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虹鳟鱼养殖技术

时间 : 10-07 投稿人 : 友情岁月 点击 :

一、虹鳟鱼的生物学特性

虹鳟鱼养殖技术 | 海水养殖技术

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科,目前已有86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养殖。

(一)形态特征

虹鳟鱼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部苍青色或深灰色,下腹部银白色。体侧、体背和鳍部有分散的小黑点,性成熟的个体体侧中部沿侧线有一条类似彩虹的紫红色彩带(由此而称为虹鳟)延伸至尾鳍基部。

虹鳟鱼卵球形,直径4~7毫米。卵黄淡黄色、橙黄色、桔红色或红色。卵黄囊长径5~9毫米,宽径3~6毫米。受精后26日(水温在12℃时)孵出,仔鱼全长随卵的大小而异,一般15~18毫米。口开启,鳃耙形成,背鳍、臀鳍、尾鳍的软骨条开始出现。孵出后23日(水温在12℃时),卵黄囊吸收2/3,仔鱼开始上浮。上浮仔鱼18~28毫米,鳍褶除腹鳍、腹面后方和尾鳍外已消失。鳍条数基本达到定数。随后,体侧出现5~13个黑色的幼鲑斑。体长15厘米时黑斑消失,由紫红色彩虹带所代替。

(二)生活习性

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其生活水温为5~24℃,适宜水温为7~18℃,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在适宜水温条件范围内,虹鳟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机体能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当生活环境水温低于7℃或高于20℃时,虹鳟鱼摄食停止,机体衰竭以至死亡。在天然水域中,如水量充沛,溶氧量充足,尚可忍受24℃以上的水温,而在养殖场条件下,水温22℃左右即有致死的危险。

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物带走,应不断供给清新而富含氧的水流,以满足其对氧的需求。虹鳟生活的适宜流速为2~3厘米/秒。虹鳟鱼对水中的溶氧量一般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要使虹鳟鱼生长良好,水中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食欲旺盛,生长快速。当水中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虹鳟鱼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即感困难;低于4.3毫克/升时,鱼密集于注水部,持续很长时间,鱼头顶部呈现黄色,鳃盖外张,此即虹鳟鱼“浮头”,与此同时出现死亡;低于3毫克/升,出现窒息而大批死亡,该值为夏季虹鳟鱼的致死点。

虹鳟鱼喜清净而透明的水,水中悬浮物落于鳃上能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以致窒息,在混水中摄食停止,生长受阻,以致死亡。幼鱼对混浊尤为敏感,暴雨和洪水期的浊水能引起稚鱼和幼鱼死亡增多。除温度和氧气外,虹鳟对水质指标有一定要求。虹鳟虽然生存于酸碱度值5.5~9.2的水中,最适酸碱度值范围为6.5~6.9。对盐度的适应能力随个体的增长而增强,稚鱼能在0.5%~0.8%盐度的水中生长,当年鱼能在1.2%~1.4%盐度的水中生长,通常在35克以上个体经半咸水过渡,即可适应海水生活。

虹鳟鱼喜欢集群,游泳速度较快,摄食凶猛,常常群跃水面争掠食物。

(三)食性与生长

虹鳟鱼属肉食性鱼类,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虫类、贝类、小鱼、鱼卵为食,也食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主食,如枝角类、毛翅目、鞘翅目、蜻蜓目等水生昆虫等。虹鳟鱼周年摄食,甚至产卵期亦照常捕食。在饲养条件下,虹鳟鱼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虹鳟鱼摄食量常随水温、溶氧量等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增减。

虹鳟鱼的生长因水温、环境条件、给饵量而有很大的差异。在生态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虹鳟鱼一年四季都生长。在14℃水温条件下,通常满一年体重可达100~200克,满两年体重可达400~1000克,满三年体重可达1 000~2 000克。在9℃水温条件下,满一年体重可达40~50克,满两年体重可达200~300克,满三年可达800~1 000克。虹鳟鱼寿命一般可为8~11年。

(四)繁殖

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2~4龄,雌鱼性成熟在3~5龄。通常性成熟雄鱼以2龄、雌鱼以3龄居多。

虹鳟鱼产卵水温一般在4~13℃,最适水温为8~12℃。每年产卵一次,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有不同,从1500~3 500粒不等。卵为端黄卵,圆形,沉性。

成熟亲鱼选择具有砂砾底质、水质澄清、水流较急的河床做产卵场。雌鱼用尾鳍挖掘产卵坑,产卵于坑内,雄鱼保护,防止其他雄鱼侵入,雌鱼排完卵后,雄鱼排放精液。卵受精后,亲鱼用尾鳍煽动砂砾覆盖。生殖后的亲鱼并不死亡,能继续生存和繁殖。

