状,其末端膨大呈钳形,是防御敌害侵扰,进行自卫和掘洞的主要工具。其他步足中,第二、三步足为螯状,第四、五步足呈爪状。?2.生活习性?红螯螯虾的适应性较强,耐低氧和耐高温。红螯螯虾的习性是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体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集群活动。交配季节,所有的红螯螯虾白天都显得十分活跃。养殖试验表明,红螯螯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5℃,适宜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3℃即开始摄食,水温超过30℃,则会抑制生长。该虾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会打洞,据观察,在较软的池底泥中,养殖过程很少掘穴,但在越冬过程中,这种虾肯定打洞。?红螯螯虾耐低溶氧能力较强,如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微水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在养殖或越冬过程中,常发现红螯螯虾出现在堤埂上。幼体和怀卵虾则不宜在低溶氧的环境中,否则会导致幼体和卵胚的死亡。故在养殖过程中溶氧一般不应低于4毫克/升,在孵化过程中溶氧量还应高一些。3.食性?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物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绿萍和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和鱼肉等。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投喂配合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类、米糠、麸皮等),屠宰场的下脚料以及各种细嫩的陆草、瓜果、菜叶等。该虾养殖中的饲料比较容易解决。?4.繁殖与生长?红螯螯虾没有确定的繁殖季节,当水温在20~30℃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繁殖,并且有多次产卵现象。每次产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年产卵量在1000粒左右,受精卵粘附于雌虾的腹肢上孵化发育,孵化出的幼体仍附着于雌虾的腹肢上生活一段时间,经几次蜕皮后,才离开母体自由生活。?红螯螯虾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蜕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刚孵出的稚虾每次蜕壳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天蜕壳1次,随着身体的长大,蜕壳间隔的时间也就延长。在蜕壳期间,该虾最容易受敌害生物或同类侵食,是该虾引起死亡的危险期。若在此期间人为捕捉、搬动、水质差或缺氧则更易死亡。?5.防逃?红螯螯虾攀爬能力很强,在夜晚或阴雨天喜欢到陆地上活动,因此饲养红螯螯虾的池塘必须建有防逃设施。用于红螯螯虾防逃的设施可采用带飞檐的土墙、砖墙及塑料板等,高40厘米左右。??(二)人工繁殖?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白昼的长短对其繁殖有一定的影响。在水温下降至20℃以下则不见有产卵现象,当水温由20℃开始升温,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该虾饲养得好,一年可繁殖2~3次。?1.亲虾的选择?(1)亲虾要求要求选择活力强、附肢完整、躯体光滑、无附着物和病害(如尾部腐烂和壳受损)的成虾作亲虾。为了取得较高的繁殖力,要选择体长在9厘米以上,成熟度好的、有较大产卵力的大螯虾,此外还要按规格大小分组,并选择与之相配的雄虾。?(2)雌雄鉴别同龄红螯螯虾的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且雄性成虾两个螯足前端外侧有一鲜红柔膜质斑块,外观极易与雌性区别。?(3)雌雄比例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雌雄比例与罗氏沼虾相仿,但雌性需稍多一些。在繁殖过程中,雌雄比例以2∶1较为合适。?2.亲虾的饲养及培育?经土池养成的成虾,在进入越冬池之前,必须用浓度为200×10-6?的福尔马林浸浴10分钟左右,消除附着生物后,才能移入亲虾池养殖。?(1)培育池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培育池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情况:?①生产规模。根据生产规模选择一个面积适宜的亲虾培育池,但无论场地大小,其所处的位置都应该是水源良好,排灌方便,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不受自然和人为的干扰。?②面积。面积应因地制宜,大规模生产一般在80平方米以上,甚至可以是2000平方米以上,水体大,水质较稳定;小规模生产的培育池可几至十几平方米。?③水深。一般在50~60厘米,越冬期,尤其是土池水应加深,这样有利于水温的恒定,减少能源的浪费。?④水质。总的要求是水质要清新,溶氧要高,特别是强化培育期间溶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越冬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16~18℃。?⑤隐蔽物及防逃设施。为了防止亲虾的自相残杀现象,在高密度放养的培育池中加竹筐、挂网、毛竹等隐蔽物。由于在土池越冬期间的亲虾容易打洞,最好的防止办法是在水池的斜坡加浇水泥,堤埂周围用塑料薄膜拦高度为30厘米的防逃墙。?(2)亲虾的放养亲虾放养之前,水泥池要清理消毒,土池要清除淤泥、污物和残饲,修补漏洞,搞好防逃、排灌及保温设施。一般亲虾进池前,一般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池水消毒,然后进行亲虾的放养。