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高,养殖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然而,养殖业的劲敌-动物疫病也越来越猖獗,近几年,国际上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疫情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养殖业必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原则来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预防疫病呢?笔者认为,制定并严格执行防疫操作规程,才能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对于现代化养猪场尤为重要,现简单介绍一下养猪场的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以供参考。1猪场的选址、建筑与布局1.1猪场的选址1.1.1应远离交通要道(如公路、国道)、屠宰场、饲养场、水源保护区、居民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食品加工厂、工厂(有有害物质、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厂)、药厂及仓库等,应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1.1.2应交通方便,电源稳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环境卫生条件良好,无污浊水及其他污染源。1.2分区合理猪场的生产区和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要建消毒池,宽度要宽于大门,长度要长于可能通过机动车最大车轮一周半以上。饲料库应建于场内的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猪场应建引进种猪隔离舍、病猪隔离舍、兽医室、药房、解剖室、粪便处理场。生产区入口要设更衣室、消毒室。猪舍门口要建宽于门口、长一米半以上的消毒池。粪便处理场应建于场内主导风向的下风处。2兽医组织及职责2.1兽医组织成立防疫领导小组,由场长、兽医科长及多名兽医组成,分管全场的防疫工作。2.2兽医职责2.2.1负责制定全场的防疫计划并组织实施。2.2.2执行或监督执行病猪的诊疗、死猪解剖工作,并做好记录。2.2.3随时深入猪舍,观察猪只健康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参与病猪护理。2.2.4检查饮水、饲料、猪舍、用具和粪便清理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2.2.5对引进的种猪进行检疫观察。2.2.6定期总结防疫工作,发现疫情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3防疫制度3.1猪场职工及饲养人员无人畜共患病。3.2猪场大门设专职人员,负责出入人员与车辆的消毒工作及阻止闲杂人等入场。3.3猪场职工及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换衣、鞋,并进入消毒室经紫外线灯照射(注意保护眼睛)或其它方法严格消毒方可进入,离岗时将工作服、鞋留在更衣室,不准带出场外。3.4猪舍饲养人员必须固定,不准随便串舍,工具不准串用。3.5饲养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观察猪群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兽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3.6不准将猪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3.7兽医人员不准给场外任何单位或个人诊疗动物疾病。3.8出售生猪必须在场外交易,出场猪不准回流。3.9死猪及分娩的死胎、胎衣应装入不漏水的容器送到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或在指定地点焚烧后深埋。3.10猪舍内的粪便应经常清扫和冲刷,粪便送到粪场后,用水冲洗干净运粪车。3.11外来人员、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外来购买、挑选种猪的人不准进入猪舍,可通过设有玻璃墙的观察走廊进行观看选择或通过闭路电视观看选择。3.12经常开展灭鼠、灭蝇工作,禁止其它动物进入场内,场内禁止饲养其它动物。4消毒制度4.1大门、生产区入口及猪舍门前消毒不结冰时,在消毒池放3%~4%的火碱水浸湿锯末或稻草消毒;结冰时,在消毒池内撒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每周至少更换1~2次。4.2猪舍载猪消毒(含配种圈)每周消毒1次,可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猪体及猪舍,每平方米300mL左右,应在清扫后进行。4.3猪出栏后的猪舍消毒先彻底清扫、清水冲洗,然后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洒消毒,用量每平方米500mL左右,间隔1天再消毒1次,空圈一周后进猪。4.4分娩室,分娩栏及分娩母猪的消毒对分娩室或分娩栏的地面、栏墙或漏缝地板、栏杆,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可用喷灯火焰消毒,或用菌毒敌等喷雾消毒两次,待干燥后放入母猪。母猪临产时,用百毒杀等消毒乳房和阴部,母猪产仔完毕后,再用百毒杀等消毒母猪后躯、乳房和阴部,地面清扫干净,同时控制分娩室温度。分娩后每天用百毒杀等喷雾消毒1次,直到离乳。4.5环境大消毒(包括猪舍外道路,空地等)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消毒,可用3%~4%的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4.6车辆消毒运输猪和饲料的车辆,在装运前后必须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雾消毒。4.7剖检室的消毒每次使用后,除将尸体装入不漏水的塑料袋送无害化处理场处理外,剖检室应立即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彻底消毒。5引进种猪的防疫措施应当坚持自繁自养,为了调剂品种不得不引进种猪时,要到无特定疫病的种猪场购买。引进种猪前,对出卖种猪的猪场必须进行疫情调查,包括已往发生过那些疫病、发生的时间、流行情况、诊疗情况及防治措施效果如何。就地检疫:首先观察精神外貌、健康状况,然后采血清根据需要检查特定疫病。进场隔离观察:种猪引进后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在观察期间再次检疫并补注各种疫苗,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进入本场生产区。