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地处闽西山区,水源充沛,青饲料资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当地淡水渔业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牧草养草鱼,每亩池塘需0.8~1亩的饲料地,池塘亩平均产量在500千克左右,为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2002年我站承担了县畜牧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配合饲料养草鱼技术”应用推广项目,项目实施以临城镇的池塘养殖为主,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选择在临城镇等九个乡镇,池塘应用配合饲料养鱼种471亩,养成鱼3436亩。鱼种池面积为1~5亩,水深0.8~1.5米;成鱼池面积2~10亩,水深1.5~2米,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水方便,交通便利。2.鱼种放养鱼种池苗种放养时间为5~6月,每亩池塘投放7.5~9厘米规格的草鱼5000尾、6~7厘米鲢鱼2000尾、6~7厘米鳙鱼500尾。成鱼池苗种放养时间为1~3月,每亩池塘投放20~25厘米的草鱼500~550尾、16~20厘米的鲢鱼250~300尾、16~20厘米的鳙鱼80~100尾、5~10厘米的建鲤150~200尾(或彭泽鲫、丰产鲫150~200尾)、5~7厘米的鲮鱼100~150尾,7~8月套养鱼种,亩放16~20厘米的草鱼300~350尾、14~18厘米的鲢鱼200~250尾。3.饲料投喂池塘养草鱼以配合饲料为主,结合投喂芜萍、浮萍、黑麦草、苏丹草、杂交狼尾草、稗草等青饲料,一般选择“通威”等品牌饲料,可用沉性颗粒饲料或浮性颗粒饲料或沉性、浮性颗粒饲料结合使用(先投沉性饲料占总投饲量的70%~80%,后投浮性颗粒饲料)。根据草鱼的大小选用合适的饲料粒径,采取“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一般日投饲2次,上午9时、下午4时左右,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5%,青饲料每天一次,下午投完配合饲料以后再喂,投饲量占鱼体重的1%左右。4.日常管理勤巡塘,及时捞除塘中残草,做好池塘卫生;调控池塘水质,即每半月向池塘中加注20~30厘米的新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5厘米;适时开动增氧机;做好池塘记录等管理工作。5.鱼病防治鱼病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有病早治”的原则,具体方法如下: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生石灰,干塘消毒50~75千克/亩,带水消毒125~300千克/亩,鱼种放养前均用2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或3%~5%的食盐水消毒10~20分钟,10厘米以上的草鱼种应注射出血病疫苗。在鱼病流行季节,用硫酸铜挂袋或漂白粉挂篓,每半月泼洒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等消毒剂,定期内服药饵防治鱼病。二、结果1.鱼产量抽样调查池塘养鱼种28.8亩,池塘养成鱼102.5亩,采取数学加权平均值的方法算出平均值,并以此推算全县池塘养鱼种、养成鱼的产量。2002年,池塘应用配合饲料养鱼种193亩,总产鱼种62860千克,其中草鱼种47594千克,亩产鱼种325.7千克,亩净产鱼种276.1千克,池塘养成鱼1553亩,总产138.53万千克,亩产892千克,亩净产815千克。2003年,池塘养鱼种278亩,产鱼种95771千克,其中草鱼种73197千克,亩产鱼种344.5千克,亩净产鱼种293.2千克,池塘养成鱼1883亩,总产202.23万千克,亩产1074千克,亩净产997千克。2.经济效益2002年,池塘应用配合饲料养鱼种创产值85万元,创效益54.91万元,亩产值4404元,亩效益2845元,池塘养成鱼创产值927.61万元,创效益513.89万元,亩产值5973元,亩效益3309元。2003年,池塘养鱼种创产值136.66万元,创效益89.21万元,亩产值4916元,亩效益3209元;池塘养成鱼创产值1419.78万元,效益809.5万元,亩产值7540元,亩效益4299元。3.项目实施前后对比效益2000年项目区池塘养鱼种平均亩产219.4千克,亩产值3596元,池塘养成鱼亩产536千克,亩产值3987元。2002、2003年通过实施池塘配合饲料养草鱼技术的应用推广项目,与2000年(未使用配合饲料)相比:2003年池塘养鱼种比2000年亩增鱼种125.1千克,亩增产值1320元,亩增效益956元;2003年池塘养成鱼比2000年亩增538千克,亩增产值3553元,亩增效益1991元。三、小结与讨论1.项目的可行性“池塘配合饲料养草鱼技术”其技术工艺及操作不难,适用性强,容易被养殖户接受和掌握,与2000年项目区未使用配合饲料时相比池塘亩产增加538千克。与牧草养鱼相比,可节省种草面积,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劳动强度也大大减少,该技术适宜在我县池塘、水库等养殖水面中应用推广。2.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饲养草鱼种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在28%~30%、成鱼22%~28%,粗脂肪3%~8%、粗纤维10%~12%、粗灰分14%~15%、钙0.4%~1.5%、总磷0.7%~1.0%,饲料系数1.8~2.0。3.合理制定投饲计划根据鱼类放养量,净增倍数和所用饲料的饵料系数,推算出全年饲料总需要量,根据水温和鱼类生长情况计划各月分配投饲量,特别6、7、8、9、10五个月是鱼生长高峰期,投饲量一般占整个生长过程的70%。