受精卵孵化的水温范围为6~13℃,最适水温为8~10℃。在水温9℃时,孵化期为36~38天。孵出的鱼苗静卧阴暗的水底砂砾间,呈聚集状,靠卵黄供给营养。经15~20天,卵黄吸收2/3时,鳔开始充气,鱼苗向水上层游动觅食。

虹鳟鱼产卵期因地域不同,受水温与光照的影响各异,北京地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在山西太原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在黑龙江为1~4月。在平均水温过高的水体中,虹鳟的性腺反而不能按期成熟,而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促使产卵期提前。

二、人工繁殖技术

虹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个连续阶段。

(一)亲鱼培育

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可获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优良的鱼卵、稚鱼。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经选择后从春季开始进行周年培育。亲鱼的选择标准是体质健壮、无病、年龄4~5龄。

1.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

亲鱼培育所需鱼池要求宽大,水流畅通,池水溶氧量丰富。通常的面积100~300平方米,具体情况要根据发展方向与规模来确定。水深一般在1~1.4米,注水量为每1000平方米0.05个流量(即50升/秒)。适宜培育水温上限为12~13℃,下限4~5℃,产卵前6个月的水温不宜超过12℃。在该温度下培育,有利于获得优质卵。若于5~20℃培育则难以获得优质卵,周年在16~17.5℃的水中培育,亲鱼成长良好但其性腺发育不成熟。为了有利于亲鱼性腺发育,性成熟前注水量应加大。亲鱼培育的适宜密度为5~10公斤/平方米。

2.亲鱼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

亲鱼的怀卵量多少及其卵径大小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个体大、高龄鱼的卵粒大而且数量多(见表6-1)。卵径大小又关系到直接孵出仔鱼的大小,如卵径3.5毫米,孵出仔鱼全长12毫米;卵径7毫米,孵出仔鱼全长20毫米。

表6-1不同体重虹鳟的怀卵量和卵径

体重(公斤)0.5 0.9 1.5 2.1 2.8 3.5 4.2

怀卵量(粒)1 000 2 000 3 000 4 000 5 000 6 000 7000

卵径(毫米)4.0 4.5 5.0 5.5 6.0 6.5 7.0

虹鳟鱼苗种生产上,对采卵亲鱼龄期的确定,各国选择标准不一样。日本为2、3、4龄,朝鲜为4、5龄,我国多为2、3、4龄。

3.亲鱼培育的管理

虹鳟鱼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与亲鱼的培育管理好坏密切相关。培育亲鱼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环境条件和饲料营养的调控管理。

亲鱼性腺的发育是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完成的。无论是外在环境条件的不适宜,还是内在条件如饲料营养的缺乏,都会影响虹鳟亲鱼的性腺成熟。影响虹鳟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外因有:

(1)水温

虹鳟鱼性腺发育的适宜水温在13℃以下、15℃以上时,不仅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发眼率显著下降。水温4℃以下时,性腺发育停止,产卵期推迟。根据日本畸玉水产试验所资料,产卵期前一个月,亲鱼培育水温应保持在14.5℃以下,水温过高,不良亲鱼出现率增高,鱼卵发眼率仅30%~50%。山西省临汾市虹鳟鱼养殖点,由于亲鱼培育的自然水温过高,因此繁殖效果一直受到影响。

(2)光照

鱼类发育从对光照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日照鱼类,一类是短日照鱼类。虹鳟鱼属短日照鱼类。日照时间在12小时以内,虹鳟鱼性腺发育快,如光照超过12小时发育反而变慢。因此,要使虹鳟鱼性腺发育良好,在日照这一点上应尽可能人工控制在12小时以内。用人工调节光照周期的方法,可以控制产卵期。目前日本已经周年均可采卵,即春季3~6月,夏季7~10月,冬季11~2月。

