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养殖业也空前繁荣,水产饲料和水产品产量有了快速的增长。鲤鱼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上升,鲤鱼配合饲料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鲤鱼养成饲料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生产。鲤鱼饲料采取的形状有多种,但从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综合来看,在我国目前主要采用颗粒饲料的形式。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差异,不同饲料加工企业生产出的鲤鱼颗粒饲料质量也有所不同,导致在养殖使用过程中作用效果差异显著,下面就鲤鱼颗粒饲料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鲤鱼颗粒饲料的制粒目的和分类
1.1鲤鱼颗粒饲料的制粒目的
制粒的定义:制粒是将混合后的配合饲料粉料经加热加压(加蒸汽或水)调制后挤出摸孔成型并切断,经冷却干燥后破碎(或不破碎),筛分成满足特定质量要求的颗粒的加工过程。鲤鱼颗粒饲料制粒的目的通常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克服粉料在水中散失带来的损失和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持水环境的清洁。
1.1.2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品质,避免在储藏或搬运过程中的饲料分级,提高鲤鱼的采食量和消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1.1.3 提高饲料的强度和密度,有利于降低仓容和运输成本。
1.1.4 降低饲料扬尘造成的损失,便于搬运和投饲。
1.1.5 杀灭饲料中的大肠杆菌及沙门菌等有害菌,降低鲤鱼感染疾病的风险。
1.1.6 促进淀粉糊化和蛋白质变性,提高饲料消化率。
1.1.7 改善饲料品质,增加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延长鲤鱼的摄食时间和饲料在鲤鱼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
1.2鲤鱼饲料的分类
1.2.1人工微粒饲料
人工微粒饲料也称微型饲料,主要用于鲤鱼种苗的开口饲料。含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糖,原料经微粉碎,粉碎粒度通过100目筛以上,颗粒大小一般在10μm~300μm范围内。按其性状和制作方法又把微粒饲料分为微胶饲料、微粘合饲料和微膜饲料三类。目前微粒饲料产量不太大,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2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依据加工方法和成品的物理性状又分为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膨化颗粒饲料三种类型。
1.2.2.1硬颗粒饲料
硬颗粒饲料是指颗粒饲料含水率在12%以下,颗粒密度为1.3g/cm³左右的粒状饲料。硬颗粒饲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加工成本相对比较低,是目前国内鲤鱼颗粒饲料采用最广的一种饲料形式。通过对大粒径的硬颗粒饲料的破碎,可以得到破碎料。破碎料为形状不规则的饲料小粒,其破碎目的是为了克服直接压制小粒径硬颗粒饲料产量低的缺点,同时又使其具有优于粉料的特点,从而生产出适合幼鱼摄食粒度的颗粒饲料。
1.2.2.2软颗粒饲料
软颗粒饲料是指含水率在25%~30%之间,密度为1.0g/cm³的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多采用螺杆式软颗粒饲料机生产,常温下成型。由于不便于贮存和运输,故多作为养殖场小规模生产使用。
1.2.2.3膨化颗粒饲料
膨化颗粒饲料也称膨化漂浮饲料,是指粉状配合饲料添加一定量的水或蒸汽使其在通过机器喷嘴时在短时间内升温到120~180˚c后突然喷出,然后由于压力骤降而导致体积膨胀、发泡成型的饲料。密度一般在1.0g/cm³以下,可以在水中漂浮一段时间。膨化颗粒饲料中的淀粉在膨化过程中发生了胶质化,在水中的稳定性增加,可减少饲料中水溶性营养物质在水中的散失。但由于加工成本较高,在鲤鱼配合饲料生产中的比例不高。
2 鲤鱼颗粒饲料的加工质量指标
2.1颗粒的外观指标
颗粒的外观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颗粒的粒径:不同生长期鲤鱼体态大小不一,颗粒饲料的粒径也有所不同,一般在1.0mm~6.0mm之间。
2.1.2 颗粒的长度:鲤鱼颗粒饲料的长度一般为直径的1~2倍,生产中建议选取直径的1.5倍最佳。
2.1.3 颗粒的色泽、气味和光滑度:鲤鱼颗粒饲料的色泽应与所选取的原料品种和颜色相一致或略发暗,应有与所选取原料经加工后相一致的气味,无腐败、霉变及其它异味。具有光滑圆柱体外观,无开裂现象,切口整齐。
2.2颗粒饲料的含粉率
颗粒饲料的含粉率是指颗粒饲料成品中粉状饲料所占的百分比。鲤鱼颗粒饲料含粉率应低于4%。
2.3颗粒饲料的粉化率
颗粒饲料的粉化率是指颗粒饲料在回转箱中按规定条件测定后产生的粉末重量占颗粒饲料总重量的百分比。鲤鱼颗粒饲料粉化率应低于8%。
2.4颗粒饲料的耐水性
