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淡水小龙虾水质管理技术

时间 : 11-07 投稿人 : 默恋微凉 点击 :

淡水小龙虾水质管理技术 | 养殖技术大全

淡水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力及耐低氧能力很强,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但小龙虾若长时间处于低氧和水质过肥或恶化的环境中,其摄食会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影响其生长;同时,不良的水质又可助长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水质严重不良时,会造成小龙虾大批死亡,致使养虾失败。因此在高密度池塘养殖淡水小龙虾时,要按照季节变化及水温、水质等状况及时对池水进行调节,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

日常水质管理

1、调节池水水位:淡水小龙虾养殖池的水位根据水温的变化而定,掌握“春浅、夏满”的原则。春季一般保持在0.6~1米,浅水有利于水草的生长、螺蛳的繁育和幼虾的蜕壳生长。夏季水温较高时,水深控制在1~1.5米,有利于淡水小龙虾度过高温季节。小龙虾越冬时,越冬池水深要保持在1.5米左右,以保证小龙虾不被冻死或冻伤。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为防止极限温度出现,可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底水温。

2、调节池水溶氧:一般养虾池水的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左右,对龙虾的生长发育较为适宜,一旦溶氧量低于1~2毫克/升,将会引起龙虾窒息死亡。防止龙虾缺氧的有效方法是换水或定期加注新水。一般5月份以前和9月份以后的春秋两季,每隔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左右;5、6月份,一般每隔6~7天换水1次,7~9月份的高温季节,每隔2~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养虾池深水处安装增氧机,适时开动增氧,提高虾池水中的溶氧量。平时加换水的原则是蜕壳高峰期不换水,雨后不换水,水质较差时多换水。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向水中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之类的生物制剂调节水体。

3、调节池水pH值:龙虾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是6~9,而最适宜的pH范围为7~8.5。pH值超出一定的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龙虾的死亡。即使在安全范围之内,如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对龙虾的生命活动起消极作用。调节池水pH值,可每隔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用10千克,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5之间,同时可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促进淡水小龙虾蜕壳生长。

不良水质的调控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水质败坏,淡水小龙虾出现上岸、攀爬、甚至死亡等现象时,须及时采取以下措施调节水质:

1、先换部分老水,用溴氯海因0.3毫克/升对水体进行泼洒消毒后,加注新水。

2、第二天用沸石粉20毫克/升、益水宝(枯草芽孢杆菌)0.4毫克/升泼洒。

3、以后每隔5天左右定期向水体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利用有益菌种制剂,使之形成优势菌群来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生长、繁殖和危害程度,并分解水中有害物,增加水体溶氧,改善水质。施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均能起到上述作用。

相关文章

  • 青虾的养殖技术
    青虾的养殖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常生活中河流、池塘淡水水域,在沿海地区低浓度盐水中也能生存,是我国和日本独有的虾种,现在是我国的著名淡水养殖虾,养殖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极高。那么该怎么养殖它呢?小编带来青虾养殖技术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1、池塘条件人工养殖主要场地是池塘,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排灌方便,不能靠近污染区。面积不...

    2199 养殖手册 青虾 养殖技术 养殖
  •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治疗方案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治疗方案

    新生仔猪溶血病是由新生仔猪吃初乳引起红细胞溶解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以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一般发生于个别窝仔猪,但致死率可达100%。1.病因本病是因母猪与仔猪血型不同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胎儿体内具有由种公猪遗传而来的特定抗原,经胎盘进人母体,刺激母猪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溶血素等),这种抗体可由...

    2737 养殖手册 养殖 猪病防治
  • 母猪临产前有何征兆
    母猪临产前有何征兆

    随着胎儿的发育成熟,母猪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乳房膨大,产道松弛,阴户红肿,行动异常等等,都是准备分娩的表现。分娩前两周,母猪乳房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乳房基部与腹部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分娩前一周,母猪的乳头呈“八”字型向两侧分开;分娩前4-5天,母猪的乳房显著膨大,两侧乳房外涨明显,呈潮红色发亮,用手挤压乳头有...

    2883 养殖手册 母猪临产前有何征兆 养猪技术 养殖
  • 春季养殖塘管理要点
    春季养殖塘管理要点

    三月阳春,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一派生机。经过一段时间池塘清整,养殖塘开始新的一茬生产。春季养殖塘管理要点: 一、因地制宜,控制密度。以鱼虾蟹贝混养为主的海水池塘,要因地制宜,控制放养密度。一是对虾放养以亩放1万尾为宜;而以脊尾白虾养殖为主的塘则根据海水盐度控制密度,盐度在6‰~15‰控制在每亩4万尾以下,具体要看其发...

