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复杂多变改底调水防病害
五月份天气变化仍较大,水产养殖重在预防管理,提早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及时进行改底工作,清除滋生病菌的底层耗氧有机物;选择高档饲料,采用拌饵方式加强投喂,增强鱼类体质;水质管理以保肥为主,及时分解底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左右,防治水体老化。
四月份以来,广东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光照时间较短,气温和水温反复不定,给养殖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随着五月进入初夏,气温和水温都将进一步升高,天气也将趋于稳定,光照时间延长,投喂量增加。而从养殖管理上看,四五月份养殖生产管理难点较为相似,以下突出问题仍需注意。
鱼类浮头现象普遍
①立体养殖池塘,如猪鱼、鸭鱼等混养塘浮头严重,尤其是猪的存栏量较大,超过了20头/亩水面,水体中有机悬浊物过多,水色成浓绿色或黑褐色,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超标;养殖鱼类浮头早,持续到次日中午时分,天气异常时现象更加严重。
处理方式:上午(最好晴天)先用海联科201解毒,同时泼洒粒粒氧缓解浮头现象,次日再用海联科102和105全池泼洒;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
②投喂不当引起的浮头,部分养殖户每天只投喂一次,单次投喂量相对较大,尤其是投喂时间较晚,而投喂量较多,饱食的鱼类消化吸收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一天黑就开始在增氧机周边浮头,晴转多云,下午阴天的天气更加严重。
处理方式: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下午最后一餐的食量,看鱼投喂,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最好能在傍晚5点左右(太阳下山前1小时)喂好鱼。
③水体清瘦的鱼塘,一般是前期水质较肥起水蛛后水质变清瘦,或者水质老化出现倒藻后,以及未肥水放苗的鱼种塘,水体藻类较少,透明度较大,一般可达到40cm以上,养殖鱼类存塘量不大,但浮头较严重。
处理方式:在晴天上午,用海联科101+肥水素,可适当配合使用少量复合肥或者磷肥;对于使用有机粪肥,如鸡粪、鸽粪等的养殖户,可事先通过生物菌剂(101)发酵后使用,同时注意在肥水前期的增氧机使用,晴天中午多开。
④人为原因造成的浮头,如杀虫、杀菌不当,造成养殖鱼类在白天大量“浮头”,且养殖鱼类往往不靠近增氧机,运动机能明显下降,在塘边集中浮头。
处理方式:保持增氧机开启,泼洒海联科201解毒(有机磷中毒可先泼洒少量尿素缓解),再全池泼洒粒粒氧。
各种水质问题突出
四月份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广东地区的鱼塘出现了黑褐色水、红水、蓝藻水或者黄浊水等水质问题,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五月份养好鱼的关键环节是水质管理。管好水需要关注水体的理化指标,主要有溶解氧、p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等,主要措施有:
①坚持长期调水,保证溶氧充足
四月份至五月初,采用海联科108+202活化后,全池泼洒,每半月使用一次;5月中旬之后,可采用海联科101+102搭配使用,坚持长期调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35cm为宜,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鱼类生长较好,但不宜过肥;水质过浓、过肥,容易在连续阴雨天气时,出现“倒藻”,鱼类缺氧浮头严重的现象。同时,为了保证水体的稳定性,提高增氧机的利用率,坚持晴天中午增氧机使用2-3小时;
②控制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
水产养殖精养池塘,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最主要来源是饲料的投入,对于立体养殖池塘,如猪鱼、鸭鱼等混养塘,畜禽粪便的输入也是重要的方面。输入池塘的饲料或粪便在池塘底部在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如果池塘水体溶解氧丰富,则可直接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存在塘底,但在塘底溶解氧不足时,就会产生较多的氨氮或者亚硝酸盐,引起鱼类的不良反应。
寄生虫和细菌病增多
四五月份期间,养殖鱼类的疾病发生变化,由鱼病造成鱼类死亡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水霉病基本消失,寄生虫病、细菌性出血病、肠炎病等疾病爆发严重。例如,底层鱼类鲫鱼和鲮鱼仍然是当前疾病死亡的重要群体,而随着温度升高,特别是五月中旬之后,草鱼和罗非鱼出现肠炎病、烂鳃病和车轮虫病等。
①体表寄生虫病(寄生虫性烂鳃病),主要致病寄生虫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
发病原因:池塘底质淤泥较厚,有机质较多,寄生了较多病原体,特别是多年没有干塘或立体养殖塘(猪鱼混养、鸭鱼混养),情况更加严重;清明前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寄生虫繁殖速度加快,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虫体数量不断增加;水质管理受天气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水质恶化的情况;且经过一个冬天的低温天气,养殖鱼类正处于机体的恢复阶段,体质情况相对较差。