颗粒饲料的耐水性又称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颗粒饲料在水中抗溶蚀的保形能力,测定方法有多种,多以在水中的保形时间衡定。鲤鱼颗粒饲料的耐水性应不低于15min。
2.5颗粒的硬度
颗粒硬度是表示颗粒结实程度的指标,是向单颗粒直径方向施加一定的压力,以颗粒被压碎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表示。鲤鱼颗粒饲料的硬度应在6~9kg之间。
3 影响鲤鱼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因素
3.1原料品质对鲤鱼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3.1.1原料的粒度
原料被粉碎的越细,越有利于提高调制时的吸水能力。鲤鱼颗粒饲料直径多在1.5mm~4mm之间,故粉料直径建议不大于1.0mm,使用1.0mm~1.5mm孔径的粉碎机筛片来粉碎鲤鱼饲料原料较合适。
3.1.2饲料密度
饲料的体积质量不仅影响颗粒饲料的产量,同时影响颗粒的强度。鲤鱼饲料原料混合后体积质量在0.4t/m³左右时,制粒效果较好。
3.1.3原料中的杂质
原料中若含有碎麻布、砂石或碎小金属,会影响制粒效果,不利于颗粒饲料压制成型。所以应该提高原料的清理效果。
3.1.4原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一般来说,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原料经加热变性可以增强饲料之间的粘结力,有利于饲料的塑化,可以提高颗粒品质。鲤鱼饲料原料混合后蛋白含量多在28%~38%之间,这样的蛋白含量对制粒较有利。
3.1.5原料中淀粉的含量
合适的原料淀粉含量有利于提高颗粒的质量。淀粉在挤压及加热过程中部分破损及糊化,产生粘性,使得颗粒结构紧密,颗粒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提高,所以淀粉在鲤鱼饲料中同时还有粘结剂的作用。淀粉种类不同其对制粒作用的效果也不同。通常认为大麦和小麦淀粉及马铃薯淀粉就比玉米高粱类的要好。所以在原料选取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
3.1.6油脂含量
饲料中加入1%左右的油脂,可使颗粒变软且提高光洁度。但添加超过3%的油脂则不利于颗粒的成型。如果需要加入较多油脂时,建议选择制粒后喷涂技术进行添加。鲤鱼饲料油脂含量多在4%~8%之间。
3.1.7原料中纤维素含量
多筋类纤维素在蒸汽作用下软化后在颗粒中起粘结剂作用,可提高颗粒的强度及耐水性;而带壳纤维素因无法被蒸汽软化,在颗粒中起离散作用,不利于颗粒质量。一般鲤鱼饲料中纤维素含量不应高于8%。
3.2混合效果对颗粒品质的影响
原料的混合效果也会影响鲤鱼颗粒的品质。原料如果混合不好,则会对颗粒产品的品质和饲喂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由于物料分布不均匀,也直接影响颗粒的制粒品质,容易使颗粒产生开裂和破损。鲤鱼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CV%值应低于7%。
3.3水热处理对颗粒品质的影响
鲤鱼颗粒饲料通常采用蒸汽调制,颗粒的品质与蒸汽质量、压力、温度和水份有关。鲤鱼颗粒饲料生产中建议采用不带冷凝水的干饱和蒸汽,压力保证在0.2MPa~0.4MPa范围内,温度在130~150˚c之间;调制室温度在60 ~70˚c之间,颗粒出机温度在75 ~85˚c之间,水分约为17%时效果较好。
3.4冷却效果对颗粒品质的影响
制粒后颗粒温度和水分较高,故需要冷却干燥。颗粒冷却效果好坏直接影响颗粒的水分含量和粉化率。建议鲤鱼颗粒饲料在冷却器内的停留时间应不低于6min,每吨饲料冷却风量不低于1400m³,冷却器出口料温应不高于室温6˚c以上。
3.5制粒机喂料量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喂料量也直接影响颗粒效果,如果喂料量大小不合适,常常会影响颗粒的密度、强度和光洁度。应根据主机电流值合理调节制粒机的喂料量,调节时应注意不能超出主电机的额定电流。
3.6压模及压辊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压模的孔径、厚度、光滑度和材料性质是影响颗粒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制粒机的制粒效果。对环模制粒机来说,鲤鱼颗粒饲料所需环模孔径在1.5mm~4mm之间,环模孔径和厚度比例在1:12~14之间效果较好,建议采用细头锥形模孔。压模转速应保持在100~300r/min,线速度在4~8m/s之间,切刀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当制粒机切刀不锋利时,颗粒端面粗糙,颗粒长短不一且易成弧形,含粉率增大,颗粒质量下降。故应及时更换不锋利的切刀。鲤鱼颗粒饲料的长度通过调整调整切刀和环模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建议鲤鱼颗粒饲料的长度控制在粒径的1.5倍左右较合适。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知道,影响鲤鱼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鲤鱼饲料加工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并不断的提高鲤鱼颗粒饲料的加工质量,才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从而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