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池塘鱼病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时间 : 06-22 投稿人 : 桃风杏雨 点击 : 2657 次

1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池塘鱼病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 海水养殖技术

1.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类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病原体就会大量生长繁殖,不断侵害鱼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1.2环境因素所致池塘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并且也是鱼类病原体的主要孳生场地和传播源;如池塘内淤积过厚的池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鱼类敌害等。一些病原微生物常通过水体的流动从一处流向另一处,所到之处都被污染;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或水草之中,当水温适宜时,就可进行大量繁殖;而有些病原体则是以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或鱼类敌害为中间宿主,为鱼类病原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3人为因素所致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也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饲养管理不当主要表现在投饵施肥不洁,所投喂的饵料常携带着大量病原体,特别是投喂被污染过的水草,可将病原体带入水体或直接进入鱼类机体。有些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1.3.2操作不当在拉网起捕、干塘捕捞或并池饲养过程中,常因操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体表受到损伤,而易患水霉病、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

1.3.3使用不洁用具常见的用具有网具、鱼盆、鱼种箱、饵料桶、氧气袋、装鱼桶、增氧机、潜水泵等,当在被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立即用于其他池塘作业,这也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2预防鱼病传播的方法

2.1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彻底清除池塘过厚淤泥,并铲除池塘四周杂草和水生植物的根、茎等。有条件时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将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彻底根除。并放干池水让其曝晒,再注入适量的水,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1)按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茶粕40~50kg溶化后全塘泼洒;

(2)按每667m2用五氯酚钠15~20kg或漂白粉20~25kg+硫酸铜2~3kg溶解后全塘遍洒。

2.2搞好鱼种消毒所投放的各类鱼种,不管是自育还是从市场购买的,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下塘放养。鱼种消毒的具体方法是:

2.2.1用25~30g/L食盐水+90%的敌百虫结晶100g,浸泡鱼种10-15min;

2.2.2用0.2~0.3g/m3孔雀石绿或10~12g/m3高锰酸钾+0.5g/m3B型灭虫灵,浸洗鱼种8~10min;

2.2.3可用20~30g/L的食盐水+1g/m3敌百虫+0.8g/m3硫酸铜混合液浸洗鱼体。以上3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杀灭鱼种体表的病原体。

2.3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2.3.1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凡是池塘注入新水或是鱼病发生的旺季,严把池塘水体消毒关,可按667m2用强氯精350-400g兑水全塘遍洒,或每667m2水面用硫酸铜1.5~2kg+B型灭虫灵800g兑水全塘泼洒。

2.3.2坚持科学投饵施肥所投喂的饵料要求新鲜,无霉变。草料可用0.7g/m3硫酸铜溶液或1g/m3漂白粉溶液浸泡10min再喂鱼。有机粪肥最好堆放经充分发酵腐熟后再施入池塘内。这样不仅改善了水体中的肥度,还可有效杀灭粪肥或有机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

2.3.3严格渔具消毒

网具类使用后曝晒。也可用药物消毒,如来苏儿,菌毒灭,75%酒精溶液等都可用作渔具消毒,渔具最好做到专地专用。

2.3.4发现病鱼及时作出处理

如发现池塘鱼类患病时,应立即将病鱼捞起,确诊鱼病对症下药,及时治疗。病国死尸不可乱丢,要及时烧毁或作深埋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2.3.5捕杀鱼类敌害,防止病原传播可用毒饵诱杀蛙、水蛇、水鼠、翠鸟等敌害。

相关文章

  • 脊尾白虾养殖池塘倒藻处置方法
    脊尾白虾养殖池塘倒藻处置方法

    “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硅藻)。在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夏秋两季由于气温的突变或人为管理不当,养殖水体易发生“倒藻”现象。处理不当会导致塘虾的缺氧、发病和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现结合一例脊尾白虾养殖池塘“倒藻”案例,将处置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基本情况...

    318 养殖妙招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技术
  • 鳗鱼疾病诊断操作技术
    鳗鱼疾病诊断操作技术

    养鳗业对福建省的水产业来说,是个支柱产业。随着养鳗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鳗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病因也多种多样。笔者走访了福清、长乐、闽南等地区,发现许多养鳗场技术员对鳗鱼疾病的诊治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步”的现象,从而未能针对发病的主要病因进行根治。现将鳗鱼疾病诊断的操作技术陈述如下,以供业内人士参考。由于鳗鱼属变温...

    2005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技巧
  • 青虾的放养成活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青虾的放养成活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有些虾农反映,当初青虾放的较多,而收获时很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走访了许多虾农,调查后发现,放养时节,有许多环节未把握好,会导致青虾成活率低。1、青虾脱水时间较长:⑴由于放养时,一些虾农图省事,请鱼贩子收购,苗种离池塘相对较远,脱水时间较长,影响了成活率。⑵对策:建议带水增氧运输,以提高成活率。2、虾苗装运数量过多:⑴...

    1219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教学
  • 罗非鱼苗种寄生虫防治
    罗非鱼苗种寄生虫防治

    2007年1月13日早上,茂名市公馆镇下垌村一李姓养殖户所养罗非鱼暴发病害。14日,茂名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组织技术员抵达现场,了解情况,解剖病鱼并调查取样。一、池塘条件李姓养殖户共有3口鱼塘,其中1口塘发病,发病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7亩,水深1.6米,泥沙底质,周围无农田、工厂等污染源。主养罗非鱼,混养鳙鱼...