放养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亲虾的培育效果,放养密度过大,则导致亲虾生长发育不良;放养密度太小,则会造成水池、人力及物力的浪费。一般视水池的面积、培育季节、亲虾生理状况及个体大小决定其放养密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规格为16只/公斤的虾20只左右。?(3)亲虾的培育及管理亲虾由于抱卵量少,因此必须提高亲虾培育过程中的成活率,才能保证苗种生产的产量。在培育及管理上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丰富的营养、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及良好的防逃设施。?良好的水质使亲虾有一很好的生活环境,一般要视水色、透明度及天气的情况加水和排水。每隔3~4天换水1次,每次换1/3的池水,以保证水质良好。营养物质是亲虾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除了在池内投放少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外,早期培育一般投喂市售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虾蟹颗粒饲料。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在升温强化培育的过程中,增加投喂一些小鱼、蚯蚓和贝壳类等动物性饲料,更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投喂量一般为亲虾体重的4%~5%,并视其吃食情况增加或减少。残留物必须定时吸掉,以免水质恶化。在越冬过程中可定时充氧,在强化管理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充氧。强化培育升温时,温度控制在28~30℃。另外,在土池越冬期间,要做好防逃工作,因为在非常寒冷的日子,红螯螯虾会打洞。?(4)亲虾越冬红螯螯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观察,当水温低于9℃,3厘米左右的亲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6~18℃,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①越冬的主要设施。亲虾越冬的方法与罗氏沼虾相同,常用的越冬方法有塑料薄膜覆盖水池保温法、电热器加温法、温泉水越冬法、工厂余热水越冬法和玻璃温室越冬法等,都能达到亲虾安全越冬的目的。?②强化培育。红螯螯虾一年一般可抱卵2~3次,繁殖期为5~10月,盛期为6~8月。每只虾的抱卵量为40~1400粒。这一阶段,亲虾要进行多次交配产卵,而每经过一次繁殖,都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体质显著减弱。另外,当抱卵亲虾孵出稚虾后,应及时把母虾移出育苗池,并投喂足够的饲料,以便能再次达到性成熟。稚虾全部脱离母虾后,母虾立即开始交配产卵,开始下一次繁殖过程。?3.红螯螯虾的产卵及孵化?经过越冬期培育后,亲虾性腺成熟,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25~30℃),开始进行交配受精,并开始产卵和受精卵的孵化。?(1)虾的成熟期及交配产卵?①成熟期。当年养成的虾,经过越冬期间饲养及强化培育,都能达到性成熟,一般雌虾每只为50~70克,雄虾每只为70~100克。产卵的亲虾抱卵量与亲虾质量、个体的大小、生活环境、培育条件及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据报道,同一规格的亲虾抱卵量第二年的卵粒数比初产卵粒数多。?②交配。在繁殖季节,雄虾主动接近雌虾,头部对头部,用第二步足平滑的外缘推击雌虾直到其作出反应,作出反应的雌虾会主动接近雄虾,雄虾抬起头胸部,腹部卷起,雌虾继续向前,直到爬上雄虾仰起的腹部之上,始终头对头。雄虾抱紧雌虾,并调整自身的位置,射精后雌虾立即跑开。?亲虾交配时间很短,通常只有1分钟。交配后的几分钟,雌虾用步足分散精团,此时最后一对步足起作用。?③产卵。交配后24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产出的卵紧裹腹部,附着于腹部的游泳足的纤毛上。通常再需24小时受精,完成受精的卵子在雌虾的腹部进行孵化。孵化期间雌虾不活跃,一般隐蔽在隐蔽物中,少数抱卵雌虾仍旧摄食。此时,抱卵虾的腹部卵容易掉,因而在操作管理时要非常小心。?(2)孵化条件从完成体外受精的卵到稚虾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在适宜的条件下要经过42天左右的培育期。此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满足亲虾和卵孵化所需要的生态条件,其中对温度、光照、水质、溶氧和饵料等要求较为突出。?①溶氧。抱卵虾的耗氧量大,在孵化期内要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②光照。红螯螯虾的繁殖也受到光照的影响,一般光照14小时,然后盖上黑布,使水池黑暗10小时。③温度。控制在26~28℃。?④抱卵虾的饲料。抱卵虾的饲料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包括新鲜的水生植物,用一些动物饲料,如鱼肉和少量的含蛋白质高的虾蟹颗粒饲料加以投喂,效果会更好些。?(3)孵化抱卵的虾在孵化过程中,经常腹部卷曲爬行或栖息,借以保护受精卵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卵色由黄绿色到暗红色,以后透明区逐渐扩大,卵球略有膨大并拉长,眼点出现,附肢形成,最后卵膜脱落,稚虾形成。但卵黄尚未全部消失,仍依附于母虾腹部生活。再经7~10天,稚虾开始离开母体,独立生活,此时稚虾变淡褐色,体长0.8厘米。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若遇低温,水温低至20℃时,变化幅度大,受精卵易脱落或长水霉致胚胎死亡。一般水温为26~29℃时,孵化时间为42~47天。
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上)
相关文章
-
鹌鹑的繁殖和育种有哪些内容?
