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洪灾后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孤舟放鹤 点击 :

一、补救技术措施检查修复养殖设施。水灾过后,养殖户应立即检查池塘、网箱、围拦网等渔业生产设施是否受到损坏。对于被洪水冲毁的鱼塘决口和围拦网的溃口能够封堵的及时封堵,尽量减少养殖水产品的逃逸;对于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养殖水产品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鱼、虾、蟹的逃逸(如用2层~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退却后要修复被毁坏的增氧机、投饵机、渔船、网具等渔业生产设施。受洪水冲击的网箱要及时修补,置于安全的水域,补放鱼种,恢复生产。对退水后的池塘塘埂要加高、加宽、加固,加强检查,防止复溃。抢修好养殖区内道路、电力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和正常供电。

洪灾后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 动物养殖饲料

及时补放鱼种。应抓紧补放草鱼、鲤鲫鱼、鲢鳙鱼、三角鲂等鱼种,放养数量视不同条件而定。池塘养殖鱼类逃逸比例低于50%,适当补充投放鱼种,养殖鱼类逃逸比例超过50%的,应考虑并塘,将2口塘的养殖鱼类并入其中的一口塘养殖,另一口塘重新投放“四大家鱼”等鱼种进行养殖,鱼种规格选择8厘米~10厘米左右,亩投放量控制在1000尾~1500尾。对于被洪水冲毁鱼类全部逃逸的养殖水体,应重新安排渔业生产。放养数量不宜过大,应抢早投放,加强投喂,适时养成上市。

及时调节水质。水灾之后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鱼类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暴雨后,山区池塘的池水一般pH偏低,应对养殖水体定期施用生石灰,每20天用一次,亩用量20千克~30千克,现浸泡现泼洒,既可调节水质,又可杀灭随雨水带入的一些病菌。池塘每亩施200千克~300千克畜禽人粪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培肥水质,如缺少有机肥,可亩用尿素5千克、磷肥2.5千克化水溶解后全塘泼洒,用以培肥水质,为重新补放的鱼种培养丰富的生物饵料。鱼塘放养时透明度最好保持在30厘米左右。适当延长开增氧机的时间。一般要求下午1点~3点和凌晨左右开动增氧机,尤其下阵雨无风无光照的情况下要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适时使用EM菌、活水宝、底改净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

谨防鱼池缺氧泛塘。为了防止泛塘,应加强日程管理,坚持早晚巡塘、值班。天气多变季节,密切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及行为。一旦发现缺氧预兆(鱼轻微浮头)应及时注入新水和开启增氧机。

抓好秋繁和秋苗的培育工作。由于池塘养殖区受灾严重,需要补充大量鱼种,要抓住灾后的晴好天气,搞好亲鱼培育,实施秋繁秋苗稀养速成,弥补损失,并解决明春苗种缺口问题。

二、防疫技术措施鱼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水灾过后,水中各种细菌病原易滋生繁殖,鱼病易发,主要易爆发及流行的疾病是细菌性出血病、烂腮病、肠炎病等,可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国标渔用药物泼洒消毒;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多维、大蒜素、EM菌、芽孢杆菌、中药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改善鱼类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发现死鱼和病鱼及时捞取,进行无害化处理。

鱼类寄生虫类病害的防治。寄生虫的种类不同,其流行季节不一样,但主要危害季节是在春末和夏初及秋末,如中华鳋等;在水质恶化的肥水池中原生动物较多,如车轮虫;在清瘦的水池中甲壳动物较多,如锚头鳋等。

杀灭原生动物的寄生虫时(如车轮虫、鳃隐鞭虫等),一般选用硫酸铜(含量95%以上)加硫酸亚铁(0.5+0.2)使浓度达到0.7ppm;杀灭甲壳动物(如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时,一般选用敌百虫以及菊酯类鱼药(如强力灭虫净、鱼用虫敌等),也可使用硫酸铜或硫酸铜和菊酯类合剂鱼药进行除虫。一般来说寄生虫类病害的防治,往往要用药两次,不然寄生虫类病害易反复发生。

