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技术由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发明。?
关键技术与措施:①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技术。性诱剂是一种昆虫性信息素,对雄虫的引诱力强,一枚诱芯的有效诱集范围为1亩,为了准确预测预报,每园可设置2~3个诱芯。各地每年从5月初开始悬挂,直到9月份诱不到为止。悬挂高度为1.5米左右,将诱芯用铁丝拴好,喇叭口朝下,下面设置一个大碗,内盛满水并加少量洗衣粉,诱芯距水面高度为1.5~2.0厘米。自悬挂之日起,隔日观察诱蛾数,当发现连续2~3次数量猛增时,即为成虫高峰期,之后一周内应进行树上喷药防治,该期即为防治适期。诱芯的有效期为一个月,故每月更换一次。②梨大食心虫的防治适期为转蚜期和转果期。经3年观察,太原及晋中地区转蚜期为4月上旬至4月下旬,物候期正值梨芽膨大期。转果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而转芽期、转果期的高峰迟早受当年气温和雨量的影响,当气温达到12℃以上,梨芽含水量达70%以上时,即为转芽高峰期,转芽高峰期进行喷药防治,防效在90%以上。?
防治效果与指标:蛀果性害虫的防治关键是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如果能在适期防治,防效在85%~95%之间。防治适期即成虫高峰期后的一周,成虫高峰期后调查,如卵果率达1%时,可采用树上喷药防治。?
经济效益:蛀果性害虫防治的关键技术是适期防治。据统计,适期防治,比盲目用药提高30~50个百分点,减少用药次数2~3次,合计亩增收节支65~148元。?
社会效益:该技术关键是适期防治,杜绝了盲目用药,减少了农药对果品的影响,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好果率和果品质量,使果品逐步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