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烂皮病是由坏死杆菌 (棱性菌)引起的一种林蛙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圈养林蛙,该病的死亡率更高。
(一)发病原因 1.林蛙圈没有做到经常消毒。因林蛙圈内潮湿荫凉,加之饲喂林蛙的黄粉虫等饵料有少量剩余,剩余的黄粉虫体有的在圈内死亡腐烂使各种细菌滋生繁殖,特别是坏死杆菌繁殖加快,引起林蛙患烂皮病。2.圈养的林蛙密度过大。
(二)主要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蛙瞳孔出现黑色粒状突起,很快全眼变白,失去视觉,同时,背部皮肤失去光泽,皮肤先发生溃疡,最初溃疡灶为白色小点状,继而溃烂逐渐扩大,使皮肤烂掉。最大的溃疡烂达玉米粒大,严重者肌肉溃烂,露出骨骼,多见于四肢。有的蛙足溃烂,随之趾和指烂掉;有的鼻孔前方吻部皮肤也发生溃烂。病蛙常潜居荫暗处,严重者拒食,镜检病蛙内脏器官未见异常现象,经临床症状检查,诊断为中国林蛙烂皮病。
(三)防治方法 1.圈养林蛙夏季饲养期每15天用0.7/1000000高锰酸钾或1~2/1000000漂白粉消毒蛙圈一次。2.黄粉虫饲养场所,每15天用 1~2/1000000漂白粉喷雾消毒一次,避免林蛙吃到带菌虫体。2.每30天将黄粉虫加入1%VA营养粉,每次连续喂蛙5天,可起到预防林蛙烂皮病的作用。3.发现病蛙及时隔离饲养,避免病菌传染。4.林蛙圈门口设有消毒设施,谢绝外人参观,避免带入病菌。5.林蛙饲养密度要合理,当年幼蛙密度300-400只/平方米,成蛙150—200只/平方米。6.新购进的林蛙先将蛙体消毒,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认健康无病再混群饲养。
( 江苏农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