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钩端螺旋体。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但能长期存活于补污染的水源中,用2%盐酸,0.5%石炭酸,0.25%福尔马林经几分钟可将其致死。
2、传染
钩端螺旋体能感染人及多种动物,其中以牛、犬、猪及狐感受性较高,主要经消化道及破伤的皮肤感染。
患本病临床痊愈的动物可长期带菌及排菌,被其污染的水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以夏、秋两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
3、症状
潜伏期2~20日。
(1)牛
最急性病例体温突然升至40~41.5℃,食欲停止或降低,精神沉郁,呼吸超增快,先下痢,后便秘,排尿困难,呈红色,出现黄疸,结膜充血,流泪,一般于以病后12~24小时死亡。
急性及亚急性病例的症状最较最急性病例缓和,病牛很快消瘦,产奶量降低,皮肤发生坏死,怀孕母牛可能发生流产。
慢性病例的主要症状是体温量周期性短时期升高,病牛逐渐消瘦,胃肠弛缓,被毛失去光泽,有时体表淋巴结肿大,结膜苍白,皮肤及粘膜发生坏死。无力,食欲不定,产乳量降低,乳房、乳头上出现似痘疮样的疱疹。
非典型病例症状不明显。
(2)马
急性病例体温突然升至39.5~40.5,病马减食,无力,劳役时易出汗,臀部及关节肌肉疼痛,口腔粘膜发黄、发热、湿润主,有时出现出血点,短期下痢,粪便量少,经常有干硬的烘球,肠蠕动音弱,出现短时期疝痛。排尿频繁,且量少,呈褐黄色。怀孕后期的马常发生流产,流产胎儿有明显的黄疸,少数病马鬃毛脱落,口腔粘膜、牙齿龈及皮肤发生坏死。
亚急性病例的症状较急生缓和,急性病例有时转为慢性,慢性病例食欲正常,逐渐消瘦,在劳役时很容易疲倦,呈周期性体温升高,持续2~5日,间隔10~18日或2~3月民至更长时间。
(3)猪
大猪往往无明显症状,仔猪及中猪常具有明显的症状,病猪精神沉郁,减食,贫血或黄疸,尿呈黄色或褐色,便秘,粪干硬量褐色,皮肤坏死,皮下水肿,怀孕母猪常发生流产,死胎腐败或呈“木乃伊”状,呈急性过程时体温升高到40.5~41.5℃。
4、剖检
粘膜量灰白色或黄色,皮下结缔组织发黄及水肿,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肝肿大,变软呈土黄色或橙黄色,肾脏有点状出血,有时肿大变软,心内膜及外膜有点状出血,心肌变软。
5、预防
(1)病畜及耐过畜不得进入无本病地区,由非安全区输入家畜必需进行检疫。
(2)病畜应隔离治疗:耐过的家畜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放牧,以免污染草场、水源。有组织有计划地消灭鼠、野犬等带菌动物,保护水源,对畜舍定期消毒,病畜粪便经发酵后方可利用,本病存在地区,可给易感染家畜注射疫苗。
6、治疗
(1)青霉素或金霉素。
(2)马可用新砷凡纳明治疗,剂量每千克5~10毫克。
(3)免疫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大畜100~200毫升,小家畜25~30毫升。
(4)对症疗法:病畜发生严重血糖缺乏,可注射葡萄糖,胃肠弛缓,可给硫酸钠或硫酸镁,消毒尿道可用乌洛托品。粘膜或皮肤坏死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可硼酸溶液冲洗,并涂以凡士林或植物油,坏死部化脓可用磺胺软膏涂擦,治疗的同时必须加强饲养管理。