鹤鹑育种方法主要分为纯种繁育和杂交育种。目前,一般应用比较多的是杂交育种。(l)纯种繁育:同一品种内的繁殖选育,称为纯种繁育。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原有的优良特性和生产性能,迅速增加该品的数量。但要严防近亲交配,避免生活力衰退,生产性能下降,以便不断改进、提高该品种的优良特征,达到较快的选择效果。(2)杂交育种:为了创造...
599 养殖手册 鹌鹑的繁殖和育种有哪些内容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猪肺疫与弓形体混合感染的防治
猪肺疫易和猪瘟、副伤寒等病混合感染,但和猪弓形体混合感染较为罕见。现将某养殖户发生本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病猪出现咳嗽、流涕、发热、食欲减少。当地兽医诊断为感冒,用庆增安粉拌料全群饲喂,同时重症不食的肌内注射双感立新,治疗无效,反而加重。于25日早上发现死亡5头,另有13头不食。畜主当天上午将2头病死猪送到...
750 养殖手册 猪肺疫与弓形体混合感染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猪疫苗防疫过程的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春天开始了,养猪的人都该有一项工作、就是春防。我场也做了一些,还没做完。在做疫苗的时候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合理的防疫计划建议大家不要千遍一律,根据自己场子与周边环境的实际疫情而定,不要跟风,如果场子有的病已经净化了就可以不做此病计划。二、疫苗的质量大伙最好也别图便宜,选择实力较强的厂家,口碑好的厂家,最好在网上多...
1375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
罗非鱼和金鲳混养效益好
按珠海三灶、平沙一般模式,8亩水面鱼塘单造利润18000元罗非鱼和金鲳混养效益好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是珠海地区罗非鱼和金鲳鱼的出鱼时节。2006年底,珠海很多罗非鱼和金鲳鱼养殖户却陷入了两难,鱼价的低迷使他们不愿出鱼,而当地的罗非鱼和金鲳鱼又很难越冬,逐渐变冷的天气让他们无法存塘待价,很多养殖户被迫亏本卖出辛苦养大...
1775 养殖手册 罗非鱼和金鲳混养效益好 养鱼技术 养殖 -
石榴皮在养兔急救中的妙用
石榴皮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驱杀肠型球虫等作用。用石榴皮与其他中草药配合,可以治疗家兔以下常见疾病。疗消化不良取石榴皮10克,煎水后趁热加入高粱面50克,木炭末3克,调成稀糊,给病兔一次饲喂,每天服1次,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兔拉稀取石榴皮8克,生姜5克,枣树皮10克,大蒜5克,捣烂,加热米汤100毫升冲调,给病兔灌服...
1737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
雏鸡育雏期间的通风换气:雏鸡舍的通风
雏鸡舍的通风有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界的风力及鸡舍内外的温差形成的空气自然流动,使舍内外空气得以交换,各种小型开放式鸡舍普遍采用这种通风形式。机械通风是使用轴流式通风机以正压或负压方式强制将舍内外的空气交流,正压通风通常在小型鸡舍使用,负压通风一般用于密闭式无窗鸡舍。由于育雏期特别是育雏前期必须...
682 养殖手册 雏鸡育雏期间的通风换气 雏鸡舍的通风 养鸡技术 养殖 -
小尾寒羊肥育羊的饲养管理
肥育羊的饲养管理羊肉是养羊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凡不留作种用的成、幼年公羊、羯羊和失去繁殖能力的母羊都应先经肥育再行宰杀。经过肥育的羊屠宰率高,肉质鲜嫩,同时产肉多,可增加养羊收入。(1)肥育原理方法:肥育目的是为了在短期内迅速达到增加肉量、改羊肉质,生产品质优良的毛皮。肥育的原理就是一方面增加营养的储积,另一方面减少营养...
362 养殖手册 小尾寒羊肥育羊的饲养管理 养羊技术 养殖 -
分析夏季产房仔猪拉稀的几个原因
分析夏季产房仔猪拉稀的几个原因1、天气热,为了降温又是风又是水,母猪舒服了,仔猪拉稀了。2、产房温度高,湿度大,利于球虫,细菌繁殖,没做好这方面的防治。3、气温超过28度母猪采食量下降,要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和母猪采食量,用多餐和湿料喂。4、仔猪是怕风,怕湿,怕气温变化大。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建议:夏季产房管理降温同时要兼...
1322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常识 -
养猪场建公猪站的优缺点
饲养有种猪的猪场不论规模大小,好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样,饲料加工厂、公猪站等样样都有。其实,这样做有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并不是都有利。500头母猪以下存栏的猪场,周围如果有大型的社会化公猪站,尽量不要自己再建场内公猪站,500头以上规模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种猪场等)而定。 建公猪站...
2246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