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蜈蚣养殖技术

时间 : 11-20 投稿人 : 倾听寂寞 点击 :

蜈蚣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大全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药性和用途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著名医药文献中都有详明记述。药源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主产于湖北、浙江两省,其原动物经鉴定为少棘蜈蚣。据报道,浙江主产于嘉兴地区的海宁、岱山两大产区,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近一、二十年来,嘉兴地区年捕获量已从二百万条下降为一万余条,为了增殖蜈蚣资源,发展人工养殖,曾进行了小规模室内人工养殖和海岛放养试验。在舟山地区对野外药用蜈蚣的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的种群结构及其捕获量。

在蜈蚣试养场开展了蜈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蜈蚣繁殖过程中的产卵量、产卵期、抱卵监护期、食卵和食卵后重新产卵、蜈蚣生长中的脱皮规律、生命周期和繁殖周期、蜈蚣的食性食料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为人工养殖蜈蚣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养殖管理技术上突破了活体雌雄鉴别、提高孵化率等技术难关,并积累了一些克服霉菌病害、干燥、食料等困难的经验。1976、1978年两次对横乐山海岛进行了成体蜈蚣放养,至1980年观察统计发现各代新蜈蚣均能活泼地生长,海岛放养是成功的,选择适宜的岛屿进行蜈蚣放养,也是发展养殖的方向之一。

生活习性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畏光羞明,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时,就要据其生活习性,尽力创造它要求的生活条件。如在饲养场内栽树种草,放置砖块瓦片等都是为满足蜈蚣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单独活动。它虽有8只单眼,但视力弱,尤其是白天视力极差。单独活动时至到触角相碰才绕道而行,各自回避。在晴朗无风的夜晚,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活动的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0C日活动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停止活动;天气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多,气温低的夜晚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时都要注意以上气象因子对它生活的影响。同时蜈蚣钻缝能力很强,因此蜈蚣能顺利钻过岩石、土坎等的隙穴,并能栖息在这些缝隙中。

在蜈蚣生活密度过大或惊扰较多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够新鲜饲料和水源,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人工养殖蜈蚣的必备条件。

捕捉方法

一般在清明节前捕捉为好。蜈蚣属卵生昆虫,根据蜈蚣喜阴湿、安静,怕强光等生活习性,选择丛林蔽阳或山坡向阴的地方作捕捉场地。在这些地方放置鸡毛、杂骨或枯草树叶等引诱蜈蚣栖息产卵,于清明节前拣卵。拣卵时连土带树枝杂草一起拿回,放人饲养池或饲养缸内覆盖后进行孵化。孵化期间要经常轻轻翻动覆盖物,防止其他虫害侵入,以保证幼体顺利安全孵出。

饲养管理

1、蜈蚣的饲料

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食源广泛,从野外观察和试养观察结果,综合各地饲养经验,蜈蚣的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菸虫、金龟子、稻苞虫、牛,角虫、蝉、蚱蜢、蜻蜒、蜘蛛、蝇类和蜂类等的成虫、蛹、幼虫和卵。

另一类是蠕虫、蚯蚓、蜗牛、蛤蝓等无脊椎动物及蛙、蛇、蜥蝎、壁虎、麻雀、鼠、蝙蝠等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内脏等。再一类是在以上食源不足时,也食少量幼嫩的青草、枝梢、根尖和西瓜、黄瓜等瓜果以及蛋类、牛奶、面包等熟制品。此外,浙江人工饲养的蜈蚣主食泥鳅、黄鳝、小鱼、小虾和小蟹等。

蜈蚣的食源虽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必须每隔2~3天就应投一次新鲜饲料。投料前,要彻底清除前次剩余的食料。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饥力强。饥饿时,一次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3/5。食饱后,十天半月不给食物也不会饿死。同时,蜈蚣不耐渴,每天需饮水。因此饲养场内必须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时换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清洁。

2、蜈蚣产卵与孵化

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3、蜈蚣蜕皮与生长发育

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蜕二次。

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还要防止成群蚂蚁等对它趁机攻击,否则易被蚂蚁等咬死咬伤。

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6.6cm。所以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时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料是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产出的蜈蚣,室内养殖的比自然放养的生长发育得快。所以养殖时供给充足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4、蜈蚣越冬管理

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寒冷的冬季威胁着它的生命。为了逃避寒冷冬季的威胁,它就钻入地下,以冬眠的方式越冬。冬眠期间不食不动,身体呈“S”形或“L”形。冬眠时钻入层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气温、土温越低,钻入土层则越深;气温、土温较高,则钻入土层较浅。

在一般气温、土温条件下,多在土层15~40cm处冬眠;气温、土温低时,可在土层80~100cm处冬眠。若土温升高,不仅可以推迟冬眠时间,而且可在土层浅处或土表冬眠。由此可见,土温的高低是影响蜈蚣冬眠时间长短、潜伏土层深浅的关键。因此在养殖中,人为的提高冬眠场所的土温,不仅可以缩短它冬眠的时间,使之安全越冬,而且可相对的增加蜈蚣正常的生活期,有利于提高养殖蜈蚣的产量。比如在蜈蚣越冬前夕,在养殖场开挖80~100cm深的坑,把挖出的泥土与收集的垃圾泥灰按2:1的比例拌和均匀,倒入坑内,把坑填平。然后铺上适量的砖瓦碎块放人蜈蚣。再盖一层细土,最后覆盖树枝枯草。这样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