(3)异性刺激

在自然界,雄鱼对雌鱼的性腺发育有刺激作用,因此,在虹鳟亲鱼培育过程中,采取雌雄混养,在产卵前一个月进行分养。亲鱼饲养的雌雄比例可掌握在4∶1左右。

(4)培育亲鱼用饲料

虹鳟鱼鱼卵的质量直接影响卵的受精和孵化效果。根据对虹鳟鱼鱼卵进行的观察和内含物分析可分为3级:一级卵,呈桔红色,卵粒圆而饱满,同腹卵粒大小均匀,每100克鲜卵维生素A在460国际单位(I.V.)以上,胡萝卜素在20毫克以上;二级卵,橙黄色,卵粒圆而饱满,大小均匀,维生素A在400国际单位(I.V.)上下;三级卵,浅黄色,卵粒欠圆、不饱满,大小不均,维生素A在160国际单位(I.V.)以下。一、二级卵均为优质卵,三级卵为劣质卵。受精率和孵化率以一级卵最高,二级卵次之,三级卵最低。这是由于卵黄中的胡萝卜素和虾红素对虹鳟鱼的精子具有活化效应的缘故。

虹鳟鱼鱼卵的质量与亲鱼食物质量有关。以鱼虾为食的野生虹鳟,鱼卵多为优质卵,呈红色或桔红色。用于亲鱼的全价饲料的粗蛋白不低于38%,粗脂肪不高于6%,碳水化合物不高于12%。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不低于2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不低于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不低于75毫克。添加酵母粉和螯虾粉、虾蟹粉、蟹壳粉等有助于卵质的提高。螯虾粉等不能起到使卵子红色素增多的着色作用。

培育性腺发育良好的虹鳟亲鱼,必须投饲一定量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为了提高鱼卵的质量,饲料配方应随着性腺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作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亲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

(二)人工授精

1.雌雄鉴定

虹鳟鱼雌雄的鉴别,主要依据体色、头部及吻端加以区别。体色深,头部及口大,下颌向上弯曲,盖住上颌,背部略隆起,腹部硬、无弹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为雄性鱼。体色较雄鱼浅,头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而柔软,有弹性,生殖孔明显突出,吻端钝而圆者为雌性鱼。

2.成熟度鉴别

临近产卵的亲鱼体色发黑,沿侧线的彩虹带特别鲜艳,食欲减退,并有相互追逐咬斗的现象。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当尾柄上提时,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体外。成熟的雄鱼体色变黑,体表粗糙且粘液稍有减少,生殖孔周围较软,轻压腹部,即见精液流出。通常在2个月的采卵期中,雌鱼不是同时成熟,为了便于及时采卵,防止卵粒过熟流失,需每周进行一次成熟度鉴别,鉴别后及时采卵及按成熟度分养。雌鱼池内可放几尾雄鱼,以促使雌鱼早熟。亲鱼暂养池可用幼鱼池或用大池隔成小池代替,水的流量应保持在30升/秒以上,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尾。

3.采卵和受精

采卵多用挤压法,挤压者用毛巾包住雌鱼尾部,使生殖孔面向采卵盆,轻压生殖孔前方的腹部,只要轻轻施加压力,成熟卵即随之顺生殖孔流出。挤卵过程动作要轻柔快捷,尽量不使亲鱼受伤。

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干法授精,轻轻擦干雄鱼体表水珠,用挤压法将精液直接挤于卵上,每5~7尾雌鱼卵用2~3尾雄鱼精液即可,或按每一万粒卵滴入10毫升事先取好的精液,将精液与授精盆中的鱼卵混合,用羽毛轻轻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接触;然后加入倭康牡壬夯蚯逅焖倬冉涟?分钟,使精卵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再换水搅拌1~2次,洗去多余的精液和破损的卵皮,在水中放置30分钟,待卵充分吸水膨胀,使卵膜硬化并富有弹性,然后计数装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成熟的卵采出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越长或遇水会降低受精率,因此采出的卵在未加入精液前切不可遇水,而且每次采卵授精的时间应掌握在2分钟之内。

在整个采卵、采精和授精及清洗的过程中,必需在遮光条件下进行,防止鱼卵暴露在直接照射的阳光下。

亲鱼离水5分钟以上容易死亡,因而采卵后应立即放入流水池中,并投以优质、易消化的饵料,以利亲鱼体质的恢复。

4.鱼卵的计数

将吸水膨胀后的卵逐个排列在呈角铁状的卵子计数尺上,测出20厘米长度的范围内排列的卵粒数量,然后查表(见表6-2)即可得出每升容积的卵粒数和卵径,再乘以实际容积就可求得实际获卵数。

