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尹文英(1963)、川本等(1965)、Meyer(1966)、江草等(1973)、Hoffman等(1974)的报告,治疗和控制锚头鳋病较为的药物,主要是高锰酸钾和敌百虫。Putz等(1968)提出了感染锚头鳋痊愈后的鱼体可以获得免疫。
潘金培等(1979)比较系统地进行了针对发育各个阶段锚头鳋药物筛选试验。首先,他们进行了药物锚头鳋虫卵和幼虫的试验,将从锚头鳋虫体上摘下的卵囊,分别放入盛有浓度为0.5mg/L的优效磷、磷胺、敌百虫、杀螟威、杀虫畏、三硫磷、1‰的食盐溶液中后,定时用解剖镜观察虫卵与幼虫的发育情况。试验结果证明:(l)锚头鳋卵囊在以上7种药物的溶液中均可孵化成无节幼体,说明这些药物并不能杀死锚头鳋的卵囊;(2)优效磷、磷胺和食盐不能影响孵化出来的锚头鳋幼虫发育,说明这几种药物既不能杀死锚头鳋的卵囊,也不能其幼虫;(3)敌百虫、杀螟威、杀虫畏、三硫磷等药物溶液能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并且其幼虫的效果以敌百虫为。
随后,他们继续对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成虫进行了药物的筛选。先后试验了杀螟松、马拉硫磷、西维因、磷胺、二嗪农、辛硫磷、乐果、三氯杀端枫、杀螟威、杀虫咪、硫酸亚铁、杀虫畏、多灭磷、苏果磷、三硫磷、亚胺硫磷、松节油等药物,并采用敌百虫、硫酸亚铁等药物成为敌百虫合剂进行了寄生在鱼体上锚头鳋的试验,试验结果则是证明了这些药物对锚头鳋的成虫均没有的杀虫效果。
潘金培等(1979)采用敌百虫幼虫与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药物只能杀死尚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的幼虫,而不能杀死已经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这个研究结果是与川本等(1965)、Meyer(1966)和Hoffman等(1974)的研究报告中结果是相似的。因此,即使将敌百虫作为一种治疗锚头鳋病的药物,如果只是采取一次用药的方式给药的话,实质上只是能起到控制锚头鳋病情发展的作用。于是,他们提出了在不同季节采用这种药物控制鱼类锚头鳋病的方法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在夏季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病时,对养殖池塘泼洒敌百虫溶液,水中的锚头鳋幼虫被杀死,由于是处于夏季高温季节,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寿命很短,不久即自然脱落。当虫体从鱼体上自行脱落后,病鱼也获得了相应的免疫力,因而使药物治疗得以显示出的效果。不过,当他们在秋季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疾病时,就发现一次用药后的治疗效果不如夏季,需要间断施药两次甚至三次,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这可能就是因为锚头鳋在秋季的寿命较夏季长一些的缘故。
王玉群(2004)采用75.0%的乙醇做溶剂,提取苦楝树皮、博落回、仙鹤草、苦参等18种杀虫植物的粗提物,用于草鱼锚头鳋的无节幼体。试验结果证明,在50.0mg/L的药物浓度下,锚头鳋无节幼体在24h内的死亡率可以到达90.0%以上。而且4种杀虫植物粗提物在24h内的杀虫活性顺序为:苦楝树皮<博落回<仙鹤草<苦参。
关于高锰酸钾锚头鳋成虫的效果,尹文英等(1963)做过试验观察,在饲养水温为20-28℃之间,采用1/5万-1/10万的浓度浸洗60-150s,对草鱼锚头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鳙体上的多态锚头鳋的效果就比较差。潘金培等(1979)同样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寄生在鳙身体上的多态锚头鳋进行了试验,当水温在 24-30℃之间用1/8万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 h,锚头鳋的率达到了80.0%。在水温为30℃以上时,用1/10万的高锰酸钾溶液;在10-20℃用1/5万的药物浓度,浸洗1.0 h;水温在10℃以下,用l/3万的药物浓度,浸洗30.0min,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疗效。
不过,如果是采用上述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在发病鱼池中进行治疗,方法是将鱼集中在捆箱内,或在捆箱外再加一层塑料薄膜,以减少箱内的水与池水流通,然后计算捆箱的体积后施药,并在浸洗过程中不断补充药物。其结果则是杀虫效果远不如室内试验结果理想,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药物浓度在浸洗过程中不能保持稳定。
因此,高锰酸钾虽然是锚头鳋成虫比较的药物,但是将其应用在鱼池中治疗疾病时,其具体浸洗方法还是需要认真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