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习性
1、食性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各类精饲料。由鱼苗培育早期阶段幼鱼吃食轮虫等细小原生动物,到夏花阶段转吃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并向吃食浮萍、瓢莎和细嫩的水、陆草类转化。各生长阶段都喜吃人工精饲料。
2、生长
草鱼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2—3龄生长最快。在池养条件下群体生长速度1龄鱼一般50—60g,2龄可达500—750g,3龄2—3kg,所以草鱼养殖周期为2.5—3年。性成熟4—5年,5龄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龄雌雄个体、生长速度相似。4龄后雌体生长速度快于雄体。
3、繁殖
草鱼属于大江河鱼类。在天然条件下,我国主要大江河干流均有其产卵场,产卵季节亲鱼可游至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但在人工池养条件下则不能。
草鱼性成熟年龄和个体大小与纬度(热量)有密切关系。在我国华南,性成熟年龄为3—4龄,体重14kg左右;在华中,性成熟4—5龄,体重5kg左右;在东北,性成熟6—7龄,体重6kg左右。此外,性成熟还与营养条件有关,营养不同,性成熟年龄和体重也会出现差异。雄性还普遍比雌性早熟1年,个体也比雌性偏小。
二、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选择种质和体质良好的合格亲鱼是草鱼人工繁殖的基础条件之一。所谓种质良好,即根据我国“三江”(长江、珠江、黑龙江)“四大家鱼”种质考察研究、以长江的种质最好,故选择长江原种草鱼较为理想。所谓体质良好,即是鱼体壮实,体色正常,鳞片完整,无伤、无病的个体。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成熟个体,作为当年生产用亲鱼。在选择亲鱼,还应注意雌雄搭配,一般雄体略多于雌体。
2、亲鱼培育
(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的面积2/15—4/15hm2(2—4亩),水深1.5—2.5m。位置处于催产池附近,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
(2)放养密度。每公顷池塘放养亲鱼2250kg左右。雌雄比例为1:1或1:1.25。为了充分利用饵料和调节水质,在以草亲鱼主养的前提下,每公顷还可混养鲢或鳙亲鱼50—60尾。
(3)饲料。草亲鱼的饲料主要为禾本科的黑麦草、苏丹草、象草等人工种植的草类和陆生草类以及水生苦草、叶轮黑藻等。其次是各种谷实类和人工配合饲料。
3、亲鱼催产
(1)催产时间、水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催产时间为5月中、下旬,催产水温25~28主最适宜。
(2)亲鱼选别:亲鱼的成熟度直接影响催产效果,鉴别标准为雄鱼轻挤腹部有精液流出,遇水后立即散开,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腹部鳞片较稀疏。为了提高群体成熟度,可在4月中旬,拉网检查,对成熟度较差的,根据个体大小及成熟较差的,根据个体大小及成熟情况,分别注射LRH-A3~5微克/尾。
4、发情与人工授精
成熟的亲鱼,轻压腹部,生殖孔中即能挤出卵子或精液。成熟亲鱼可注射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及类似物等催产剂,促其发情产卵,可在产卵池发情自然产卵,也可用人工授精方法。
5、孵化
采集的受精卵可放在孵化容器内流水孵化,孵化密度随容器不同有所增减,通常每立方米放卵100万粒。约经20~32小时(随水温不同,脱膜时间有所差异)即可脱膜,一般脱膜后3~5天,鱼苗的卵黄囊消失,鳔充气即可出孵化容器下塘。
三、苗种培育及运输
1、培育
(1)池塘条件草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深2米~2.5米,池形东西走向,环境安静,四周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便于渔池采光、通风。池岸整齐,堤坝牢固,池底平坦,保持淤泥10厘米~20厘米深,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池塘保水保肥性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塘水源稳定可靠,进排水方便。电力、排灌机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放苗前准备清塘。应干水清塘,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或漂白粉4公斤~5公斤,调节池水PH值,杀灭病原生物。施基肥:视池塘底质情况,用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料,一次施足基肥,可亩用鸡粪200公斤~300公斤或猪粪400公斤~500公斤,马粪750公斤~1000公斤,全池撒均匀,少量堆放在池塘浅水处。
(3)放养模式亩放草鱼苗25000尾~30000尾,鲢鱼苗2500尾~3000尾,鲤鱼苗1000尾~1500尾,鲂鱼苗1000尾~1500尾。放养种类及规格为2.5cm~3cm乌仔或夏花,入塘规格大时可适当降低放养量。
(4)池水深度、透明度与水质调节鱼苗入塘时池水深度0.7米~0.8米左右,培育7天~1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米。培育20天~3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2米。培育40天~4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5米。培育2个月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8米。进入秋冬季池水深度控制在1.8米~2米左右。放苗时,池水透明度30厘米以下,之后适当追肥,控制池水肥度。夏季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30厘米左右,秋季保持在35厘米左右。
(5)鱼种培育阶段的营养搭配根据草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的要求不同这一特点,应掌握以下原则:体长5厘米前,饲料中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体长6厘米~7厘米时,饲料中蛋白可降至35%~30%;体长10厘米后,饲料蛋白可降至28%~25%。以上是草鱼种最佳生长速度的蛋白质含量,若从生产成本和最佳经济效益看,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适当降低。饲料应适量添加矿物盐(无机盐类)、维生素等添加剂
(6)投饵技术与投饵量
体长5cm~8cm,是草鱼食性转化阶段。除投喂芜萍、小浮萍外,并投喂相应粒径的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10%~15%。体长8cm~12cm,是食性转化后阶段,投饵应青料与精料并举,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7%~10%。
规格在体长12cm~14cm阶段,主要投喂粒径2.5mm配合饲料,间投水、旱草,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3%~6%。
在确定投饵量时,应准确估测草鱼苗种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