表6-2鱼卵数量测算表

20厘米长度内卵数(粒)50 48 46 44 42 40

卵径(毫米)4.0 4.16 4.34 4.54 4.76 5.0

每升卵量(粒)18 400 16 400 14 400 12 500 10 800 9 400

20厘米长度内卵数(粒)38 36 34 32 30  

卵径(毫米)5.26 5.55 5.88 6.25 6.66  

每升卵量(粒)8 000 6 900 5 800 4 900 4 000  

(三)孵化

1.受精卵的发育和敏感期特点

卵从受精至孵出所需日数因水温而异,在平均水温7.5℃下需46日,即343个累计温度。根据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试验,当平均水温9℃时,孵化期约30~38天。从受精卵至发眼期的日数约为孵化所需日数的一半。根据虹鳟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期特点,可以划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体节分化期、发眼前期和发眼期六个阶段。

(1)胚盘形成期累积度日为0~2个,此期卵充分膨胀,形成胚盘,油球集中于动物极。对外界刺激不很稳定。

(2)卵裂期为2~47个度日,此期细胞不断分裂,分裂球不断变小,末期出现囊胚腔。对外界刺激较为稳定。

(3)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为47~52个度日,此期胚盘直径扩大。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高。

(4)体节分化期为52~104个度日,此期胚体动物极向植物极外包,末期囊胚层全部包围了卵黄囊,胚孔封闭。对外界刺激反应最不稳定。

(5)发眼前期为104~107个度日。此期形成尾芽,开始血液循环。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低。(6) 发眼期为107~343个度日。此期血液循环加强,胚体扭动次数增加。此期对外界刺激反应稳定。

因此,在受精卵进行发育的前5个阶段时应保证发育卵处于安静状态。进入发眼期的受精卵称为发眼卵,累积温度为220个度日。发眼期胚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最低,是发育阶段上的安全期,此时可以进行长途运输。

2.孵化的生态要求

日光照射和机械震动对受精卵有致死作用,散射光对发育卵亦有不良影响。

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澄清,无杂质和悬浮物,水温适宜。孵化最适水温为9℃,适温范围为7~13℃,低于此范围孵化日数延长,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围,孵化发眼率降低,畸形仔鱼增多。

孵化用水要求溶解氧充足。在水温10℃下每10万粒受精卵每小时耗氧量为260毫克,每10万粒发眼卵每小时耗氧量为440毫克。孵出后耗氧量急剧增加,约为发眼卵的2~3倍。孵化时水中溶氧过少,受精卵的发育发生障碍,孵化日数延长,孵出的仔鱼个体规格小。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高于6.5毫克/升。

3.受精卵孵化的管理

虹鳟鱼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过计数后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孵化器除仍采用卧式孵化器外,目前广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结合的方法。桶的大小不一,盛卵2万粒到10万粒不等。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径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4~7升/分钟。每4天用孔雀石绿溶液消毒1小时,抑制水霉菌的生长。孵至累计温度达220个度日、眼点明显时转入平列槽继续。孵化过程中人工拣除死卵。平列槽槽内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4~6个。每个平列槽可盛发眼卵4~6万粒,将卵铺成一层平列放置。采用桶槽结合方法孵化,可大大节约用水和占地面积。孵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积可孵化近100万粒鱼卵。平列槽一层摆放,便于检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继续饲养2~3周。整个孵化期间均使鱼卵处于安静状态,并严格采用避光措施。

4.发眼卵的管理

(1)温度发眼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9℃,因此应控制温度在7~13℃。

(2)氧气发眼卵耗氧较多,即使短时间停水,也会因过于密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孵化期间必须保证流水的供给,装运时务必带水操作。

(3)光线卵对光线照射的抵抗力很弱,明亮光线照射数小时就会致死,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避光措施。

(4)振动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扰及搬动时的振动。虽然发眼卵对振动的抵抗力已相对增强,但是仍应防止过于强烈的振动。

5.孵出仔鱼的管理

桶式孵化器将受精卵孵至220个度日以后,及时转入平列槽中孵化,容卵量以槽底平铺一层为佳。每万粒卵的注水量为每分钟8~10升。及时清除死卵。当槽内鱼卵开始出现破膜仔鱼时,应加强检查,及时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饲育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刷洗槽孔,保持水流畅通。刚孵化出来的仔鱼体质嫩弱,体色很淡,具有卵黄囊,伏卧于槽底,体长15毫米,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继续发育,经16~20天后,卵黄囊逐渐吸收,体表黑色素增多,游动能力增强。此时若平列槽不够使用,可移入无直射光的稚鱼池中继续吸收卵黄囊,使空出的平列槽继续放入即将出膜的发眼卵,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虹鳟称呼如下: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上浮至摄饵,称为上浮稚鱼;摄食至5个月龄左右(体重10克左右),称为稚鱼;5个月龄至周年,称为当年鱼;1~2周年,称为一龄鱼。