6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养殖业有效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养殖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接种相应疫苗,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疫病接种免疫方法。6.1猪瘟仔猪出生后3周龄,1次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断奶后仔猪每头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对于成年猪或后备猪每年春秋两季每头各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6.2仔猪副伤寒仔猪出生后1月龄每头口服或注射1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6.3猪丹毒仔猪断奶后每头注射1头份猪丹毒疫苗。对于后备猪或成年猪每年春秋各注射1次,每头每次注射1头份。6.4猪肺疫仔猪断乳后每头口服1头份猪肺疫疫苗。成年和后备猪每年春秋各1次,每次每头1头份口服。6.5口蹄疫断乳后仔猪每头注射1头份口蹄疫疫苗。成年猪每年每头注射1头份口蹄疫疫苗。7驱虫7.1全群猪(包括种公猪、母猪及后备猪)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用左旋咪唑每公斤8mg混入饲料中饲喂。7.2断奶后的仔猪注射阿维菌素1次,有疥螨和猪虱的猪,间隔半个月再驱虫1次。7.3驱虫后应注意观察,对出现副作用的猪及时解救。驱虫后的7天内应及时清粪妥善处理,防止病原扩散。驱虫后21天内,禁止屠宰食用。8发生疫情应采取的扑灭措施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尽快隔离确诊。发生或疑似发生口蹄疫,猪水疱病等一类传染病时,应立即封锁疫区或疫点,禁止无关人员及车辆出入疫区或疫点,禁止猪调出或调入,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待有关部门处理后应对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并查出发病原因,以便吸取教训。发生其它疫病时,应将病猪立即隔离治疗,对病猪群进行检疫观察,随时发现随时治疗,对猪舍进行载猪消毒每天1次,隔离舍除每天消毒外,还应污染后立即消毒,未病猪及时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以便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
相关文章
-
介绍土鸡快速的饲养技术
目前,许多农家饲养本地土鸡仍然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所养出的鸡虽然肥瘦适当,肉质紧实,味道特佳,价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饲养周期长,耗料多,收入少。若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几点,则既可使鸡毛色光亮,保证肉质品味,又能使成活率提高,饲养周期缩短,耗料少,见效快,收入多。1、鸡舍的构造可用旧房改造,也可另建鸡舍。小鸡舍内安装...
2841 养殖手册 介绍土鸡快速的饲养技术 养鸡技术 养殖 -
巧治蛋鸭眼结膜角膜炎
蛋鸭眼结膜角膜炎的一般症状是,鸭眼结膜角膜发炎,潮红、流泪,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体表头部被脏物污染,产蛋率下降15%以上,可连续发生蛋鸭死亡。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清洁消毒鸭舍及饲槽。鸭舍用0.1%的大毒杀消毒液消毒,饲槽、饮水器用0.05%的大毒杀浸泡消毒,冲洗整个鸭舍和运动场地;加强通风换气,...
1550 养殖手册 巧治蛋鸭眼结膜角膜炎 养鸭技术 养殖 -
催球清治疗鸡球虫效果又好又快
某专业户饲养的6000羽三黄鸡一直以来长势良好,23日龄时发现地上有带血的粪便,即到药店买了10瓶主要成分为氨丙啉及磺胺类的抗球虫饮水剂,用了1天。第二天发现吃料和饮水又减少一点,料桶里平时晚上加满料到第二天早晨一般都全吃光的,现在17个料桶里个个还剩有0.5~1.Okg料,且拉血色粪便的比前一天的更多了,当天死亡13...
986 养殖手册 催球清治疗鸡球虫效果又好又快 养鸡技术 养殖 -
海水养殖鱼类和海参的安全越冬
北方的隆冬季节,气温骤然下降,给海上养殖业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目前正在养殖中的鱼类和海参,更要采取得力措施以确保安全越冬。 在海水鱼类养殖中,大多数鱼类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6℃~22℃。近年来,许多养殖业已逐步由海面网箱养殖转向利用深层海水进行工厂化养殖,因为深处海水的温度可以达到12℃左右,大大降低了能耗。室内...
1207 养殖手册 海水养殖鱼类和海参的安全越冬 海参养殖技术 养殖 -
生物蛋白处理技术转化秸秆饲养肉牛
赤峰台通讯员朱国才报道:阿鲁科尔沁旗北方肉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利用生物蛋白处理技术转化秸秆饲养肉牛,提高了秸秆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生物蛋白处理技术是充分利用微生物蛋白单一高效的特性,针对各种农作物秸秆的特性进行酵解,使一些粗糙的秸秆,引起质地的变化。处理后的饲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有机酸,可消化纤维比...
1739 养殖饲料常识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管理 -
乳猪饲料乳清粉的使用方法
用于乳猪料的乳清粉一般是含有65%~75%乳糖和大约12%粗蛋白的高蛋白乳清粉,也有用含75%~80%乳糖和约3%的粗蛋白的低蛋白乳清粉或者中蛋白乳清粉的。仔猪开食料中(6kg体重),用20%乳清粉时仔猪日增重最理想(Dritz等.1993),超早期和早期断奶日粮中(2.2~5kg体重)通常应该用到20%~30%,而断...
2824 养殖手册 乳猪饲料乳清粉的使用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南美鲱鱼越冬技术要点
南美鲱鱼,原产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又称巴西鲷,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具有杂食、生长快,耐低氧,易起捕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已在池塘和网箱养殖。为了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冬季越冬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一、设备。越冬前要对温室进行维修,使门窗完整和玻璃透光性良好,以利保温。越冬池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1-1.2米为宜...
2802 养殖手册 南美鲱鱼越冬技术要点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