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是猪群增值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如何淘汰更新种猪的讲究是很大的。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那么,怎样淘汰与更新种猪呢?
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相关数据
现以100头基础母猪为例,猪场分娩指数为2.3,计算如下:公猪:在自然交配条件下,一般公母猪比例不应超过1:20,则100头基本母猪需公猪为100&pide;20=5(头)。年更新头数为5&pide;2=2.5(头)(即年更新2-3头)。母猪:按一个有效生命周期繁殖8胎,每头母猪年产2.3胎计算,则母猪平均使用年限为8&pide;2.3=3.48≈3.5(年)。年淘汰率为1&pide;3.5×100%=28.6%≈30%。100头基本母猪的猪场年应淘汰、更新数为100×30%=30(头),每月应淘汰与更新头数为30&pide;12=2.5(头)(如果是大型猪场,还应算出每周淘汰、更新的头数)
按照种猪淘汰的一般原则进行更新
上述数据为理论计算值,实际操作应按照以下原则对种猪进行淘汰与更新。
淘汰母猪的原则:一.淘汰年龄和体重已达到配种标准,但继续饲养2-3个情期后不发情的后备母猪。二.淘汰断奶后60天确定不发情的母猪。三.淘汰连续返情3-4次的母猪。四.淘汰连续2胎产仔数少于6头或死胎和弱仔多或产仔不均匀的母猪。五.淘汰乳头少于6对、发育不正常、有翻奶头或瞎奶头或副乳头、泌乳力差的母猪。六.淘汰母性不好、有恶癖、哺育率低的母猪。七.淘汰采食缓慢、体躯过肥和过重、行动迟缓、皮肤无光泽、眼睛无神的母猪。八.淘汰产生畸形后代的母猪。九.淘汰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
公猪的淘汰原则:一般以利用年限为准进行淘汰,但对体躯笨重、精液品质差、配种成绩不理想、性情凶暴的公猪也应及时淘汰。淘汰后的缺位,应随时用理想的后备猪补上。一般来说,种猪群要有既定的母猪淘汰方法,其各产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1-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大约分别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