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菌酶的研究历史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的有机物中。溶菌酶最早由AlexanderFleming
于1922年在蛋清中发现。在医学上溶菌酶可用来制消炎药。这种酶与抗生素合用可以用来治疗口腔和鼻腔粘膜发炎,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由于它具有溶解细菌细胞的能力,所以它能迅速清理粘膜,从而加快痊愈。在日本,制成溶菌酶的漱口液及牙膏,可防龋齿。在食品工业中,溶菌酶可以作婴儿食品的添加剂。母乳与牛奶相比含溶菌酶的量要高的多。在半硬奶酪的生产中,一般要给干酪乳添加硝酸盐、以便阻止由厌氧孢子增殖体(如酪梭杆菌)的作用所引起的胀气。牛奶进行低温消毒时不会杀死这些孢子(如酪梭杆菌),而在熟化过程中会使干酪变质。采用溶菌酶处理后,可以组织这种胀气现象(1995年11月22日,德国发布了奶酪法规,批准使用溶菌酶来阻止这种胀气现象)。它的应用正在进一步研究开发,市场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长。溶菌酶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才刚起步,仅前苏联、法国做了一些初步研究,但国内有人报道运用溶菌酶于畜禽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
2.溶菌酶的理化特性及其自然分布
溶菌酶(Lysonzyme,LZ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有机物中的糖苷水解酶,作用于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B-1,4键,能使某些细菌细胞壁中的粘多糖成分分解。它是由129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球蛋白,等电点在pH10.8左右,分子量为14000。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当pH值在1.2-11.3的范围剧烈变化时,其结构几乎不变,在酸性环境下,溶菌酶对热的稳定性很强,pH4-7,100℃处理1min仍能保持原油酸活性。pH值时能耐100℃加热处理45min。在空气湿度较低时,溶菌酶可以长期在室温下存放,其纯品为白色或微黄、黄色的结晶体或无定型粉末,无异味,微甜,易溶于水,遇碱易被破坏。不溶于乙醚等。
溶菌酶在不同样本含量分别为白细胞10000mg/mL、泪液7000mg/mL、人乳L<500mg/mL、脾脏50-400mg/mL、蛋清4500mg/mL、唾液200mg/mL。产蛋鸡血液中,溶菌酶的浓度比哺乳动物低10倍,这是因为血液中溶菌酶经输卵管粘膜到达了蛋清中。血液中溶菌酶的浓度和蛋清中溶菌酶的浓度呈正相关。
预防接种可引起血液中溶菌酶浓度下降,蛋清中溶菌酶浓度上升。这是一种防病物质由母体传给后代的生理现象。蛋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和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呈正相关。
在家禽胚胎发育过程中,到孵化的第二周末,蛋清溶菌酶逐渐减少,同时胚胎建立了溶菌酶的合成系统。当受到蛋黄或其他液体污染时,由于溶菌酶会和蛋黄发生静电反应,溶菌酶会迅速失去活性。溶菌酶是不耐热的生物活性物质,pH高于9.0、温度62℃10min溶菌酶就会因和蛋清中其他蛋白质发生静电反应而失去活性。
生产溶菌酶应挑选健康、管理良好、没有应激的种鸡群,收集蛋重适中、蛋壳质量好、下午产的蛋。投药或接种后14d内产的蛋不能使用。用于生产溶菌酶的蛋最好是产后24h以内的。保存条件依溶菌酶的初始含量而定:高于4mg/ml时,12℃48h,在1-2mg/ml时,23-37℃72h。
3.溶菌酶抑菌机理及其抑菌谱
溶菌酶的作用是催化水解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和N-乙酰氨基脱氧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间的B-1,4糖苷键,溶菌酶之所以会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很强的杀伤力,就是因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很强的杀伤力,就是因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胞质壁和磷酸质组成的,其中的主要成分胞质壁又是由杂多糖与多肽组成的糖蛋白,而这种杂多糖正是由N-乙酰胞壁酸和乙酰氨基脱氧葡萄糖以B-1,4糖苷键连结的。溶菌酶利用医药和临床,具有抗菌、抗病菌,消除局部坏死组织,止血,消肿,消炎等作用。
4.溶菌酶的特殊功用
4.1
溶菌酶本身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高盐基蛋白,它仅能选择性地分解病源微生物的细胞壁,对其他并无影响。该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耐辐射微球菌有强力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其中最有效浓度为0.05%,与甘氨酸和聚合磷酸盐等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可防止发生霉变,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4.2虾、鱼等在含甘氨酸(0.1mol/L)、溶菌酶(0.05%)和食盐(3%)的溶液中浸泡5h后,沥干,5℃保存9d后无异味、无色泽变化。
4.3新鲜的牛乳中含有12mg/ml的溶菌酶,人乳含量49mg/ml,在鲜乳或奶粉中加入溶菌酶不仅具有防腐作用,而且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促进婴儿的身体健康。
4.4溶菌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抗感染及免疫增强的效果,促进血液凝固,有组织再生和瘢痕形成促进作用。
4.5溶菌酶对仔猪腹泻有防治作用,它与免疫球蛋白在功能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并能与其他生命活性物质入补体增强抗体的活性,从而杀灭细菌。邵春容等(1996)报道称,7-60日龄的仔猪饲喂溶菌酶制剂后,其腹泻发病率显著降低,说明溶菌酶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6包承玉等(1997)经饲喂肉仔鸡、犊牛、仔猪等畜禽证明,溶菌酶可用于防治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4.7溶菌酶能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作用,与DNA、RNA和脱辅基蛋白形成复使病毒失活。而一般的抗菌剂对病毒却束手无策。
5.展望
饲用酶制剂多是功能消化酶,但这类酶热稳定性差,易失活,在胃内酸性环境下易被破坏,因而不能起到实际效果。但是溶菌酶却具有热稳定性强、耐酸性强的特征,便于储存和运输。目前,溶菌酶的实验室生产采用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724型)于鸡蛋清中吸附提取、经洗脱、硫酸铵沉淀、透析、等电点去除杂质蛋白及冷冻干燥等工序生产或从蛋清中直接结晶生产。Vadehra等报道了在蛋壳壳膜中含有此酶,并指出盐溶液是抽提此酶的关键。从而为溶菌酶的生产又提供了一批廉价的原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