三、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设置

1.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是开展虹鳟鱼养殖的场所。在场址的选择过程中,对自然条件调查的目的是要选择为虹鳟鱼提供一系列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不同阶段的需要,同时还要有利于生产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

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因此水流量大小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一般情况下,建设600平方米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

虹鳟鱼对养殖水温的要求范围为7~20℃,因此要了解一年中气温最高时和最低时所测水温的指标,最高水温超过22℃即对养殖虹鳟鱼造成威胁,低于7℃则会造成虹鳟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

溶氧量一般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时虹鳟生长较快;低于4.3毫克/升,鱼鳃长时间外张,随即会出现死亡,低于3毫克/升时则会大批死亡。水色要清净透明,虹鳟喜清净而透明的水,色度一般低于30度,水中悬浮物应小于15毫克/升。水中的化学物质,应符合渔业用水的部颁标准范围。在水源与水环境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考虑充分利用地势,造成一定量的跌水和流速,做到排灌自流,减少提水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交通条件、电源动力等也应一并考虑。

2.养殖场的设置

养殖场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养殖类型而考虑。如综合性养殖场,从亲鱼培育到食用鱼养成应设计配置全套设施,而单纯从事苗种生产或食用鱼生产的养殖场,可不必设计配置食用鱼养殖设施或鱼种繁育设施。

(1)鱼池的种类和大小在虹鳟鱼养殖中,养鱼池的种类按使用目的一般可分为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交替使用。鱼池的大小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鱼苗池面积10~30平方米,水深20~40厘米;鱼种池面积50~100平方米,水深40~60厘米;成鱼池面积100~200平方米,水深60~80厘米;亲鱼池面积100~300平方米,水深80~100厘米。鱼池的高度应高出水面20~30厘米。

(2)鱼池的形状虹鳟鱼养殖池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等,以长方形池较为实用。鱼池长宽比例一般为1∶5~8。总的要求是水流必须畅通,没有死角,饲养管理方便和便于捕捞。

鱼池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清洁和管理,适于高密度放养。在鱼池的排布上,并联水池的饲养效果较串联水池为佳。若水量充足,地形地势许可,可全部采用并联水池的形式。但为了充分利用水量,通常多采用鱼苗、鱼种池并联形式,亲鱼池、成鱼池采用串联形式。串联形式一般不超过3个。鱼池要有进排水口,安装拦鱼网。池底一般要有1/100的坡度,便于清理污物。

(二)鱼苗培养

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长,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

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2/3以上,大部分鱼苗开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可投喂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0.4毫米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也可以涂抹在细铁丝网上挂在池中,让鱼苗自行取食。每天需投喂6~8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10%~12%。

经20天的饲养后,一般体长达2.5厘米,体重达0.2克,可以转到鱼种池内饲养。

(三)鱼种培育

鱼苗、鱼种的放养密度随鱼的规格、水温和注水量的不同而异。鱼苗通常在水温略偏低的条件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平均体重达到1克,在15℃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60天,在10℃水温下约需75天。再经20~30天,体重可达2克。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游泳能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放养密度和所需水量见表6-3。

表6-3每饲养10万尾虹鳟鱼苗所需面积和水量

鱼苗规格所需面积 密度 注水量(升/秒)    

(克)(米2) (尾/米2) 5℃ 10℃ 15℃

160 1 600 1 2 3

280 1 200 2 3 6

5100 1 000 3 7 14

10125 800 7 15 26

15160 625 9 22 39

20170 588 12 29 52

25200 500 15 35 62

虹鳟鱼苗鱼种越小,其饲料中的蛋白质需要量越多,饲料转换率越高。随着苗种的成长,可逐渐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

苗种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为粗蛋白40%~50%,粗脂肪4%~15%,粗纤维1%~3%,粗灰分10%~16%,水分8%~12%。

虹鳟鱼饲料多加工成颗粒或碎粒状,投饵量根据鱼体规格和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投饵率见表6-4。

在饲养过程中,由于苗种的体质和摄食能力不同等原因,生长不一致,鱼体有大有小,因此当鱼苗长到2克时需要进行筛选分离工作。将筛选的苗种,按大小不同规格分别饲养,以防大鱼争食,影响小鱼生长。筛选工作每20天至40天可进行一次,并根据苗种个体大小调整放养密度。

表6-4虹鳟苗种的日投饵率(饲料干重占鱼重的百分率)

苗种平均规格日平均水温 日投喂 粒径

重(克)长(厘米) 6℃ 8℃ 10℃ 12℃ 14℃ 16℃ 次数 (毫米)

