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浅谈刺海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时间 : 10-22 投稿人 : 读不懂你的心 点击 :

海参自古被列为“海中八珍”之一,有“海中人参”的美誉。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在青岛地区,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在青岛市一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试点,积累了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浅谈刺海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 动物养殖饲料

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育苗水体1000立方米,分为10个培育池,每个100立方米。

2.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单胞藻饵料种类

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饵料培养

分为三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三、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亲参采捕

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15℃~16℃时,亲参产卵前5天~8天时,集中采捕。选择体长20厘米以上、体重250克以上、性腺指数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亲参的蓄养

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15只~30只为宜。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温差小于1℃。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4%~7%。

3.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

①产卵:在蓄养3天~7天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做法是蓄养7天左右,傍晚19点以后进行,将池内海水放干,使亲参在池内阴干40分钟~60分钟,然后用海水冲击30分钟~45分钟,同时洗刷蓄养池,再注入过滤的新鲜海水,亲参一般在当日或第2天产卵。在雌参产卵前将其移入产卵箱(透明的玻璃、有机玻璃水族箱或塑料水桶)进行产卵受精,可适当人工添加精液(每个卵周围3~5个为宜)并不断搅动水体。一般100升的产卵箱可放8只~14只亲参,采卵密度80粒每毫升左右。亲参产卵受精后及时将亲参移出,并用过滤海水洗卵数次,一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②孵化:受精卵直接在蓄养池孵化或移入孵化槽、培育池中孵化。在产卵箱产卵受精的,计数后应立即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槽内或培育池内。孵化过程要注意经常充气和搅动水体。

③幼体培育:初耳幼体产生后,稀疏、分池进行幼体培育。孵化36小时~48小时后,即可投饵。饵料主要为培养的藻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藻类的日投饵量在初耳幼体期为每毫升1.5万细胞,中耳幼体期为每毫升2万~3万细胞,大耳幼体期为每毫升4万~5万细胞。每日分2次~3次投喂,每次投饵量的标准以投饵1小时后大多数幼体满胃即可,下次投饵要接近半胃为准。适宜环境条件分别是水温19℃~25℃,室温27℃~30℃,盐度27‰~33‰,光照为漫射光,溶氧每升5毫克~7.5毫克,pH值7.8~8.3,氨氮每升≤0.5毫克。所用水质符合NY5052的要求,幼体培育期间全部使用二级砂滤水。日换水量1次~2次,每次1/3~1/2,换水温差小于2℃。

4.采苗

当樽形幼体出现的比例占整个幼体的10%~20%时开始采苗,采苗器多为聚乙烯波纹板和聚乙烯薄膜,投放量为每立方米60片。使用前用0.5‰~1.0‰的氢氧化钠浸泡1天,再用每升10毫克~20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刷,最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将洗刷干净的采苗器放入饵料池中接种底栖硅藻,以菱形藻为主,经过10天~20天,直至在采苗器的附着基上附着一层底栖硅藻。

5.稚参培育

前期稚参规格在0.4毫米时饵料以附着基上底栖硅藻为主,日投喂量与附着藻量有关,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每天2次,每次每毫升20万~30万细胞;后期稚参规格在5毫米~6毫米时应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0%左右。

四、刺海参增养殖

1.苗种选择

①放养前准备

养参前应将积水排净,封闭晒池,同时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沉积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刺参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池除害。池子进水30厘米~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分别为每公顷800千克和每公顷15千克左右。清池后,在全池投放块石、瓦片垒成参礁;参礁造成后即可进水培养底栖藻类,可适当移植一些大型海藻如鼠尾藻,必要时也可以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②放苗

苗种规格在2厘米以上,健壮无病为好。放苗密度以每公顷15万粒~20万粒为宜;大规格苗种放苗可采用人工下水直接放苗,将苗种均匀撒播在石块上即可;小规格苗种宜采用将网袋沉入水中,让苗种自行爬出的方法。

2.日常管理

在进水渠道应设立2道~3道拦污网。多雨季节要提前纳高水位。一般养殖前期(6月以前)日换水量为10%~30%,并逐渐使池塘水位达到2米以上的最高水位;养殖中期(6月~9月)尽可能保持池水最高水位;养殖后期(9月以后)日交换水量10%~20%,最高水位1.5米。在养殖期间,根据水质情况,可酌情追肥,透明度保持在1米左右。