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前,土温低,早、中、晚土温升降变化大,改善后土温大幅度升高。早、中、晚的温差变化小,能基本保持土温在同一天内无大的变化,有利于蜈蚣安全越冬。蜈蚣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后的好处很多,主要有:

①经过深翻,疏松了土壤,土层中空气流通,因土表盖有细土枯草,砖瓦碎块下的土中热量不易散失,增强了保温能力;并且土中热量易在砖瓦碎块间散发,缩小了一天内早、中、晚的温差。

②砖瓦碎块易吸水,造成了蜈蚣要求的阴湿环境,且砖瓦碎块间空隙较大,有利于蜈蚣的出入活动和栖息。

③垃圾泥灰与土壤拌和后,垃圾迅速腐烂、分解,散发出大量热能,使土温升高而较恒定,缩短蜈蚣冬眠的时间。

④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有利于各种小虫的繁殖,为蜈蚣增加了新鲜的天然食物,起到了为蜈蚣“自然投食”的作用。因此人为改善蜈蚣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是帮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应予推广。此外,蜈蚣越冬后,恢复了活动能力,要严密封闭饲养场所,防止蜈蚣外逃。

上一篇:海参养殖技术 下一篇:蝗虫能吃吗?

相关文章

  • 犬急性胃扩张的诊断
    犬急性胃扩张的诊断

    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犬急性胃扩张,进行胃切开手术,脏器重新归位,术后抗生素静滴,治愈2例。未采用此法处理的病犬易死亡。1.临床症状病犬腹部异常膨大,四肢僵硬;全身肌肉震颤,咬牙、流涎,可视黏膜苍白,呼吸急促,心律不齐,静卧,回头视腹。2.剖检变化对2例病死犬进行了解剖,所见变化为腹部异常膨大,四肢僵硬,肛门外翻,胸腹腔积液...

    1847 养殖手册 犬急性胃扩张的诊断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蚕豆播种过早三害
    蚕豆播种过早三害

    有的农户在秋分时节播种蚕豆。生产实践证明,秋分时节播种蚕豆为期过早,不利于高产。蚕豆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寒露过后5~7天,播种过早有“三害”:一是生长较快,年前极易旺长,植株抗寒能力差;二是蚜虫为害严重,并可能引发病毒病;三是播种过早时,蚕豆在翌年3月上旬就会开花,此期天气多风沙,沙尘落在蚕豆花上会引起授粉不良,出现只开...

    1359 养殖手册 蚕豆播种过早三害 养蚕技术 养殖
  • 怎么建设牛舍
    怎么建设牛舍

    养牛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养殖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养殖方式可谓繁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草原放牧式和建立牛舍的室内养殖,今天我们就主要讲讲怎么建牛舍进行室内养殖。目前牛舍的类型一般分三种,半开放式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封闭牛舍,三种各有特点。第一种比较适合南方地区,毕竟南方想必温暖,后面两种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北方在养殖方面温...

    2720 养殖手册 牛舍 建设 牛棚 养殖
  • 养殖前景看好的龟类---金龟
    养殖前景看好的龟类---金龟

    亦称草龟、泥龟、乌龟等,是我国龟类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除东北、西北部分省分和西藏自治区未见报道外,全国均有分布。乌龟不仅味鲜美,营养丰富,且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龟血、龟甲均是名贵中药材。乌龟是常见的养殖品种,开展规模养殖前景较为广阔,但生长速度较慢。( 来源:中国特产报 )...

    2159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指南
  • 甲鱼养殖常见病之营养不良综合症
    甲鱼养殖常见病之营养不良综合症

    病因:主要由于过量投喂腐烂变质的鱼肉和饲料、人工配饵中添加激素及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引起。病症:有病鳖体背甲表皮显得干瘪的“萎瘪病”;有雄鳖患生殖器从泄殖孔伸出体外不能缩回的雄性生殖器官外露症;有体内脂肪组织呈土黄色或黄褐色,肝脏变黑,骨质硬化的“脂肪代谢障碍病”等。防治:1...

    294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 狗骨头治疗仔猪白痢效果更佳
    狗骨头治疗仔猪白痢效果更佳

    仔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容易拉白痢,又称水泻。怎样治疗仔猪白痢呢?据民间兽医验方,用狗骨头粉可治疗猪白痢。且优于一般药剂治疗。具体办法有以下二种:一、碳剂治疗:将狗骨头烧成碳状,再碾成粉末,然后按每头每次每公斤体重用50克狗骨头粉与75克炒熟的糯米粉混合,冲水灌服。同时按每公斤体重配服10克呋喃唑酮,一日两次。急性的只要...

