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养鸭业,特别是规模养殖,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很重要,否则易发生疾病,造成损失。和所有畜禽一样,鸭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对鸭而言,危害较大的主要是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由3个环节组成,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因此,鸭病的防疫工作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和切断这3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抓好“养、防、检、治”的综合性措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疾病时的扑灭措施两个方面。下面介绍两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鸭瘟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死亡性的传染病。它是由疱疹病毒引起,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染发病。成年鸭发病与死亡较为严重,1月龄以下的小鸭发病较少。
流行与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节尤易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潜伏期2天~4天,体温急剧升高到43℃以上,病鸭食欲减少或停食,流泪,眼有脓性分泌物,部分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病鸭下痢,稀粪绿色或灰白色。病后期体温下降,精神极度不好,一般病程为2天~5天,慢性病例可拖至1周以上,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体重轻飘。
剖检诊断 剖检病死鸭,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即口腔咽喉头周围可能有坏死灶,食道内有条纹状的溃疡,在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或溃疡,小肠有出血环,这些是鸭瘟的特征病变。此外,肝脏微肿胀,瘀血和出血斑点,心脏有出血点等。
防治措施 预防该病可注射鸭瘟弱毒苗,疫苗对20日龄的小鸭,免疫期可达6个月,成年鸭注射疫苗后,免疫期可达1年。如一旦发生鸭瘟,须采取严格封锁消毒措施,病死鸭深埋或焚烧,粪便、羽毛、污水须经消毒,垫草宜烧掉,不再重复使用。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应以预防为主。
小鸭病毒性肝炎
该病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原为鸭肝炎病毒,本病毒对环境因素抵抗力强,鸭场一旦污染,难以消除,它主要通过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该病仅发生于5周龄以下的小鸭,特别是3周龄以下的雏鸭更易感染,且死亡率高。
症状 病鸭精神萎靡,缩脖,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迟缓,食欲下降或废绝。发病半天到一天即发生全身性抽风,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所以有“背脖病”之称。两脚痉挛性反复蹬踏,有时在地上旋转,一般病鸭出现抽风后十几死亡。有的可持续5左右才死亡。也有的雏鸭死亡之快相当惊人,看不到症状。
剖检诊断 剖检可发现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变发脆,易碎,颜色暗淡或发黄,尤其1周龄以内的小雏鸭。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防治措施 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鸭场的防疫消毒至关重要。严禁从发病鸭场或孵房购买雏鸭,严禁场外人员未经消毒进场。成年种鸭开产前皮下注射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2次,每次1毫升,间隔2周,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经注射过疫苗的种鸭所产的蛋即含有抗体,所孵出的小雏鸭体内的抗体可维持2 周~3周,能保护雏鸭在易感染的时期不感染鸭肝炎。有时也可在3周龄~4周龄时注射1次疫苗直到出售。如种鸭未曾注射过鸭肝炎疫苗,可以用弱毒疫苗免疫 1日龄雏鸭,使小鸭获得主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