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是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杨球虫等引起的肉鸭一种寄生虫病,发病及病死率均较高,临诊中有小肠型鸭球虫病和盲肠型鸭球虫病两种。
流行病学特点:.
1)易感日龄:年龄、品种的鸭均具易感性,但以 20—40 日龄鸭较易感;2)感染途径: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是摄食被球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而发病;3)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率可达 30%—90% ,死亡率可达 20%—70% 。
鸭球虫病多发生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南方地区多发于 5—9 月份,而北方地区多常见于秋季,网上饲养的鸭群发病率较低,但也要定期的使用防治的药物。
临床症状:病鸭精神不振、缩颈、喜卧、不食、饮水增加,排出巧克力色或暗红色粪便,有些粪便带有血液。严重者很快死亡,耐过的雏鸭生长缓慢。
剖检病变:小肠型球虫病病(死)鸭的剖检病变为小肠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小肠肿胀,粘膜出血、脱落,肠内容物呈淡红色或鲜红色。而盲肠型球虫病病(死)鸭的剖检病变表现于盲肠膨胀、内容物呈鲜红色血样。
防制措施
1 、管理措施改善鸭场的环境卫生,尽可能保持干燥、清楚粪便,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避免鸭摄入球虫卵囊,地预防球虫病。
2 、药物防治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磺胺六甲氧嘧啶及地可诛利、盐霉素等专用抗球虫药。因球虫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应根据鸭场的实际情况联合用药或轮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