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蟾刮酥一般是在4~8月,此期间可捉6~8月龄以上的成蟾,洗干净后就可进行刮浆。将大拇指放在蟾的颈部,其他手指握住蟾体,另一只手用钢镊子夹住它的耳后腺(勿过分用力),夹1~2次,白浆便可夹出。蟾刮浆后,放回池中饲养,半月后又可取浆一次。所刮取的赡浆,用40目的筛除去杂质,然后摊在玻璃板上蟾(厚度以3~4毫米为宜),放到40~60℃的阳光下晒干,晒得的干品即成商品蟾酥。
相关文章
-
养鸭技术需细化,管理要耐心体现在那些方面?
1.圈养鸭的分群及适宜的饲养密度。每个鸭群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尽量做到品种一致,日龄相同,大小一致。青年鸭的饲养密度随鸭龄、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可按以下标准掌握:4~10周龄,每平方米12~20只;11~20周龄,每平方米8~12只。 2.圈养青年鸭的管理。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
819 鸭子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
龙虾养殖如何管理水质
虽然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力及耐低氧能力很强,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但长时间处于低氧和水质过肥或恶化的环境中会影响其蜕壳速率,从而影响生长,因此水质是限制其生长、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龙虾在不良水质中摄食会下降,甚至可能停止摄食,因而影响其生长;不良的水质又可助寄生虫、病菌等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2153 龙虾 动物养殖禁忌 -
稻田生态养殖甲鱼模式让农民多赚钱
生态鳖在市场上价格达到160~400元/kg,而养鳖稻田不能施放化肥和喷洒农药,其稻谷为有机稻谷,产出的是优质的有机粮。稻鳖共生一方面能为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即生活环境,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水产养...
202 甲鱼 动物喂养方法 -
兔粪的利用:兔粪养猪、养鸡、养鱼
兔粪尿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具有杀虫灭菌、抗旱保墒等作用。施用兔粪尿的土壤,能减少蝼蛄、红蜘 蛛、粘虫等地上和地下的害虫,在棉苗期施用稀兔粪尿能防治侵害棉苗的地老虎,用兔粪尿熏烟可杀死僵蚕菌,使蚕茧丰收。施用兔粪尿对各种作物都能起到增产作用。 兔粪尿中的尿素。氨态氮及钾、磷等都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其...
2052 养殖常见问题 -
鳜鱼鱼种的专池培育技术
夏花鱼种比之鱼苗,鱼体已增长了几十倍,如仍留在原池培育,密度过高,将影响生长,亦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必须分养,然后将夏花进一步培育成较大规格的鱼种。 鳜鱼种的养殖方式分专池主养、套养、拦养和网箱养殖四种,一般用专池培育的鳜鱼种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池的鳜鱼种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0%~40%左右。但由于套...
2323 桂鱼 动物养殖技术 -
蟾蜍脱衣中皮肤病的防治
蟾蜍皮肤病主要是红斑病、白霉病。发病时表皮溃疡甚至出血,并不断扩散,溃烂处发红斑,有时长有白霉斑点。如不及时防治,2-3天传遍全群,所以危害极大。在自然界中,蟾蜍在觅食活动中会接触到真菌、红菌、病毒的侵袭而感病,自然界中由于各个体间的接触少,互相感染传播病情机会也少,只有少数个体因抵抗力弱而死亡,抵抗力强者不易死亡。但...
1141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技术 -
鹿病防治技术:鹿坏死杆菌病
鹿坏死杆菌病是鹿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以蹄的损伤和皮肤、皮下组织、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内脏发生坏死为特征。1.病原本病病原是坏死梭杆菌,为多形性革兰氏阴性菌,小者呈球状,大者呈长丝状。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动物场、沼泽、土壤中均可发现,还常存在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外生殖道等处。为严格厌氧菌。本菌能产生外毒素,可引起组...
2158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 农业养殖技术 -
巢虫怎么防治最有效?
巢虫(蜡螟的幼虫)是中华蜜蜂的主要敌害,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被害蜂群轻则出现秋衰,重者可致蜂群弃巢逃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巢虫怎么防治最有效吧!一、饲养强群强群对巢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守卫蜂能有效的制止巢虫成虫潜入蜂巢内,护脾工蜂也能有效的防备和驱...
1510 动物饲养常识 -
家兔饲养管理中的几个误区
重治疗轻防疫"防疫为主,治疗为辅"是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当前,仍有部分养殖者只注重粗放的饲养,忽视内部管理和轻视卫生预防,发病时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彻底根除病原。还有部分养殖者只重视预防传染病,而忽略了对寄生虫的防治,形成了很多隐患。重产仔数轻产仔质量在品种选育中,母兔的繁殖性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在一...
372 特种饲养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沼渣养殖泥鳅的四个注意要点
一、鳅池建造 养鳅池以50-100平方米、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进出水口安装铁丝网防止泥鳅外逃和野杂鱼入侵。池底铺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稀泥混合土,并设置有一部分斜坡的小土包,土包上可以种植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在排水口底部挖一鱼坑,坑深30-40厘米,大小为养鳅...
271 泥鳅 农业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