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见于绵羊。临床上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和唇糜烂性炎症,蹄冠炎和肌炎为特征。由于病羊发育不良,并带来死亡、羊毛损坏,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与流行特点本病病原是蓝舌病病毒。病毒颗粒能在宿主细胞的胞浆里繁殖。病毒非常稳定。病羊是主要传染来源,通过库蠓传播。绵羊感染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以1岁左右的绵羊最易感,哺乳期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的发生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与各种库蠓的活动情况有关。二、症状与诊断潜伏期为3~8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2~3天。在体温升高后不久,表现厌食,精神沉郁,落群。上唇肿胀、水肿可延至面耳部,口流涎,口腔粘膜充血、呈青紫色,随即可显示唇、齿龈、颊、舌粘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腔粘膜受溃疡损伤,局部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继发感染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鼻流脓性分泌物,结痂后阻塞空气流通,可致呼吸困难和鼻鼾声。蹄冠和蹄叶发炎,出现跛行、膝行、卧地不动。病羊消瘦、衰弱、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早期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病程一般为6~14天,至6~8周后蹄部病变可恢复。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高者达90%。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死亡。怀孕4~8周母羊,如用活疫苗或免疫感染,其分娩的羔羊中约有20%发育畸形,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脑回过多等。三、病理变化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部粘膜发生水肿。绵羊的舌发绀如蓝舌头。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肌肉出血,肌间有浆液和胶冻样浸润。重者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并有湿疹变化。蹄冠出现红色或红丝,深层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粘膜小点状出血。四、防制措施应做好牧场的排水和灭蠓工作,坚持羊群药浴、驱虫。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在该病流行区,每年接种疫苗。对病羊可用磺胺类药或抗毒素治疗。
相关文章
-
四招让你的猪少生病!
一、“养”,加强管理,增强抗病力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搞好猪舍和环境卫生是预防猪病发生的积极措施。饲料要多样化,要进行合理搭配和调制。严禁喂给发霉、变质饲料、饲草,做到粗料细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不能突然变换饲料,饲料的变换要逐渐进行。供足清洁饮水。二、“检”,自...
2697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科普 畜牧业文章 -
养殖鲍鱼疾病防治措施
鲍鱼是“海产八珍”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依靠市场经济和科技力量的推动,鲍鱼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鲍鱼养殖场布局不合理,高密集饲养方式、养殖排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海区,排入量大大超过海区的自净能力(包括海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排泄物不断累积,病原微生物在海区繁殖生存,在...
2919 养殖手册 养殖鲍鱼疾病防治措施 养鱼技术 养殖 -
冬季仔猪腹泻病防治的要点
冬季是仔猪腹泻病的多发季节,养猪户往往控制不住该病而造成仔猪死亡。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以下5点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1、加强饲养管理①温度:断奶仔猪的适宜温度是20-30日龄为22-25℃,30-40日龄为21-22℃,41-60日龄为21℃,60-90日龄为20℃。保持产房和圈舍温度。为保持上述...
1391 养殖手册 冬季仔猪腹泻病防治的要点 养猪技术 养殖 -
猪场的消毒和卫生方法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的,而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是猪舍,也就是说病原微生物生存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空地、舍内、空气等场所,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即不给它提供生存之地、传播之路,也就是说猪场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消毒措施,从...
2639 养殖手册 猪场的消毒和卫生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盛夏养鸭的十个注意事项
炎热的盛夏季节,是饲养肉用仔鸭(又称毛鸭)的黄金时段。但是,高温高湿的酷暑环境,容易使鸭舍内的粪便发酵、孳生繁殖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影响鸭群的健康生长。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盛夏良机养好肉用仔鸭,获取最好效益呢?根据仔鸭的生理特性和养鸭能手的生产经验来看,在饲养管理中做到如下"十注意"是非常必要的。1.注意降低饲养密...
529 养殖手册 盛夏养鸭的十个注意事项 养鸭技术 养殖 -
人工养蝎抓五关(2)
四、产仔关:人工养蝎必须严把以下几点:1.密度要绝对的减少,当晚子快要临产时,将饲养密度要绝对的降下来,具体一点就是垒窝的瓦片厚度为1cm,可以给两个瓦片四角各垫方园1立方米大小的瓦片,使瓦片与瓦片中间留有1cm空间,这样1立方米的蝎窝所垒体积为0.80立方米,母蝎容量不超过500只,当然也可以减少并且越秒越好,越少仔...
2422 养殖手册 人工养蝎抓五关2 蝎子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