3.饲料投喂量

人工配合饲料或海藻粉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5%~10%;磨碎的鲜海藻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10%~15%,每天1~2次,实际操作根据池中饵料剩余情况决定增加或减少。夏眠期和冬季不投喂。

4.病害防治

养殖人员每天巡池2次,早晨和傍晚各1次,注意清除养参池周围的蟹类、海星等敌害生物。注意发现吸附在干露在池避上的海参要及时拣拾到水中。及时切断病原,不纳入发病参池排出的水,不投喂变质及带有病原体的饵料。

五、刺海参的采捕

刺海参的采捕时间一般在4月~5月,11月~12月,也可视市场情况,潜水捞取,采大留小。6月~8月为繁殖季节,不宜采捕。采捕规格一般在100克以上。春季放养的5厘米~6厘米左右的大规格苗种当年秋冬季即可养成商品参,2厘米左右的小规格苗种需要到第2年才能达到商品参规格。

相关文章

  • 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的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⑴主养(单养)池。其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1亩左右。池底要求淤泥较少;水深1-1.5米,水源要充足,而且要呈中性或偏碱性,池塘水系配套,利于排灌;池内应种植一些水浮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供乌鳢遮荫。在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为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分级饲养,最好有2-3个池同时养殖。⑵...

    1227 养殖饲料配方 养殖饲料知识 动物饲养技术
  • 微孔增氧技术在大闸蟹养殖中的应用体会
    微孔增氧技术在大闸蟹养殖中的应用体会

    一、材料与方法珥陵镇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徐胜华2011年4月份35亩河蟹养殖池塘中安装了微孔增氧设备,用4千瓦主机一台,主机管道为5—6厘米PV给水管,支气管为微孔曝气管,全部以条式为主,总爆气管为900米,保证充分溶解氧的情况下适时开机。二、养殖结果1、溶解氧情况。自从安装微孔增氧设施后,整个养殖过程没有发...

    1444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技术
  • 三疣梭子蟹全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三疣梭子蟹全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一、池塘条件 (1)养成池面积和水深 以土池为主,面积可大可小,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 单塘面积超过10亩时宜用塑料网插底将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使梭子蟹集中而导致局部密度过大,造成相互残食。 (2)池底 从进水闸门一端略向排水闸门一端倾斜,以便进排水。底质宜为沙泥质,池底多开波形沟垄,池塘内宜设置隐蔽...

    2234 特种饲养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方法
  • 常见水产养殖品种的越冬管理
    常见水产养殖品种的越冬管理

    入冬后,气温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这时一方面要及时搞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水产品起捕上市,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安全越冬管理。 1.鱼种 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并塘前(水温10℃左右)1周停止投饵。选择晴好天气拉网2次,然后进行筛选、过数...

    645 养殖饲料常识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养殖技术
  • 使用五种添加剂可防止仔猪腹泻
    使用五种添加剂可防止仔猪腹泻

    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断奶关。目前,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窝数,通常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但是早期断奶对仔猪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应激,使仔猪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腹泻、生长发育缓慢,严重的可造成死亡,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1酸化剂酸化剂主要是针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而开发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研究应用已有30余年历史...

    2747 养殖饲料品牌 动物饲养技术 养殖饲料管理
  • 鲟鱼系列网箱养殖技术
    鲟鱼系列网箱养殖技术

    鲟鱼系列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采用网箱养鲟鱼是一种很好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相对于池塘养鲟有以下优点:水体交换量大,氧气供给充足,鱼不易得病,养殖成活率和产量高;饲养管理集中、便利,捕鱼方便,可根据需要及时捕捞,有利于调节市场;鱼的食用口感好,没有泥腥味,商品品质优;节省...

    2177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排行榜
  • 罗氏沼虾越冬管理技术
    罗氏沼虾越冬管理技术

    虾塘选择池塘水面以2亩~5亩为宜,呈长方形东西向,水深1.5米~2米,淤泥少。这样的池塘便于搭棚,避免面积过大,受风力的影响而容易吹翻,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搭设棚架棚架的构筑要牢固,预防被风吹坏。棚架用角铁或杉竹做材料都可以,棚面呈人字形,坡度为1∶4或1∶5虾塘选择池塘水面以2亩~5亩为宜,呈长方形东西向,水深1.5米...