<0.2<2.5 2.2 2.6 3.0 3.5 4.1 4.7 6 <0.5

0.2~0.52.5~3.5 2.1 2.5 2.9 3.4 3.9 4.5 6 0.5~0.9

0.5~2.53.5~6 1.9 2.1 2.6 3.0 3.5 4.5 4 0.9~1.5

2.5~126~10 1.5 1.7 2.0 2.2 2.6 3.0 3 1.5~2.4

12~3210~14 1.1 1.3 1.5 1.7 2.0 2.2 2 2.4~3.0

(四)成鱼饲养

为了得到较高的养鳟效益,需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量。为此,应在全部鱼池里经常保持最大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效益,使虹鳟鱼健康地成长。由于水量供给主要是氧气的供给,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虹鳟鱼的饲养密度及所需水量见表6-5:

表6-5虹鳟的饲养密度与所需水量

规格(克)所需面积(米2) 密 度(尾/米2)   注水量(升/秒)    

  5℃ 10℃ 15℃ 20℃

40266 375 21 47 89 148

50334 299 23 59 98 185

60400 250 28 62 117 199

70435 230 31 73 136 231

80533 188 36 83 155 265

90600 167 41 93 176 300

100665 150 46 104 196 333

1501 000 100 60 132 254 428

2001 330 75 78 154 270 500

饲料是高密度养成的关键。由于密养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所以饲料的质量是关键。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通过科学配合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要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

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45%,粗脂肪为6%~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3%,每日投饵2~3次。

池水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注水率可由下式求得:

注水量(升/秒)

注水率=——————×1000

饲养鱼重量(公斤)

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敷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部的溶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

四、鱼病防治

鱼病的防治在虹鳟鱼养殖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鱼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是提高鱼的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鱼栖息在水中,对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在发现鱼病后进行治疗,也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死亡,对病情严重的鱼,往往用药也难以奏效。因此控制鱼病,关键在于预防。鱼病按其病原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传染性鱼病、侵袭性鱼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鱼病。

引起虹鳟发病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生物因素虹鳟鱼常见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这些使虹鳟鱼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根据目前的资料,虹鳟鱼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蠕虫等。

(2)环境因素虹鳟鱼是变温性动物,体温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如水温的急剧变化,鱼体不能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虹鳟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要求,水温急剧变化,就会引起大量死亡。

养鱼池流入含有各种氮化物的农用水、农药水以及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等,可使池中有机物质过多,水质变坏,引起鱼生长不良或死亡。

(3)人为因素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极易受到水体中细菌和水霉菌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鱼病的发生。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失去平衡或缺少某种成分,会使虹鳟鱼发生营养性疾病而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减弱,易感染病菌或被寄生虫侵袭。

(一)鱼病的预防

1.传染病的预防

在虹鳟病害当中,病毒性鱼病威胁最大。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IH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等,这些病害常会给养鳟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引起各国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国虽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但效果不佳。对上述三种病毒症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对进口发眼卵要持谨慎态度,力求购自没有病毒症的繁殖场,卵运达后要用有机碘消毒处理15分钟。

2.营养性疾病的预防

鱼发病原因是由于饲料原料中的脂肪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中毒所致,因此在预防上不仅要注重配合饲料原料成分的多样,以使多种饲料原料的营养得到互补,同时要注重配合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质量和数量,加工过程中要添加抗氧化剂。另外,配合饲料的保存期不可过长,以防脂肪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引起虹鳟鱼中毒。

(二)常见病的治疗

1.烂鳃病

烂鳃病可以由细菌引起,也可以由寄生虫或霉菌引起。

病鱼不活泼,鳃盖外张,慢游在池边和排水口,不爱摄食,鳃部分泌异常性粘液,并局部褪色。严重时菌体覆盖整个鳃表面,丧失鳃的正常功能。水温4~9℃时易发此病,以春季多见。

防治方法:用2000倍的硫酸铜溶液洗浴1~2分钟,或按每50公斤鱼体重加5~10克呋喃唑酮药饵投喂。

2.节疮病

由细菌引起。在鱼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节疮,发病部位多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皮下肌肉形成感染病灶,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口。

防治方法:按每50公斤鱼体重用2.5克磺胺噻唑制成药饵投喂,每周一疗程,第一天药量加倍。

3.水霉病

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菌类,因此健康虹鳟鱼以及活的发育卵一般不受其感染。虹鳟患此病多是在体表受伤后受病原体侵袭所致。

防治方法:可用4%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10-6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0.5~1小时,孵化鱼卵可用5×10-6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冲洗1小时。

