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年的10月份以后至次年的3月份,是甲鱼的冬眠期。在此时期如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使甲鱼患“吃水病”,又称“水肿病”。
一、症状。患病甲鱼从外观看,全身水肿、很胖,甚至鼓成球状,像注过水一样。解剖后可以看到肾脏、心脏都水肿,肌肉水分明显,疏松,血液稀薄,凝固慢,腹腔、胸腔都充水。
二、病因。有的养殖户在甲鱼冬眠以后,认为甲鱼安安静静地躺在池底里,就无事可做了,对甲鱼的饲养管理也就不谈了。其实则不然。冬天水中的养分逐渐减少,水中浮游植物逐渐死亡,如不施肥,则水变得清澈见底。这样,晴天时,冬眠池底体质稍差的甲鱼,在受到直射到池底的阳光刺激后,常爬出沙底,伏于池底或贴底慢爬,一到晚上,又钻入沙里。但久而久之,随着甲鱼体能的消耗,便再也钻不到池底里。正由于体能的消耗,它需要摄入的溶氧也将增多。由于需氧增加,它吸水频率和吸水量都增加,而进入体内的水一时排泄不掉,水便渗透进各个组织,从而引起水肿。
三、防治。一要加强水质的管理,遇水过清时,每亩可施尿素1.5公斤,保持水的透明度为40~50厘米。要保持水质清爽,溶氧丰富,特别不要使底层水缺氧。二要勤于管理,勤查水位,保持水位稳定,及时补充渗漏和蒸发掉的水分。三是在发现甲鱼患“吃水病”后,及时将其放入室内,稍微提高一些温度,让甲鱼四处爬走,即可将其体内的水分慢慢渗出和排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