三、饲养管理要点重视饲料的科学投喂,注意饲料的营养、质量和适口性,使鱼类、河蟹、虾类等能充分利用夏秋的生长期,促进生长,把因水灾耽误的损失夺回来。投饵量的控制。投饵量应控制在鱼吃8成~9成饱较为合适。水温过高(超过33℃)应停止投饵,多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高,饵料系数低,既可预防鱼病的发生,又可减轻对水体的污染,既保证了鱼类的营养需求,又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

相关文章

  • 秋季狐貉常发病防治:胃肠炎
    秋季狐貉常发病防治:胃肠炎

    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更换饲料或饲料腐败变质,饮、食具长时间不清洗和消毒,饮水不清洁,采食量过大等;另外,也有因长途长时间运输,动物极度疲劳,引起机体抵抗能力下降造成此病发生;还有犬瘟热、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病可引起继发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是病初食欲减退,有时呕吐,病后期食欲废绝,口腔粘膜充血、干燥发热,精神沉郁...

    527 养殖手册 秋季狐貉常发病防治 胃肠炎 养貉技术 养殖
  • 养蚕添喂豆浆、激素、水可增产
    养蚕添喂豆浆、激素、水可增产

    豆浆:在蚕进入4龄盛食期或5龄第三天时,将鲜豆浆洒在桑叶上饲喂,每天中午和下午4时各添喂一次。可减少用桑量10%,使蚕体重增加5%,健蛹率提高3%,龄期缩短2天,蚕茧产量增加8%以上。在添喂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与氯霉素、磺胺脒等药物一起使用,以防药物失效或造成蚕中毒。蜕皮激素:在正常蚕成熟5%时添喂一次,或在蚕5龄末期成...

    336 养殖手册 养蚕添喂豆浆 激素 水可增产 养蚕技术 养殖
  • 养猪新理念
    养猪新理念

    一、种-选购仔猪,学会方法选购仔猪的要求是在尽可能低的价格前提下,购到品种优良、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仔猪。要实现这一目标须注意下列三点:1、选购地点选购地点关系到仔猪的健康状况和品种优劣。一般来说,集市上的猪品种杂,且易携带传染源,因此,可以去较好的猪场购买仔猪。2、选购猪种选购何种猪种应视购猪目的而定。如果目的是培育...

    1568 养殖手册 养猪新理念 养猪技术 养殖
  • 黄鳝的暂养催肥技术
    黄鳝的暂养催肥技术

    黄鳝的季节性价格差比较大,同种规格黄鳝在夏季售价往往仅是冬春季售价的一半。将夏秋季捕捞的黄鳝暂养催肥,待到春节前后高价抛售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1.暂养池的准备。暂养池的选择可因地制宜,水泥池、土池均可以。水泥池要去碱,并于池底铺上30厘米的壤土。土池要在池底铺上网目,在0.5厘米左右的机织无结网并踩入池底。暂养池面积以...

    1043 养殖手册 黄鳝的暂养催肥技术 黄鳝养殖技术 养殖
  • 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方法和防治措施
    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方法和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 由于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先,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加强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保证鸡舍内有良好的通风,给鸡群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该病一旦发生,最重要的是尽力除去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

    2480 养殖手册 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方法和防治措施 养鸡技术 养殖
  • 肥鸡散的制作
    肥鸡散的制作

    方法一:桂皮40%、小回香30%、沙姜10%、陈皮10%、胡椒5%、甘草5%。以上药物研成粉末并混匀,添加在肉仔鸡饲料中,按每只每天1克添加。方法二:肉桂粉50%、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黄豆粉(炒熟)7%、硫酸亚铁7%,混合拌匀。按每只每天在饲料中加入1克,喂2个月,体重可达2公斤。...

    267 养殖手册 肥鸡散的制作 养鸡技术 养殖
  • 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种鱼类。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

    1154 养殖手册 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 养鱼技术 养殖
  • 饲料污染对鱼类的致病作用
    饲料污染对鱼类的致病作用

    由于目前某些饲料产品中存在着细菌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鱼类摄食污染饲料后,死鱼现象时有发生。根据鱼类发病症状大致可分为二种类型:急性型(暴发性)和慢性型。一、急性型(暴发型):鱼类摄食污染饲料后,多则3天~5天,少则1天~2天即发病,出现发病症状,病情严重的鱼已有死亡,死鱼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不影响摄食,大部分鱼能正常...