    266 养殖饲料排行榜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养殖技术
  • 科兴种苗陈小刚:南美白对虾把虾苗营养工作做足
    科兴种苗陈小刚:南美白对虾把虾苗营养工作做足

    海南科兴种苗公司董事长陈小刚介绍,公司在年初收购了恒兴在海南万宁种苗基地的全部股份,并于今年起正式更名为科兴种苗,另外还设立了海南科兴、湛江科兴、广西科兴以及珠海科兴等苗场。对于2011年的重点,陈小刚表示将放在虾苗营养上。“今年亲虾的损耗率比较低,不到5%,把质量这一块做好,才能更好的发展科兴。&rdqu...

    955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 养猪如何更省料?
    养猪如何更省料?

    在养殖业中,饲料价格连续攀升,如何节约饲料增加创收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简单介绍规模养猪省料的几种方法:巧挑选规模养猪必须选养“三元”杂交仔猪,以身腰长、前胸宽、嘴短、后臀丰满、四肢粗壮、争食抢食的长白、大约克猪为最好,只需160天左右即可达到90~100公斤,可缩短育肥期20~50天。分圈养仔猪...

    1767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禁忌
  • 我国鳗鱼饲料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其前景预测
    我国鳗鱼饲料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其前景预测

    我国养鳗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已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年产值达百亿元的大产业,鳗鱼养殖总量占世界2/3,其中烤鳗和活鳗出口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年创汇7-8亿美元。鳗鱼饲料也由早期全面依赖进口到现在全面实现国产化,我国养鳗业在技术、苗种资源和养殖成本方面具有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比...

    977 特种养殖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饲料方法
  • 昌黎县加快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
    昌黎县加快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

    滩涂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河豚鱼、对虾混养面积2万亩,海参养殖面积2.5万亩,海参养殖产量2500吨,产值3.5亿元。河豚鱼养殖产量500吨,产值3000万元,对虾养殖产量300吨,产值1200万元。工厂化养殖场54座,养殖水体45万立方米,培育各种养殖苗种10亿粒(尾),产值1亿元。这一组组数据,折射出昌黎滩涂...

    1344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常识 特种饲养
  • 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技术与要领
    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技术与要领

    一、采用杂交猪育肥可选用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等瘦肉型公猪与本地纯种母猪杂交,也可用三元杂交来生产瘦肉型商品猪。即用上述杂交 一代作母本,再用另一品种瘦肉型公猪作父本杂交来生产商品猪。 这样生产的杂交仔猪抗病力强,健壮、出生个体重,然后采用科学 饲养技术育肥,就可生产出高效的瘦肉型商品猪。二、采用一贯育肥法为了提...

    730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技术 养殖饲料技巧
  • 玉米种子冬贮注意事项
    玉米种子冬贮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水分玉米种子收获初期,含水量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风干或机械烘干,使种子含水量逐渐地降下来。含水量必须降到种子所要求的安全水分,也就是含水量必须降到14%以下,种子才能够安全过冬。如含水量过高,种子内部各种酶类就要进行新陈代谢,呼吸能力就要加强,遇到过低的温度时,种子就要受到冻害,部分或全部丧失发芽能力,...

    2960 动物养殖饲料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管理
  • 水库高效养鱼的技术要点
    水库高效养鱼的技术要点

    一、综合养殖水库综合养殖主要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实行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利用。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

    710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配方 养殖饲料添加剂
  • 夏季养蛋鸡的注意事项
    夏季养蛋鸡的注意事项

    炎炎夏日,正值鸡群产蛋高峰,而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利于细菌、病菌的繁殖,从而使发病率增高,温度在30℃以上时,产蛋鸡会感到不适,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如何使蛋鸡安全度夏,而又保持高产,则需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产蛋鸡最适环境温度是18-25℃,超过这一温度,就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开放式鸡舍,把舍内的所有通风口打开...

    2609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加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