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国内引进虹鳟试养(1977年)较早的省份之一。现有省虹鳟鱼良种场、省冷水鱼良种场、祁连雪冷水鱼良种繁育中心、甘南玛曲虹鳟鱼场、碧泊虹鳟鱼场、永吕县水电厂鳟鱼场、永昌县北海子虹鳟鱼场等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以及240余户家庭作坊式养殖场,养殖面积270亩,年产量1500吨。
纵观甘肃28年的养鳟历史,在养鳟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目前许多养殖者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一些科研工作者和养殖技术人员在虹鳟的病害防治研究方面也作了积极有益的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们反过来又为甘肃养鳟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结合本人20年的养鳟科研实践,对甘肃虹鳟鱼病害的防治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一、研究现状
甘肃养鳟的历史虽然较长,但对虹鳟病害展开防治研究的时间不长,而且到目前还没有鱼类病害防治研究的专业机构和队伍,因此用于这方面的专项研究经费也就无从谈起。在比较庞大的养鳟队伍中,专门从事病害防治研究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一些有志于养鳟事业的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克服种种困难,有针对性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有:
1.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我们与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一同联合攻关,从发病稚鱼中新分离到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成功分离出病原体(IPNV-sp株),并对病原特性、流行病学、病理学和防治方法等作了深入研究。指出该病毒能够穿入鱼卵中,通过鱼卵造成垂直传播。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在引进发眼卵时要严格检疫,防止将病毒带入;已有此病的鱼场,要注意净化亲鱼,加强对水源、污染池塘和渔具的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即在孵化开始前用漂白粉对孵化设备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上浮稚鱼转池喂养,事先用漂白粉浸泡鱼池;发现症状立即用5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静水消毒30~40分钟,病情缓解后再用漂白粉挂袋法消毒水体和鱼体;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料营养,增加维生素B1、维生素C含量,可使稚鱼的成活率提高到88%,效果十分明显。
2.虹鳟稚鱼细菌性鳃病对病原的特性、发病机理做了认真的观察研究,认为引起此病的嗜鳃黄杆菌(HavobacteriUmbranchiophila)是一种溶血菌,广泛存在于鱼池和天然水体。当虹鳟鱼苗长时间过量摄食往往会产生肠炎病,而得了肠炎病的鱼苗摄食很少,甚至停止摄食。然而,鱼苗阶段又是虹鳟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需要充足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这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作用的结果就是短时间内造成鱼苗体质~卜降,抗病力降低。由于嗜鳃黄杆菌对虹鳟鱼苗的鳃组织极具亲和力,此时水体中的这种菌聚积并侵蚀、破坏鳃组织,进而从伤口进入血液,溶解血细胞,使红血球数量减少,载氧量急剧下降。尽管此时水体溶氧并不缺乏(>6毫克/升),但病鱼苗仍表现呼吸频率加快、严重缺氧的样子。因此它属条件致病菌,当养殖密度过高,水环境恶化(NH3、H2S、Zn含量超标,DO下降,水质混浊),鱼免疫功能下降时即引发此病。
由于该菌对食盐的耐受性为0~1%,所以对单纯由这种菌引起的稚鱼细菌性鳃病,只要用50克/升食盐水洗浴即可治愈;但多数情况下,稚鱼细菌性鳃病往往并发肠炎病,对此则要采取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3.虹鳟亲鱼产后死亡虹鳟亲鱼产后死亡率高是我国各虹鳟鱼繁殖场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据调查,包括榆中县虹鳟鱼试验场在内的全省十余家虹鳟鱼苗种繁殖场,亲鱼产后的死亡率均超过10%。有人指出,像虹鳟、金鳟、硬头鳟、褐鳟及红点鲑属鱼类,繁殖后亲鱼的死亡率为15%~20%。笔者研究出的给产后亲鱼注射青霉素,再用10%的食盐水浸泡15~20秒的综合疗法,可将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而且受伤部位愈合快,一般经半月至二十多天即可完全恢复食欲。近10年来,这一疗效在国内一些虹鳟鱼苗种繁殖场也得到了验证。
4.虹鳟肝损伤主要是由于摄入脂肪被氧化的饲料或营养不全的饲料,使肝细胞受到损害,肝脏机能紊乱,代谢发生失调,引起鱼大批死亡。该病在我省各养鳟场及全国大部分养鳟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稚鱼、成鱼及亲鱼饲养阶段均可发生,损失惨重。笔者借鉴中医理论,大胆开展中草药防治研究,通过反复试验总结,筛选出理想的治疗方剂"茵陈三黄汤",并在我省和黑龙江省成功运用于虹鳟、金鳟、银鲑、大西洋鲑等鲑鳟鱼的肝损伤治疗,为中草药防治鱼病作了积极的尝试。