4.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纤毛虫病。小瓜虫在鱼的皮肤和鳃组织中剥取细胞质为食,寄主受刺激分泌粘液包围,形成白色囊泡,呈现出许多大白点,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4×10-6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小时或用1/4000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小时。

5.三代虫病

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并大多数寄生在鱼的鳃部和背鳍部。

鱼鳃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黑色;鱼体色暗黑无光泽,离群缓游,病鱼不摄食,逐渐瘦弱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1×10-6~2×10-6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0~60分钟,或用20×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30分钟,也可用2%食盐溶液浸洗2分钟。

五、北京市虹鳟发展前景

北京市的延庆、密云、怀柔、房山、门头沟等区县,为水库资源、山区流水资源集中区,并且山地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民风古朴,旅游景点集中,形成自然风光休闲度假优势,因此利用水库资源和山区流水资源,开展高档的冷水鱼养殖,发展集垂钓、烧烤、餐饮、休闲、观景、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渔业项目,很有前途。

观光垂钓旅游渔业是京郊近几年发展的产业,也为京郊渔业摆脱困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发展观光垂钓旅游渔业是市场的要求,也是商品鱼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即为旅游增加了光彩,也为大批渔(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集餐饮、垂钓、住宿、休闲、烧烤、野菜、采摘多功能为一体,使渔(农)民获得了比养鱼更高的综合效益,实现了市民和渔(农)民、城市与乡村的有机结合与交流。

相关文章

  • 鳗鱼肠炎病的发生与防治
    鳗鱼肠炎病的发生与防治

    在鳗鱼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细菌性肠炎病发生,特别是在福建养鳗发达地区屡见不鲜,该病不易彻底治愈,且复发率高,严重困扰广大养殖业者。 病原及症状:肠炎病的病原主要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外表观察通常可见肛门红肿,排泄物呈灰白色漂浮于水面,病鳗离群独游,活力下降。解剖可见鳗鱼肠壁微充血或严重充血...

    843 渔业常识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常识
  • 虹鳟鱼仔鱼的培育条件与鱼苗放养技术
    虹鳟鱼仔鱼的培育条件与鱼苗放养技术

    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的生命力越强,而上浮稚鱼是鱼苗刚刚孵出后,规格最小阶段,以至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2/3时开始上浮并且可以开口摄食人工饵料。这时的小虹鳟鱼苗全长在17~30毫米,体重在60~260毫克。因为刚孵出的稚鱼非常娇嫩,上浮稚鱼的培育是虹鳟鱼苗种饲...

    1443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烟草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烟草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烟草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病,部分烟区还有“鸡爪根”、“马鹿根”等俗称。烟草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生较为普遍,据对16个植烟省调查,除东北3省未发现有根结线虫为害外,其余13个省均有根结线虫为害,且日趋严重,发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为害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89-1991年仅在安徽、河南、...

    2334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前景 养殖指南
  • 鳜鱼池塘养殖的3种方式
    鳜鱼池塘养殖的3种方式

    鳜鱼又称桂鱼、胖鳜、季花鱼、鳌花鱼、桂花鱼、花鲫鱼、花花媳妇、锯婆子等。过去一直靠天然水域捕捞,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量少价高。鳜鱼养殖主要条件为高溶氧,水清净,最好具微流和充足适口的鲜活饵料。(一)直接放养选择水深可达1.5-2.0米的池塘,经清整再进行家鱼苗肥水发塘,保持微流水。发塘密度每1000平方米75万尾,...

    1328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技巧
  • 清晨虾池投药危害大
    清晨虾池投药危害大

    最近,江苏省如东县岔南乡长桥村有两个养虾户,在清晨天气凉爽时使用生石灰消毒,由于使用的时间不当,结果造成幼虾几乎全部死光。这个乡的长桥村十三组养殖户刘某,去年夏天地一个早晨,他在不到667米2 (1亩)大小的虾池时使用了仅4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谁知,用药片刻时间,大量的幼虾在池边乱跳,不到半小时青虾几乎死光,造成1...

    1577 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手册
  • 淡水鱼弯体病防治
    淡水鱼弯体病防治

    弯体病又叫畸形病。病因:这种病大多发生于新开鱼塘中的鱼苗和鱼种。其原因有以下四方面。(1)由于池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所致。土壤中的重金属盐类含量虽然微小,但很普遍,久经养鱼的鱼塘,其金属盐类大部分已溶解,含量极微,一般不会引起弯体。但新开塘就容易引起此病。(2)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钙和维生素C等而...

