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烫鸭经过屠宰后需要随即浸烫、去毛。浸烫是用热水,利用毛孔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毛孔膨胀,羽毛容易拔除,以保持宰后鸭体的光洁。浸烫时要根据鸭的品种和月龄适当掌握水的温度和浸烫时间。工厂化生产都采用机械浸烫。机械浸烫虽有多种形式,但共同特点是可以控制和调节水温,烫好鸭,又能定时换水,保持清洁卫生。机械浸烫缸或烫槽一般是采用蒸汽加热水温,使水温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连续进行的,所以浸烫的温度要比手工的略低一些,一般鸭为61~62℃左右为宜。从设备上看,一般是在长形圆底的热水槽内装着带有胶管和胶齿的转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有规则地均匀地上下搅动和推进,将鸭羽毛烫透传送到打毛机上,也就是移动吊轨上的鸭经过屠宰后,基本死透,体温还未散了的鸭,通过手工将鸭一只只的投入烫缸,或者通过自动装置一只一只投入烫缸进行浸烫。烫缸的长短和转动速度都是按鸭浸烫时间而设置的,千万不能太短,太短不能烫透,造成去毛不净,烫的时间过长,容易烫熟。屠宰后的鸭经过浸烫即可去毛,要求时间快,去毛干净。2.脱大毛工厂化生产都采用机械去毛。机械去毛有多种形式,归纳起来,其特点是去毛快,皮肤不受损伤,而且大毛、小毛基本可以去净,仅有少量翅尖和尾毛残留,需经过人工整理。机械去毛的设备,一般是在相对的滚筒上装着若干橡皮刺,或者在平板式的打毛机上装有若干相对的轴,轴上装有若干橡皮刺,还有的在金属圆盘上附着有若干橡皮刺。然后由电动机带动,使两面相对的橡皮刺急速旋转,当经过浸烫的鸭通过中间空隙的时候,就与鸭体羽毛紧密接触,相互摩擦,这种摩擦力超过了鸭体毛囊对羽毛的持握力,因而在不损坏皮肤的情况下,分别经过机械的操作,在几秒钟内就能把羽毛顺利的去掉。通过机械化的浸烫、去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避免了损坏工人的体肤,保障了身体的健康,劳动生产率也提高4~5倍。
相关文章
-
蚕因农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蚕发生农药中毒后,一般都有乱爬、胸部膨大、昂起、吐液、颤抖及蚕体缩短等病状。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等)中毒后,蚕腹足抽搐,前半身膨大伸长,后半身皱缩,尤其是尾部缩短缩小,并向背面翘起。有机氮农药(杀虫脒、杀虫双等)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吐丝,向蚕座边缘爬行,拒食明显,经一段时间爬行后,胸部透明,慢慢死去。死后不立即腐烂...
2622 养殖手册 蚕因农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养蚕技术 养殖 -
大黄苏打成功治疗鸡痛风病
近日,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南阳乡王某饲养的74日龄1200只蛋鸡,发生内脏性痛风,曾用敌菌净、磺胺噻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不见好转,遂到我院诊治。一、发病原因:鸡痛风病的特征,是血液中蓄积大量的尿酸,内脏和骨关节出现尿酸盐沉积,引起消瘦、衰弱、运动障碍等症状。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⑴饲料配合不当,饲料内加入...
1696 养殖手册 大黄苏打成功治疗鸡痛风病 养鸡技术 养殖 -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一种厌氧菌—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也发生于母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是严重的。 1病原P...
2122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防羔羊腹泻注意不喂急乳
羔羊出生一周以内,前3个胃几乎不用。通常情况下,羔羊吃奶后,前3个胃上端的食管沟受乳液刺激会自动关闭,乳液直接流到第4个胃(真胃)内。羔羊如果吃急乳,食管沟未来得及关闭,乳液便会漏到前3个胃内,而这时的前3个胃尚未有蠕动能力,乳液将会在这里酸败变质,造成羔羊腹泻。在给羔羊喂奶时要防止其吃急乳,而且喂奶的间隔时间也不要太...
2577 养殖手册 防羔羊腹泻注意不喂急乳 养羊技术 养殖 -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问答
标准化养猪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养猪生产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标准化养猪的目的就是实现养猪业“高效率、高效益”,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猪肉产品。现代养猪把养猪生产分为配种妊娠(16-17周)、产仔哺乳(4-5周)、断奶仔猪保育(5-6周)、育肥(15周)四个阶段...
475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 -
一例蛋雏鸡白痢的药物预防
白痢是危害养殖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种蛋的净化不合理,给雏鸡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最近笔者在市场上成功地处理了一例蛋雏鸡白痢的感染,下面将处理的过程做以如下介绍:山东德州某养殖户饲养海蓝褐4000只,在育雏期用磷霉素钠进行开口,虽...
711 养殖手册 一例蛋雏鸡白痢的药物预防 养鸡技术 养殖 -
貉的生活习性有四个特点
(1)集群性野貉通常成对穴居,一洞1公1母,也有1公多母或1母多公者,邻穴的双亲和仔貉通常在一起玩耍嬉戏,母貉有时也不分彼此相互代乳。在家养条件下,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断奶后仔貉按10~20只一群,集群圈群圈养。(2)昼伏夜出野生貉这一特性十分明显,白天在洞中睡眠,傍晚和拂晓前后出来活动和觅食。家养貉则整天都可以活动,基...
2736 养殖手册 貉的生活习性有四个特点 养貉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栏目最新
猜你喜欢
TAG 标签
- 赛尔凯克卷毛猫
- 春耕牛喂精料过量有害
- 人工养殖蝇蛆应注意的问题
- 黑心宠物店
- 人工养蝎重防病
- 小猪料系列产品
- 秋蚕后期饲养严把四关
- 雏鸡常见病
- 蚕桑生产新技术
- 小尾寒羊洗胃和控肥
- 鹦鹉鱼的寿命
- 猪弓形虫病症状及防治
- 淡水鱼之王―香鱼
- 藏獒打架
- 观察家兔患病有七招
- 如何减少山羊难产发生率
- 优质地方鸭种
- 秋季淡水鱼赤皮病的防治的要点
- 狗有机磷化合物中毒
- 猫咪心律不齐
- 家兔的生活习性和营养与管理
- 金鱼草的栽培与管理
- 獭兔当地品系如何改良
- 肉牛犊牛大肠杆菌病
- 防治鱼病毒性出血病
-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七
- 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及其防治措施
- 怎样鉴别注水牛肉
- 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 蚯蚓的光热刺激采收方法
- 鹌鹑支气管炎的防治措施
- 切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