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泥塘里泥鳅养殖前景大
- 现在,王海智不仅自己走向了致富道路,还开设了培训班,传授育苗和养殖技术,带动周边数十户农户共同致富。他自豪地说,自己所掌握的一整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繁育成功率,目前,他的寸苗亩产量可达30万尾,市价800元/1万尾。1个半月便...
-
- 湘潭3000公斤台湾泥鳅滞销
- 俗语说“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意思是两者都是难得的美味,泥鳅也素有“水中参”的美誉。可近来,湘潭县河口镇的张幜一家,却望着自家养的3000多公斤台湾泥鳅发愁。原来,由于市场供给量大增、价格下滑,各地台湾...
-
- 辽宁“盘锦泥鳅”正式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泥鳅产业第一市”的要求,认真调研、积极筹划,在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从去年9月开始启动“盘锦泥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去年11月,相关申报文...
-
- “泥鳅+浅水藕”帮农致富
- “俺今年这40亩莲藕池塘里套养的泥鳅全被郑州一家超市提前预订了。”看着池塘里长势喜人、一片碧绿的生态莲藕,获嘉县大新庄乡西刘村村民张兴宾高兴地告诉笔者。张兴宾带着笔者沿藕池的周围转了一圈,只见两个...
-
- 泥鳅养殖为乡亲开辟一条致富新路
- 养殖大户陈朝福正在基地里忙碌着,看到他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仿佛看到了他在无数个日晒雨淋下的辛勤劳作,也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他圆了返乡创业的“致富梦”。陈朝福是玉蕉村人,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
-
- 论增氧对泥鳅养殖的必要性
- 通常来讲,泥鳅是不会缺氧的,因为泥鳅有鳃呼吸、肠呼吸,即使是把水放干,在没有水的环境下,泥鳅也能存活一段时间,因为泥鳅还可以通过体表的皮肤呼吸,所以一般认为泥鳅是不会缺氧的。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农药的侵蚀以及人为的...
-
- 四川最大泥鳅繁养专合社助农致富
- 池子的泥鳅不时跃出水面,荡起层层浪花,初冬的暖阳在池面辉映出层层光芒。唐国榜说,自己创业成功,还想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这就是自己的梦想。唐国榜是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团山村的一个80后农民,曾在广东打工、湖南经商,于2013年...
-
- 沈阳盘锦打造“全国泥鳅第一市”
- 15家新建、续建泥鳅鱼苗种孵化厂,2亿尾泥鳅鱼苗种,7.1万亩泥鳅鱼养殖总面积……盘锦在今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令其在打造“全国泥鳅第一市”上又迈进一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大多有着少时...
-
- 水稻田养泥鳅 有望“一地双收”
- 近日,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育才生态区龙密村农户的3亩水稻田里放养了30000尾5—8 厘米长的泥鳅,使其与水稻共生,在稻田养殖泥鳅旨在挖掘稻田生产潜能和物质的循环利用,为民增收,提高稻田产值和效益,实现...
-
- 江西宜春泥鳅养殖喜获丰收
- 经过市场调查,袁州区三阳镇袁秋明觉得养殖泥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于是,他系统地学习了泥鳅养殖技术,并于今年年初在家乡三阳镇彭坊村投资创办了东岸水产养殖基地,开始养殖台湾泥鳅。目前,该基地16亩水塘养殖的首批泥鳅已开...
-
- 台湾泥鳅成功落户江阳
- 普通泥鳅个头小,20多条才有1斤重,可有一种泥鳅个头大,一条就重4两,比普通泥鳅个头要大3、4倍。10月18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清凉寺村的养殖基地,看到这种名为台湾鳗鳅的泥鳅。该鳗鳅于今年4月落户后,实现了成功繁殖...
-
- 小泥鳅致富路上翻大浪
- 从2009年创办安居区大鳞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该合作社理事长肖建波在养泥鳅这条路上历经坎坷,终于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几年来,在肖建波带领下,合作社通过发展特色养殖,创优品牌,开拓市场,有效促进了三家镇水产业快速健康...
-
- 连云港浦南养殖泥鳅致富
- 9月22日,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龙浦村泥鳅养殖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分拣泥鳅装箱上市。泥鳅和南美白对虾产业成为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浦南镇广大养殖户发家致富的新途径。据统计,全镇泥鳅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养殖户均收入20万...
-
- 小泥鳅助力东乡农民增收
- “良好的苗种是泥鳅养殖领域的第一要素。”近日,东乡县半山国际酒店三楼会议厅正在举办素有“水中人参”美誉的泥鳅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到场授课,吸引了全县40多名农村致富能手...
-
- 小泥鳅创出特色大产业
- 桥头集镇竹塘村充分发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优势,把水产养殖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大力整合资源,以鱼虾养殖为龙头,带动泥鳅养殖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开发新品种,建立了200亩泥鳅特色养殖场,年产泥鳅150多万斤,小泥鳅创出特色大产业,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