    1780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冬春鱼类竖鳞病的防治
    冬春鱼类竖鳞病的防治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一、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

    1945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黄鳝出血病防治
    黄鳝出血病防治

    该病亦称黄鳝出血性败血病。 1.病原该病不仅是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往往引起较大损失。经南京农业大学陈怀青等(1991)鉴定,该病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单鞭毛的气单胞菌。取市场上健康鳝30条,人工接种气单胞菌毒株,发病症状与原发症状完全相同,接种后91小时100%死亡。 2.病鳝症状(1)外观症状鳝体表面出现大小不一出血斑...

    478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知识
  • 利用闲置鳗池养殖虹鳟初试
    利用闲置鳗池养殖虹鳟初试

    为拓展鳗场养殖空间,我站利用鳗场冬、春季节闲置的成鳗池,进行虹鳟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鳗场选择试验地点选择在泮洋乡曲斗村曲斗养鳗场。该场养殖用水系引用山涧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6.5~7.5,溶解氧7~8毫克/升,常年水温变化幅度为1~27℃,除高温期(5~8月份)水温达24~2...

    1839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前景
  • 巧辨鳗苗品种
    巧辨鳗苗品种

    一般来说,长江流域所产鳗苗为日本鳗,它优于法国产的欧洲鳗、美国产的美洲鳗、印尼及澳大利亚产的澳洲鳗和菲律宾产的菲律宾鳗。不仅售价有明显差别,而且适合我国养殖。为避免养殖户在购买鳗苗时上当受骗,现将各种鳗苗的特征和辨别方法介绍如下:看体型体色日本鳗苗为长鳍型,全身透明,体较圆,尾柄上无黑色素胞,眼小,吻尖而长;欧洲鳗苗也...

    439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教学
  • 养风水鱼发大财
    养风水鱼发大财

    新加坡一条罗汉鱼卖了6.8888万新元日前,一条仅12寸长的“金刚罗汉”以6.8888万新元售出,相信是新加坡身价最高的罗汉鱼。罗汉鱼约四年前在新加坡出现,近一年来成为许多观赏鱼爱好者的最爱。其中,“金刚罗汉”是罗汉鱼中的贵族,主要有黄色和橙红色两种,并以橙红色较为珍贵。日前以特高价售出的“金刚罗汉”,颜色非常鲜艳,再...

    802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资料 养殖禁忌
  • 秋季河蟹养殖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年底的产量
    秋季河蟹养殖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年底的产量

    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气温水温适宜,是河蟹完成最后一次脱壳进入育肥和销售阶段,也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年底的产量。此阶段白天很热,夜晚比较凉爽,水温温差较大,水质易变,极易诱发各种疾病,切不可掉以轻心。1、合理换水,保持良好水质。池塘中的残剩饲料等废物会败坏水质。为保证水质清新要勤换水,蟹池水的透明...

    483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科普 渔业养殖知识
  • 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一、形态特征:体侧扁,头中等大小,口端位;眼中等大小,略偏头部上方。成熟雄鱼颌部不扩大,下颌长为头长的29~37%。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两段。上段侧线有鳞片18~24枚,下段侧线有鳞片12~22枚。沿侧线列鳞数30~35,通常32~33。背鳍发达,起点于鳃盖后缘相对,终止于尾柄前端;硬棘16~17,软条12~13;...

    2641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 鲶鱼网箱高产养殖技术
    鲶鱼网箱高产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鲶鱼,每平方米养成鱼17.5千克,经济效益是草鱼、鲤鱼的5倍~10倍。主要技术如下:一、设置网箱,分级饲养选择溪河、湖泊、水库等水质清新、溶氧高、pH值适宜的宽敞水域设置网箱。根据河鲶不同生长阶段确定网目大小和网箱积。鱼苗网箱,网目0.8厘米~1厘米,面积8平方米;鱼种网箱,网目1.5厘米~2厘米,面积12平方...

    1381 渔业知识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常识
  • 山东滨州无棣参鱼混养开启海参养殖新模式
    山东滨州无棣参鱼混养开启海参养殖新模式

    日前,在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海参养殖园区看到,现代农业优质鱼项目区放养的海参,养殖工人下水即可在参礁周围摸到,技术人员说,现在海参正在夏眠阶段,这茬海参是去年秋季放养,现在已经长到每斤二三十头,长势喜人,今年就可选捕上市。友发院士工作站的科研人员选择了其中4个池塘、400亩面积的水面进行了参鱼混养试验,混养牙鲆鱼种2...

    910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