    2126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妙招
  • 把好七道关夏秋蚕高产
    把好七道关夏秋蚕高产

    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加上农作物使用农药频繁,对养蚕不利环境因素较多。要获得夏秋蚕高产,须把好以下七道关:一、催青关:浸酸干燥后的蚕种,可在24℃-27℃的温度和75%-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催青,前期温度可偏低,后期略高。催青后期若遇到24℃以下温度,要及时补温;在高湿闷热时,可在室内放置石灰块吸湿,或用风...

    2024 养殖手册 把好七道关夏秋蚕高产 养蚕技术 养殖
  • 猪的饲料与管理
    猪的饲料与管理

    1、合理分群:根据个体大小、体质状况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群,密度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2、做好调教工作:(1)防止抢夺弱食,帮助建立群居秩序,分开排列均匀采食。(2)固定生活地点,使吃食、睡觉、排便三定位,保持圈舍干燥清洁。(3)供给充足饮水,合理搭配日粮(4)定期驱虫。特种野猪饲料来源广泛,耐粗饲料,饲料成本只有家猪的4...

    2140 养殖手册 猪的饲料与管理 养猪技术 养殖
  • 蟾蜍的人工养殖技术
    蟾蜍的人工养殖技术

    ㈠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2、蟾蜍的生活习...

    2048 养殖手册 蟾蜍的人工养殖技术 蟾蜍养殖技术 养殖
  •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的研究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的研究

    【概述】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又称为仔猪先天性肌阵挛或仔猪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tremors)是由于脊髓水平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阻滞,致使肌肉发生阵发性痉挛。1854年德国scholler首次报道此病,以后世界各地陆续报道了此病。罗清生等(1960)在国内首次报道此病,以后在东北几省及山东、江苏、...

    2369 养殖手册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的研究 养猪技术 养殖
  • 东方蝾螈吃什么食物?
    东方蝾螈吃什么食物?

    东方蝾螈也叫中国火龙,为两栖动物蝾螈科的一种,其上皮呈黑色凸起,下皮呈橘红色,有黑色斑点。多数为观赏性蝾螈,因其含河豚素,禁止食用及喂食,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东方蝾螈吃什么食物吧!东方蝾螈吃什么食物东方蝾螈喜欢湿度大的环境,栖息於山地池塘或水田等静水域,以及山溪流中流速较缓的水域,主要以孑...

    1846 养殖手册 东方蝾螈吃什么 养殖
  • 规模化养猪场猪蓝耳病的治疗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猪蓝耳病的治疗措施

    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等特点,已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猪蓝耳病主要是侵染繁殖系统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断奶仔猪高死亡率、育成猪高呼吸道疾病三大特点。1.1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

    577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 猪脐孔疝的诊治
    猪脐孔疝的诊治

    1临床症状可见腹下脐孔处有一隆起物,呈半球状,小的鸡蛋大,大的似排球,触诊松软,若为可复性疝,内容物可送回腹腔,患畜食欲、精神均正常。2手术方法采用仰卧保定法,术部常规消毒,可复性脐孔疝,先把内容物送回腹腔然后用两把止血钳提起皮肤,用手术刀从两把止血钳中间切开皮肤,小心用刀柄分离,直到把肠管完全分离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

    1311 养殖手册 猪脐孔疝的诊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獭兔安全养殖法
    獭兔安全养殖法

    通常一只獭兔从出生到出栏,达到宰杀标准需要150余天,逢酷暑还要停止繁殖,因为夏季皮质量上不了档次无法宰杀,这个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们。进入21世纪后獭兔皮张收购价格一再下滑,主要是兔皮毛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养的越多赔的越多,分析结果表明獭兔营养不良是造成这一恶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场在上述困扰中有幸使用了中科院生物技术领域...

    388 养殖手册 獭兔安全养殖法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猪场疫病防治的技术管理措施
    猪场疫病防治的技术管理措施

    在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下,对猪场疫病的防治,必须执行以下技术措施:1、认真做好猪场消毒工作1.1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洗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后方可入内。条件具备时要先沐浴再更衣再消毒才能入内。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

    553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技巧 畜牧常识
  • 蜈蚣有多少条腿?
    蜈蚣有多少条腿?

    蜈蚣别称天龙、百脚、吴公、百脚虫等,为蜈蚣目蜈蚣科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蜈蚣有多少条腿吧!蜈蚣有多少条腿?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和节肢动物一样以多节肢生物闻名,通常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

    1745 养殖手册 蜈蚣有多少条腿 养殖
  • 哺乳仔猪的喂养技术
    哺乳仔猪的喂养技术

    1.防压死小猪:舍内设护仔架或产架。护仔架可用直径为6-7厘米的木条,装置在猪床靠墙的三面,离地面和墙壁各30厘米。2.防寒保暖:舍内安装250W红外线灯泡。据资料报道,距离地面20厘米处,局部温度达33℃左右;距离地面30厘米处,温度为27℃左右。3.防下痢:仔猪生下来未吃到初乳前,口服硫酸庆大霉素,每头仔猪每日喂服...

    612 养殖手册 哺乳仔猪的喂养技术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