    2365 养殖手册 饲料污染对鱼类的致病作用 养鱼技术 养殖
  • 朗德鹅养殖技术(上)
    朗德鹅养殖技术(上)

    购买《朗德鹅》养殖技术光盘请点击这里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颈部接近黑色,腹部呈银灰色。朗德鹅生长速度快,羽绒产量较高,肝用性能好,肉质细嫩,瘦肉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是养殖的理想品种。 雏鹅潮口与开食 出壳1-3天内,使雏鹅学会饮水和吃食。适时潮口可防止雏鹅脱水,减少早期死...

    2873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动物饲料
  • 鹌鹑脱肛是什么原因?
    鹌鹑脱肛是什么原因?

    ⑴开产期过早或产蛋高峰时,体质瘦弱或过肥喂给饲料中营养跟不上或营养过剩而在体内沉积,导致输卵受生理机能下降,使要产出的蛋阻止在输卵管内不能向下移动,而发生脱肛或难产,产蛋过多的,造成输卵管内膜油质分泌物不足,亦易发生脱肛,如果是产大蛋或产软壳蛋滞留在输卵管或泄殖腔里也易发生脱肛。??⑵在喂给饲料中,忽视了维生素A给量不...

    2049 养殖手册 鹌鹑脱肛是什么原因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夏季肉鹅快速育肥技术
    夏季肉鹅快速育肥技术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圈舍闷热,肉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极大地影响了肉鹅的生长肥育。为此,笔者介绍夏季肉鹅快速育肥技术,使养殖户所饲养的肉鹅在70日龄左右即可上市销售。降温防暑肉鹅的鹅舍温度不宜超过26℃。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①在圈舍内安装风扇,强行排出舍内的暑热浊气,加强空气流通。②在圈舍离鹅体2米...

    992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原料 特种饲养
  • 黄粉虫的繁殖
    黄粉虫的繁殖

    1、选种作为繁殖用的黄粉虫,必须是个体大、体质健壮的个体,这样雌虫的产卵量才比较多,后代成活率高。选种分为3步。(1)选择粗壮的幼虫从老熟的幼虫中选择个体大、发育一致、行动活跃、体质健壮、体色金黄发亮的个体留种,单独饲养。老熟幼虫逐渐化蛹时,应及时把蛹挑选出来,避免幼虫咬食蛹体。(2)选择肥大的蛹幼虫化蛹后,从中选择健...

    1731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加工 养殖饲料禁忌
  • 幼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幼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的一段时间。要想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抓住规律,才能切实抓好饲养管理,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一、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仔貉出生...

    631 养殖手册 幼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养貉技术 养殖
  • 鸭的中毒性疾病-痢特灵中毒
    鸭的中毒性疾病-痢特灵中毒

    痢特灵又称呋喃唑酮。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肠道抗菌药。由于该药的安全指数低,尤其是对家禽特别敏感,其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鸭常因服用过量,而引起中毒。临床上主要见于幼龄鸭,中毒后常引起死亡。1.病因(1)用药剂量过大或拌药不均匀鸭常用的痢特灵预防量为100~200毫克/千克饲料,治疗量为300~400毫克/千克饲料。根据...

    1637 养殖手册 鸭的中毒性疾病 痢特灵中毒 养鸭技术 养殖
  • 黄河牦牛是开展绿色食品建设基地的首选畜种
    黄河牦牛是开展绿色食品建设基地的首选畜种

    黄河牦牛的血统来源于野牦牛,野牦牛是中国仅有的世界珍稀宝贵的优良野生绿色动物食品资源。野牦牛体形高大,身腰长,比世界上所有的牛属(Bos)都多二对肋骨。成年野公牛身高二米以上,体重一吨以上,牛角基部周径50~90公分,藏族同胞经常将捡到的牛角掏空当做挤奶桶。野牦牛终年生活在青藏高原3000~5000米以上的高寒野岭。特...

    2730 养殖手册 黄河牦牛是开展绿色食品建设基地的首选畜种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