制定适宜的投饲量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一般水温在15~20℃时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3%,水温在20℃以上时为3%~5%,并通过经常性的鱼类生长情况抽检,每隔10~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4.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和合理密养配合饲料养草鱼,池水较肥,能提高鲢、鳙等肥水鱼的产量,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应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和合理密养,推行轮捕轮放。养成鱼为主的池塘,草鱼放养量占50%~55%,鲢鳙鱼占30%~35%,鲤、鲫、鲮等占10%~20%。5.药物饲料的应用提倡中草药防治鱼病,如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可防治细菌性肠炎病,添加“三黄粉”(大黄∶黄芩∶黄柏=5∶2∶3)可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出血、肠炎病。如治疗鱼病,添加药物的配合饲料的重量为正常投喂量的30%~50%,保证鱼群都能吃到药物饲料;如预防鱼病,配合饲料的量不变,药物饲料每月应用一疗程,3~5天为一疗程。6.保持良好的池塘水质配合饲料养鱼,单位水体的放养密度较大,鱼产量高,鱼类耗氧大,排泄物也多,池水较肥,浮游生物丰富,但水中氨氮、亚硝酸盐也偏高,因此应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方法有:①每10~15天加注新水,稀释池水,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池塘环境卫生,适时开动增氧机。②每10~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底质净等水质改良剂。⑧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建议在应用配合饲料养鱼时经常测定水体的水温、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各种理化因子。
相关文章
-
冬季投放苗种的七个优点
冬放苗种主要有如下优点:1.水温低,鱼体活动能力弱、新陈代谢降低、鳞片紧密,便于捕捞和运输,减少机械损伤,苗种一般不会窒息死亡,成活率高。2.水温低时各种病原微生物数量少,繁殖力弱,各种病害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3.冬放苗种可免去苗种并塘越冬的操作。4.凶猛鱼类在冬季摄食量大减或停止摄食,对苗种危害小,到开春后水温上升凶...
1668 养殖手册 冬季投放苗种的七个优点 养鱼技术 养殖 -
鸡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随着肉杂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小肠球虫病在肉杂鸡的饲养过程中造成的损害越来越明显,其中主要以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侵害为主。由于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繁殖率低,发病多在8周龄以后。发病鸡群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死亡率升高,若继发肠道菌感染,则死亡率明显升高,病死鸡表现出明显肠毒血症症状。现对一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肉杂鸡暴发球虫病继发...
235 养殖手册 鸡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子貂早期死亡原因的诊断
饿死主要是因为母貂缺奶,引起母貂缺奶的主要原因,是母貂过肥或过瘦;妊娠期条件不好,环境不安静,母貂患有乳房炎等疾病;也有的是因为小室内垫草少,子貂分散吃不上奶;子貂瘦弱无吮乳能力;母貂母性不强,不给子貂喂奶;或因产貂过多,乳头少,部分子貂抢不上奶头等均可造成成子貂饿死。饿死的子貂表现消瘦,肚子是瘪瘪的,皮肤形成皱褶。压...
2726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指南 -
实际工作中,猪伪狂犬病防治体会
作者:网友“正在学习中”配种前20日左右给后备母猪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怀孕母猪于产前40日接种,哺乳母猪于断奶前5天接种,种猪接种每年不少于3次。小猪接种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灵活拿捏,一般出生7-10周接种(也可5到7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11周后强化免疫一次。治疗:发病猪可用伪狂犬疫苗(冻...
1025 动物养殖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妙招 -
哪个季节培育种蛇最好
最佳的种蛇培育季节易选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届时应结合出蛰、入蜇对种蛇进行培育。首先,春季蛇类出蛰后很快就进入发情配种期,配种前要对雌雄种蛇进行一次优劣选择。其次是入蜇前,因蛇的食欲猛增,活动频繁,体质强壮,体内贮存大量的营养准备冬眠,趁此机会可再对种蛇进行一次全面挑选,选择那些体肥、体壮、无伤、无病的健康蛇为蛇种,并创...
808 养殖手册 哪个季节培育种蛇最好 养蛇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