    624 养殖手册 狗骨头治疗仔猪白痢效果更佳 养猪技术 养殖
  • 美味香鸽加工
    美味香鸽加工

    1原料处理选用健康无病、60日龄以内的肉鸽,鸽的品种和饲养期必须一致,大小基本均匀,肥瘦适中,以便加工和控制质量。采用颈部宰杀法一刀切断三管,放血完全,将毛去净,取出全部内脏及嗉囔两管,反复清洗,漂尽血污,沥干水分待用。2腌制液配制腌制液的配比以50kg原料计算:葱、大料各150g,花椒、生姜各100g,香菇、白芷各5...

    2361 养殖手册 美味香鸽加工 鸽子养殖技术 养殖
  • 斑点叉尾鮰柱状屈桡杆菌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柱状屈桡杆菌病防治技术

    症状鳃丝末端有褐色的坏死组织,严重时缺损,常有淤泥粘附其上面。治疗一、全池泼洒“鱼菌清系列、灭毒灵”等消毒剂。(一)鱼菌清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消毒剂,对水中细菌、真菌、病毒等鱼类致病菌有杀灭作用,具有低毒、安全、杀菌速度快、药效长等特点。与我厂生产的内服药,对各种养殖鱼类的肠炎、烂鳃、出血、赤皮、...

    627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家禽养殖教学
  • 夏季养牛注意事项
    夏季养牛注意事项

    随着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也逐渐进入到了盛夏季节。各大养殖户也到了需要着重注意的一个季节,尤其是对于养牛户来说,夏季高温的环境对牛的生长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夏季养牛时,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那么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夏季养牛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注意摄入物质在夏季养牛一定要注意一些有害物质,要...

    1178 养殖手册 夏季养牛 养牛注意事项 养牛 养殖
  • 藏獒的标准
    藏獒的标准

    截止到今天为止,国内对于藏獒尚没有成文的鉴定标准,但根据藏獒爱好者和藏獒饲养者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比较常见的鉴别方法,给大家做为参考。藏獒是源于雪峰的一种大型猎犬,形象威猛,又名中华神犬。在雪峰被称为活佛的坐骑,产于青藏高原。藏獒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偏肉食,抗病力强。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

    931 养殖手册 藏獒的标准 藏獒养殖技术 养殖
  • 关于乌龟白眼病的新见解
    关于乌龟白眼病的新见解

    乌龟的白眼病集中于水栖龟类,半水栖和陆龟暂时没有发现这样的病例(我养殖的龟里面)。基本上所有的资料都说是饲养密度过大,没有及时进行换水,导致水质变坏,碱性过重而引起。发病季节多在春季和秋季,越冬后的春季为流行盛期。但据我养了这几年龟发现,产生白眼病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上述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龟对水质不适应,很多野生...

    758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文章 畜牧常识
  • 猪打防疫针后出现反应咋办
    猪打防疫针后出现反应咋办

    给猪接种疫苗后有的猪会出现减食、停食、精神沉郁或体温升高等现象,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多在1~3天后消失。但是,对于反应严重的个别猪,则需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过敏反应猪注射疫苗后引起过敏反应虽很少见,但一经发生病情急剧,有的很快发生休克而死亡。其症状是:惊恐不安、口吐白沫、腹泻不止、倒地痉挛。急救措施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盐酸...

    2952 养殖手册 猪打防疫针后出现反应咋办 养猪技术 养殖
  • 牛生产瘫痪怎么办
    牛生产瘫痪怎么办

    现在牛肉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带动了养牛业的发展,近几年养牛场的规模也是在不断的扩大,我们都知道在养殖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以及会引起很多的疾病,而牛生产瘫痪也是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那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关于牛它生产瘫痪的原因、症状以及怎么治疗,一起来瞧瞧吧。生产瘫痪的原因牛生产瘫痪有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

    225 养殖手册 怎么办 生产 瘫痪 养殖
  • 常见的蝎子养殖方法
    常见的蝎子养殖方法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蝎子一直是一种毒物,其实发展到现在,一些蝎子已经被作为美食来享用了,还比较受欢迎。加上蝎子作为药材使用又来已久,可以说目前蝎子还是有着不错的市场的。那么蝎子有哪些合适的养殖方法呢?1、养殖池养殖搭建养殖池进行规模化养殖是目前主流的方式,优点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搭建,且方便管理。出于利润的考虑,在利润...

    2972 养殖手册 蝎子 养殖方法 养殖
  • 狗的梳洗
    狗的梳洗

    梳洗刷毛是每天一定要为狗做的工作,经常的梳刷,不但可以除去旧毛污垢,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毛通风透气有光泽,还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人的毛发是一个毛囊长出一根毛发,狗儿的则是一个毛囊可伸出好几根毛。除了贵宾狗等极少数的狗不会掉毛之外,绝大多数的狗天天都推陈出新落毛缤纷,只不过是一丛毛掉一根,感觉不出来而已。春夏之交,很...

    1489 养殖手册 狗的梳洗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