    793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教学
  • 如何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如何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早期壮苗南美白对虾食性杂而且食量大,虾苗刚从苗场放入虾池养殖,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整个养殖过程带来病害的威胁,就是SPF(无特定病原)虾苗也难以保证养殖成功。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如蚝肉和鲜鱼肉糜,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中期防病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

    2722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禁忌
  • 绿毛龟的品种和选择
    绿毛龟的品种和选择

    由于绿毛在龟体上着生的部位和形状不同,便形成了绿毛龟的不同品种,近年来绿毛龟养殖者研究出不少新的品种,其中以“青龙戏水”长相十全十美,为最名贵品种。绿毛龟有如下几个品种:1、青龙戏水:龟的头部、四足、背甲、腹甲、尾部都长有绿毛;2、五子夺魁:龟的头部、四足、背甲、腹甲长有绿毛,虽比青龙戏水略差一筹,但仍属罕见,活的珍宝...

    571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知识 水产养殖技巧
  • 七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水产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七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水产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7月份,农历节气是小暑到大暑季节,盛夏高温开始了。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多数的水产养殖品种进入了适宜水温的上限,因此是养殖鱼类、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但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时常出现台风(或热带气旋)和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同时常有强对流雷阵雨发生,这也给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期。此...

    1133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 冬春放养河蟹技术要点
    冬春放养河蟹技术要点

    一、放养准备 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螺蚬较多的水域,水草不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种植或收集部分水草予以弥补,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需要。同时采用网片和木桩将养殖水域双层圈围起来,高度以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为宜。幼蟹放养前,还应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天敌。   二、...

    1707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科普
  • 鹦鹉龟人工养殖技术
    鹦鹉龟人工养殖技术

    鹦鹉龟是一个奇特的龟种,原生活于山区多石的浅溪中,目前在自然界中已濒临灭绝,大力提倡驯养和人工饲养鹦鹉龟是很有必要的。最近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技术人员培育鹦鹉龟获得成功。鹦鹉龟长有较长的尾巴,生有鳞甲,其头、眼、嘴均似鹦鹉而得此名,特别逗人喜爱。它四肢粗壮有力,爪子锐利,前肢5爪,后肢4爪,指、趾间具蹼...

    2511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知识
  • 草鱼相似病的诊断
    草鱼相似病的诊断

    对于症状相似的草鱼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区别诊治而盲目施药,往往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影响养殖效益。1.细菌性烂鳃病与鳃霉病。病鱼的共同特征是鳃瓣受损、腐烂发白。细菌性烂鳃病病鱼主要表现为:鳃丝腐烂发白,鳃丝尖端软骨外露,附有污泥和黄色黏液,鳃盖骨内表皮充血,表面常被腐蚀成不规则的透明小洞。鳃霉病病鱼主要表...

    2439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 鱼种的秋季管理技术
    鱼种的秋季管理技术

    秋天,乍寒还暖,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搞好秋季鱼种的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手段,笔者认为,秋季的鱼种管理技术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来说水质便会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清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

    2924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知识
  • 精养渔塘合理施肥
    精养渔塘合理施肥

    一、施足底肥:一般在鱼苗放养前一周,每667平方米精养渔塘可施绿肥1吨,或粪肥500千克~750千克。对水色呈茶褐色或油绿色的肥水塘,可以酌情少施。二、追肥:大多用化肥作追肥,因为化肥是速效肥,见效快,持续时间短。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2.5千克加过磷酸钙5千克,兑水全池泼浇。但需视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水质清瘦、鱼不浮头...

    2292 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技术
  • 高密度养殖罗非鱼应注意的问题
    高密度养殖罗非鱼应注意的问题

    每年6月至9月的高温季节是罗非鱼生长旺盛时期,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一段高温期促使罗非鱼尽快达到上市规格,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积进入6月以后,由于水温逐渐升高,水体表面蒸发量大,水位下降,加上罗非鱼养殖前期规格小,池塘鱼载量不高,而到了高温期罗非鱼真正进入快速生长期...

    2206 水产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前景
  • 七月份浙江省水产养殖流行趋势和对策建议
    七月份浙江省水产养殖流行趋势和对策建议

    7月份是水生动物生长的重要阶段,水产养殖动物食欲强,摄食量大。浙江省各地持续高温,伴随着雷阵雨、台风等,气候变化无常,水质易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根据浙江省历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和今年病害发展的趋势,预计7月份发病较高的有淡水鱼类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寄生虫病,海水鱼类的刺激隐核虫病、肠炎病,对虾的...

    1504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 河蟹后期管理要点
    河蟹后期管理要点

    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大,秋高气爽的天气适宜蟹虾鱼类快速生长,尤其是河蟹,在这段时间还有一次蜕壳,这次蜕壳对河蟹的规格、产量、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取得全年河蟹生产丰收的关键时期,要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事项:一、强化饲养河蟹饲养后期是催肥期,是加强营养积累,增加蟹黄的时期,蟹黄越多,...

    2369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常识 渔业相关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