5.虹鳟异食现象就是虹鳟摄入沙、石、木质纤维和淤泥等不正常的摄食行为。由于鱼的胃、幽门部和肠管中存在大量上述异物(占体重的0.45%~7.85%),使鱼体负荷加重,并强烈刺激、甚至损伤消化器官,鱼的食欲大为减退或者消失,生长严重受阻,从而降低了养鳟的经济效益。此现象主要发生在成鱼及亲鱼饲养阶段,其发病原因是饲料中某些营养素的严重不足或缺乏,这与养殖者重苗种培育、忽视成鱼和亲鱼饲养阶段合理搭配饲料有一定关系。防治方法是调整饲料配方,改喂优质全价的饲料。
6.虹鳟营养性肝病和肌病通过大量解剖、组织切片观察和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率先提出了虹鳟营养性肝病和肌病的概念。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如硒)或过高(如铜)可能是造成鱼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该病无传染性,从鱼苗到商品鱼发病率高达60%左右,死亡率在40%~80%,严重者造成养殖场(户)毁灭性的损失。
我们想通过病因学、发病学的研究,确定危害虹鳟养殖的营养性肝病和肌病的主要病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研制适合虹鳟营养需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添加剂,筛选毒副作用小,在体内残留少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制定虹鳟养殖过程中有效防治该病的规范性技术标准,解决制约我省虹鳟养殖发展的这一主要疾病。
以上除虹鳟营养性肝病和肌病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外,其余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对生产过程中亲鱼饲料中添加新鲜饲料、孵化时仔鱼开食时间、预防鱼苗营养性疾病、鲑鳟鱼遭洪水呛后引发肠炎病的防治、鳟鱼对温差的适应性、鱼的胖瘦对运输成活率的影响、孵化用水净化处理、防止雄鱼早熟、虹鳟鱼肌间刺增多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鲑鳟鱼类养殖生产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指导和宝贵经验。
从以上研究情况不难看出,在甘肃的虹鳟鱼养殖中,以营养性病害占多数,而这恰恰又是被养殖者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同时,这也反映出甘肃的养鳟生产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即多数养殖者仍沿用传统的自己采购原料、自行加工生产饲料投喂、作坊式的养殖方式,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二、前景展望
高密度养殖是虹鳟的最大优势,由此引发的养殖水体环境恶化问题,在我国目前因生产力水平低下而难以实现科学的调控,再加之养鳟饲料配制加工技术滞后,使得虹鳟的病害种类将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亦日益严重。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资料,2003年我国虹鳟的发病率高达37.5%,居各养殖水产动物之首。其中有些病害给养殖场造成毁灭性灾害,损失极其惨重。所以从某种意义讲,能否科学有效地防治病害是制约养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甘肃是西部地区比较贫困的省份,多年来对养鳟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所以目前在甘肃虹鳟鱼养殖中占主导地位的这种作坊式的落后生产方式,在今后若干年内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即实现养鳟饲料的商品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可以预见,甘肃的虹鳟病害,尤其是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全国相比将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来养鳟面临的病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甘肃冷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就全省来看,冷泉水目前只利用了不到20%。另外还有27万亩适宜鲑鳟鱼养殖的冷水低温性水库也有待开发。因此,今后甘肃渔业的优势和发展重点仍将是鲑鳟等冷水性鱼类养殖。鉴于此,关注和加强鲑鳟鱼病害防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今后应把病害防治研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重视养殖生产一样,加快相应机构的建设进程,投入必要的经费,对危害养殖生产的一些重大病害展开前瞻性研究。同时,要加强鱼病检测和检疫工作,在生产中从源头搞好检疫工作,把好关,拒携带病毒病的鱼苗、鱼种、亲鱼于我省渔业生产之外;推广普及鱼病防治技术,为鲑鳟鱼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使养鳟者免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只有这样,甘肃的养鳟业才能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