预防措施:鱼种或成鱼养殖塘在干塘后最好经过塘底阳光曝晒,进水清塘消毒工作要到位,采用生石灰(100-150斤/亩)或漂白粉(10-15Kg/亩·米);鱼种在下塘前,需要用2%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未干塘池塘,可采用海联科108或105进行改底,及时分解塘底多余的有机物,改善塘底环境,保持水体清爽。
治疗方法: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敌百虫全塘泼洒(用量参照药品说明书)。
②细菌性疾病
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白头白嘴病等
发病原因:养殖池塘较长时间没有通过调水改善水环境,且较长时间没有杀虫消毒,在塘底积累了较多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和病原菌,天气发生变化或鱼类出现体质下降时,容易发生疾病。
预防措施:定期采用海联科101+102管理水质,保持水体清新;对于前期需要肥水放苗的鱼塘,在采用粪肥进行肥塘时,可预先进行发酵处理后在下塘;鱼种下塘要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2.5%的食盐水浸泡鱼种5-10分钟;发病季节,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用量10-20斤/亩;高温发病季节,定期拌料内服海联科105或大蒜素,预防疾病发生;对于未注射疫苗的鱼种,可用组织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鱼类摄食异常
四月份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天气变化起伏不定,较多鱼塘鱼类摄食不正常,影响了水产养殖的正常投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天气晴好时,鱼类摄食相对较为旺盛,部分养殖户大量增加投喂量;而在天气出现变化之后的一两天内,鱼类摄食情况较差,部分养殖户索性停止投喂。
②天气变化大,水质较差的猪塘、鸭塘等立体养殖池塘,水质变化大,鱼类浮头情况严重,摄食情况差。
③上午鱼类摄食饲料较少,抢食不凶,投喂时间较迟;下午或者傍晚一餐,摄食较好,投喂量较多。
④当前,猪粪塘中存塘规格为7-8两/尾罗非鱼,或刚放苗规格为10-15尾/斤草鱼种,缺乏训食,摄食情况较差。
⑤池塘水质情况较差,但存塘量较大,规格在1斤/尾左右的草鱼,天气变化时,常出现浮头的现象,摄食投喂不正常。
为了改善养殖现状,增加投喂量,一方面,加快大规格鱼种的生长速度,提早卖鱼,把握当前较好的鱼价,加快资金回笼,提高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增强鱼种体质,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殖管理:
①把握天晴时间,采用海联科108+202加快对老塘底质的处理,改善水质环境。
②对刚放苗的草鱼种或猪塘大规格罗非鱼,尽快进行训食,建议采用诱食性效果较好高档饲料,加强投喂管理。
③在鱼类摄食情况较好的情况下,保持正常投喂,避免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造成疾病发生,影响正常生长。
④鱼类摄食活动反常时,不宜投喂过多,尤其是傍晚一顿,最好能在傍晚5点之前喂好鱼,减少傍晚由于氧气不充沛引起鱼类对饲料消化吸收不充分,造成浪费。
⑤控制好投料机的投料速度,一包料一般投喂40分钟最好,避免投料过快,鱼类来不及摄食造成饲料的溶水损失。
⑥连续几天阴雨天后,天气转晴,要特别注意控制投喂量,不能一次性大量增加投喂量,容易造成肠炎病的发生。
⑦对吃食鱼类吃料较差或出现轻微肠炎病的池塘,可用海联科105+维生素C或大蒜素拌料投喂,连续使用2-3天,改善鱼体肠道,预防肠炎。
天气差,粪肥肥水危害大
四五月份期间,池塘肥水问题是较多养殖户关注重点,为了尽快把水肥起来,养殖户常采用鸡粪、猪粪等粪肥在塘边堆包肥水,但肥水效果差异较大,部分池塘很快就出现了豆绿色或草绿色塘水,且出现了较多的“水蛛”,而也有部分池塘多次肥水都不见效,杀虫杀菌数次都没有改善池塘水质,反而引起了一些列后续问题,水质恶化,如出现黑水,滋生疾病,且鲫鱼、鲮鱼、白鲢死亡,损失惨重。如何才能在低温天气做好肥水(保肥)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底质管理,采用海联科108+202进行改底(4-5月份都是常规工作),改善塘底环境,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35cm,避免水质过浓或藻类老化。
新放苗或新推的池塘,塘底底质较少,可采用鸡粪、猪粪等有机肥进行肥塘,但需要特备注意粪肥的用量和使用方式;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水体融氧不足,局部氨氮过高,水质恶化发黑,甚至死鱼的情况。
总而言之,四五月份天气变化大,重在预防管理,提早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及时进行改底工作,清除滋生病菌的底层耗氧有机物;选择高档次饲料,采用拌饵投喂方式加强投喂,增强鱼类体质;水质管理以保肥为主,及时分解底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左右,防治水体老化,保持清爽溶解氧充沛,鱼儿生长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