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泥鳅最为适时。池塘中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质香味时,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江苏省各地池塘、水田、水库等水域的泥鳅野生资源丰富,采用诱捕法的潜力很大,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1、竹篓诱捕。准备1只口径20厘米左右的竹篓,另取2块纱布用绳缚于竹篓口,在纱布中心开1直径为4厘米的圆洞。另外,准备1个10厘米左右长的布筒,一端缝于两块纱布的圆孔处,另一端不缝合放在竹篓中。将菜籽饼或菜籽炒香研碎,拌入在铁片上焙香的蚯蚓(焙时滴白酒)制成诱饵。将诱饵放入2块纱布中,使中心稍下垂(不必绷直)于竹篓内的1侧。傍晚将竹篓放在有泥鳅的田、池、库或沟渠中,第2天早上收回。此法在闷热天气或雷雨前后施行,效果最佳。捕回的泥鳅不易受伤,可作为养殖用的种苗。
2、草堆诱捕。此法适合水库、池塘、石缝、深泥、沟渠等水域。把喜旱莲子草或野杂草堆成小堆,放在岸边或塘的4角,过3-4天,用网片将草堆围在网内,把两端拉紧,使泥鳅逃不出去,将网中的草捞出,泥鳅便落在网中。草捞出后仍堆成小堆,以便继续引诱泥鳅进入草堆。
3、迫聚诱捕。即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造成泥鳅不能适应水体,强迫其逃窜到无药的小范围内集中受捕。药物可用茶粕(油茶子榨油后的渣饼),每亩水面用量5千克,先用急火烤热、粉碎,装入桶中用沸水浸泡1小时,然后泼洒到有泥鳅的池塘、水田或沟渠中。也可选用巴豆,每亩水面用250克,先将其粉碎,再加水15千克调成稀糊状,用喷雾器喷洒。泼洒或喷洒药物时预留小部分水面不施药,以诱使泥鳅逃到这部分水面,然后集中进行捕捞。
(来源:《农家致富》2004.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